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斌专利>正文

斜面内撑式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900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闸阀。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闸阀,其闸板在开关过程中自动收回,密封面无摩擦,而在关闭状态,闸板可撑开,从而使密封面成紧力配合,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密封性好,开关省时省力等优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闸阀。现有闸阀在结构设计上存在许多缺陷、主要缺陷有1.楔式闸阀的楔角工艺要求高,阀门密封面的配套楔角很难完全吻合,其间隙造成漏流冲刷,严密性无从谈起。2.楔式闸阀要关闭时,很容易出现顶死故障,一旦顶死则阀门密封面即被损伤,既使不顶死,楔式闸阀在开关过程中仍会使劲密封面擦伤,从而影响密封性。3.楔式闸阀的开关力矩很大,开关费时费力,尤其用于频繁开闭的闸阀,这一缺点更为突出。4.带顶楔平行双闸板闸阀,顶楔不灵活,易形成力学死点,使闸板偏斜.在开关过程中不能灵活复位。5.闸板间隙可调式闸阀,虽可予先调整两闸阀间隙,使密封面间隙尽可能小,但间隙过小,易造成密封面擦伤,并增大开关力矩,间隙过大又会影响阀门的密封性。综上所述,现有的各种闸阀存在密封面易擦伤,楔式闸板易顶死密封性很差,开关力矩很大等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人曾设计了四联杆内撑结构的闸阀,并与92年10月获得国家专利,是高密封性耐用排闸阀,专利号91209390.0.但在试制过程中,发现此专利无法实现。因为它在结构设计上存在致命的缺点,即1.四联杆的尺寸受阀门总体尺寸的限制,不可能制作的很大,既使最大限度增大尺寸,也很难满足强度要求。2.四联杆结构在关门过程中,受入口介质的压力,使出口闸板紧贴出口结合面,滑动摩擦阻力很大。门杆首先作用于四联杆,而不是直接作用于闸板。这样,门杆的作用力会首先使四联杆撑开,而这时闸板还没有完全复位。可见,四联杆闸阀存在的致命缺点就是闸板在关闭时不能完全复位,密封性无从谈起。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全新的闸阀。它具有密封性好,开关省时省力等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入口侧单闸板强制密封,入口侧闸板可撑开和收回,而出口侧没有闸板,阀体的出口侧没有接触物。这样,入口侧的闸板受介质的压力,在开关过程中是自动收回的,它与阀体密封面不接触,因而避免了擦伤。而出口侧没有设置闸板,是因为出口闸板对密封性的贡献完全可以由入口闸板代替,它没有存在的必要,取消它还可以减小开关摩擦阻力。入口侧闸板所受的两个力,一个是门杆施加的总密封力,另一个力是介质的静压力。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因此可抵消一部分。这样,作用于闸板的合力就只是密封力了。闸板受力减小,变形就会很小,阀门的严密性就会更好。在门杆的顶端部分设计了一段斜面,与其相配合的另一斜面部件是一个顶心。顶心的顶头顶在闸板的顶窝内。设计一个载体,让门杆穿入其中,与门杆斜面配合的顶心也穿在载体的孔中。门杆和顶心成直角布置。与顶心相顶的闸板嵌入载体,与顶心平行布置。闸板的顶窝穿入载体的孔中与顶心相顶。载体的上、下端联接上、下定位盘,闸板的定位销穿在上、下定位盘的孔中,它们是间隙配合。在门杆上设计一轴肩,该轴肩一面与上定位盘接触,另一面与一组碟簧接触,而碟簧镶入载体的孔中直接作用于载体。在载体上伸出两个臂杆,两个臂杆上各安装一个小轮,小轮放置在阀体的导向槽里,沿轨道滚动。