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il is provided with a turn train,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first turn to the nth turn (n is an integer of more than 3) formed by winding the wires with quadrilateral cross-section into helix and superposing them in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At least one part of the wires in the first to nth turn is provided with deformation parts with different shapes from other parts. In addition, the first turn and the nth turn are located at both ends of the turn train. In addition, using the deformation part, at the first turn and the nth turn, the outer surface on the side opposite to the center of the turn train extends in a flush manner along the plane intersecting the turn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圈和使用该线圈的马达
本公开涉及卷绕截面呈四边形形状的导线而成的线圈和使用该线圈的马达。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工业、车载用途中,马达的需求不断提高。其中,要求提高马达的效率、降低成本。作为提高马达的效率的方法之一,已知提高配置于定子的槽内的线圈的槽满率。通过提高线圈的槽满率,能够抑制在驱动马达时因在线圈流动的电流引起的损耗。作为提高线圈的槽满率的方法,提出了将使用截面呈矩形形状的铜材的铸造线圈配置于槽内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将线圈配置于槽内时,将线圈呈螺旋状卷绕在设于定子的齿。然而,通常,为了接受来自外部的电流供给以及为了向外部供给电流,线圈的两端部构成向线圈的外周侧延伸的电流引出部。因该引出部,在齿与线圈之间产生未卷绕线圈的区域,所谓的死区。另一方面,马达效率降低的要因之一在于热,由于产生焦耳热,热容易积存于线圈。由此,为了促进来自线圈的散热,需要增加槽内的线圈的表面积。然而,如上所述存在未卷绕线圈的区域,因此成为妨碍线圈的散热效率提高的要因。现有技术文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该线圈具有匝列,所述匝列由截面呈四边形形状的导线卷绕成螺旋状且在上下方向上层叠而成的第1匝~第n匝构成,n为3以上的整数,其中,在所述第1匝~所述第n匝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导线设有形状与其他部分的形状不同的变形部,/n所述第1匝和所述第n匝位于所述匝列的两端部,/n利用所述变形部,在所述第1匝和所述第n匝中,位于与所述匝列的中央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沿着与所述匝列交叉的平面呈平齐状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13 JP 2017-0796991.一种线圈,该线圈具有匝列,所述匝列由截面呈四边形形状的导线卷绕成螺旋状且在上下方向上层叠而成的第1匝~第n匝构成,n为3以上的整数,其中,在所述第1匝~所述第n匝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导线设有形状与其他部分的形状不同的变形部,
所述第1匝和所述第n匝位于所述匝列的两端部,
利用所述变形部,在所述第1匝和所述第n匝中,位于与所述匝列的中央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沿着与所述匝列交叉的平面呈平齐状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中,
所述变形部设于所述导线的所述第1匝和所述第n匝的局部,或者设于所述导线的第2匝和所述第n匝的所述局部。
技术研发人员:菱田光起,吉川祐一,山内弘和,额田庆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