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图2是根据图1给出的A-A剖面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该阀门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载体1、闸板2、门杆3、碟簧4、上定位盘6、阀体6、阀盖7、支架8、门轮9、门杆套10、定位销11、顶心12、下定位盘13、导向槽轨道14、小轮15。当门轮9顺时针旋转时,通过门杆套10的旋转,门杆3即下移,门杆3上的轴肩压缩碟簧4,碟簧4受压变形产生弹力。该弹力作用于载体1,推动载体1使其小轮15沿着阀体6上的导向槽轨道14滚动下移。此时,与载体1联结的闸板及上、下定位盘一同下移。由于受介质静压的作用闸板2收回,使其密封面不接触。当载体1继续下移,直到下定位盘18触到阀体8的底部时,闸板2刚好与阀体6的入口相对应。当门杆3继续下移时,载体1不能再移动,门杆3开始压缩碟簧4。门杆3端部的斜面触动顶心12的斜面使顶心12平移。顶心12又顶动闸板2,使闸板2撑开,直到完全贴死密封面时,门杆3的顶部顶住了载体1不再下移,关门即告完成。由于顶心12与闸板2的顶窝都是球面,闸板2所受的力不会形成死点。所以闸板2与阀体8的密封面的配合是均匀的紧力配合,这一点是现有阀门无法办到的。当门轮9逆时针旋转时,门杆3上移,此时闸板2失去了密封力,闸板2靠介质压力自动收回。当门杆3继续上移时,门杆3上的轴肩卡住上定位盘5,而上定位盘5又于载体1联结,闸板2又于载体1联结,所以门杆3的上移,无疑会带动载体1及闸板2一起上移。当闸板2上移到全开位置时,上定位盘5顶住阀盖7,开门过程即告完成。此时,闸板2上的定位销11始终插在上,下定位盘的孔中。因此闸板2不会脱位,不会影响下一次关门。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闸阀,该闸阀的门杆穿过一组碟簧,插入载体的孔中;碟簧镶在载体的孔中,一面与门杆上的轴肩接触,另一面与载体接触;门杆的前端设计了一个斜面,与该斜面配合的是一个顶心,顶心的顶头与闸板的顶窝相顶;闸板的顶窝插入载体的孔中;闸板上的定位销插入上、下定位盘的孔中,上、下定位盘分别与载体的上、下端联结;载体的两侧各有一根小轴,小轴上各穿一小轮,其特征在于门杆穿过一组碟簧,插入载体的孔中;碟簧镶在载体的孔中,碟簧一面与门杆的轴肩接触,另一面与载体接触;门杆的前端设计了一个斜面,该斜面与顶心的斜面相吻合;顶心的顶头与闸板的顶窝相顶;闸板的顶窝插入载体的孔中;闸板上的定位销插入上、下定位盘的孔中;上、下定位盘分别与载体的上、下端联结;载体的两侧各有一根小轴,轴上穿一小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闸阀。本技术提供的闸阀,其闸板在开关过程中自动收回,密封面无摩擦,而在关闭状态,闸板可撑开,从而使密封面成紧力配合,所以本技术具有密封性好,开关省时省力等优点。文档编号F16K3/02GK2219403SQ9421974公开日1996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斌 申请人:刘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闸阀,该闸阀的门杆穿过一组碟簧,插入载体的孔中;碟簧镶在载体的孔中,一面与门杆上的轴肩接触,另一面与载体接触;门杆的前端设计了一个斜面,与该斜面配合的是一个顶心,顶心的顶头与闸板的顶窝相顶;闸板的顶窝插入载体的孔中;闸板上的定位销插入上、下定位盘的孔中,上、下定位盘分别与载体的上、下端联结;载体的两侧各有一根小轴,小轴上各穿一小轮,其特征在于门杆穿过一组碟簧,插入载体的孔中;碟簧镶在载体的孔中,碟簧一面与门杆的轴肩接触,另一面与载体接触;门杆的前端设计了一个斜面,该斜面与顶心的斜面相吻合;顶心的顶头与闸板的顶窝相顶;闸板的顶窝插入载体的孔中;闸板上的定位销插入上、下定位盘的孔中;上、下定位盘分别与载体的上、下端联结;载体的两侧各有一根小轴,轴上穿一小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刘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