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986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低负荷区域内也能够实现高效率化且能够全年节省电力。冷冻循环装置(1)具备:具有能够使制冷剂流出以及流入且与压缩室(4c)连通的流出流入口(4d)的压缩机(4);设于压缩机(4)的吸入侧的配管(21、22);与压缩机(4)的流出预定流入口(4d)连接的配管(25);一端与配管(25)连接且另一端与配管(21)连接的配管(27);以及开闭配管(27)的流路的第二电磁阀(13)。

Refrigeration cycle unit

The invention can also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in the low load area and can save electric power throughout the year. The refrigeration circulating device (1) is provided with a compressor (4) having an outflow inlet (4D) capable of making refrigerant flow out and into and communicating with the compression chamber (4C); a piping (21, 22) arranged on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compressor (4); a piping (25) connected with the outflow predetermined flow inlet (4D) of the compressor (4); a piping (27)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piping (25)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iping (21); and an opening / closing piping (27) The flow path of the second solenoid valve (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冷冻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冻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在热泵装置的控制装置中,为了利用节能回路的旁通路径的膨胀阀并以流向旁通路径的制冷剂流量来调整负荷侧换热器的加热能力,而由旁通路径的膨胀阀控制排出侧的温度使之成为目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38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节能回路中,在高负荷区域内获得能力增加并可实现高效率化,但在低负荷区域内无法实现高效率化。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低负荷区域内也能够实现高效率化、并且能够全年节省电力的技术。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其具有与压缩室连通并能够使制冷剂流出的口;吸入侧配管,其设于上述压缩机的吸入侧;第一配管,其与上述压缩机的上述口连接;第二配管,其一端与上述第一配管连接,并且另一端与上述吸入侧配管连接;以及第二配管开闭阀,其开闭上述第二配管的流路。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低负荷区域内也能够实现高效率化,并且能够全年节省电力。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说明压缩机的工作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是在莫里尔线图(P-h线图)上示出气体注入时的冷冻循环以及旁通运转时的冷冻循环的图。图4的(a)是示出压缩机的最大频率比(%)与压缩机效率(%)的关系的图,(b)是示出额定能力比(%)与压缩机效率(%)的关系的图。图5是示出额定能力比(%)与压力比(Pd/Ps)的关系的图。图6是示出额定能力比(%)与COP的关系的图。图7是示出无释放阀的情况下的压缩工序的p-v线图(压力与容积的关系)。图8是示出有释放阀的情况下的压缩工序的p-v线图。图9是示出无释放阀的情况下的实施INJ旁通时的p-v线图。图10是有释放阀的情况下的实施INJ旁通时的p-v线图。图11是无释放阀的情况下的实施INJ时的p-v线图。图12是有释放阀的情况的实施INJ时的p-v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结构图。图2是说明压缩机4的工作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是在莫里尔线图(P-h线图)上示出气体注入时的冷冻循环以及旁通运转时的冷冻循环的图。如图1所示,冷冻循环装置1具备室外机2和室内机3。在室外机2的箱体内具备压缩机4、四通阀5、室外换热器6、室外膨胀阀7、过冷却器8、储存器9、气体截止阀10、液体截止阀11、第一电磁阀12、第二电磁阀13、旁通膨胀阀14、控制部15、消声器16、以及配管20~27。压缩机4与四通阀5由配管20连接,四通阀5与储存器9由配管21连接,储存器9与压缩机4由配管22连接,四通阀5与室外换热器6由配管23连接,并且室外换热器6与液体截止阀11由配管24连接。在配管24设有室外膨胀阀7。配管24的一部分通过过冷却器8的一部分。通过切换四通阀5,来使制冷剂的流动变化,从而切换供冷运转和供暖运转。并且,配管25连接于压缩机4与配管26以及配管27之间的连接部C。配管26连接于配管24和连接部C。配管27连接于连接部C和配管21。在配管26设有旁通膨胀阀14,并且一部分通过过冷却器8。配管25相当于第一配管,配管26相当于第二配管,配管27相当于第三配管。第一电磁阀12设于配管25,开闭第一电磁阀12的流路。第一电磁阀12可以构成为能够控制成全开、中间开度等并具有泄放口,也可以构成为在全闭的状态下使仅少的制冷剂从压缩机4侧向连接部C侧流动。第二电磁阀13设于配管26,开闭第二电磁阀13的流路。旁通膨胀阀14设于配管27,对从配管24分支出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并冷却。第一电磁阀相当于第一配管开闭阀,第二电磁阀相当于第二配管开闭阀。并且,配管24相当于液体配管,配管21、22相当于吸入侧配管。控制部15基于来自设于室外机2内的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的温度以及压力,来控制压缩机的转速、室外膨胀阀7以及旁通膨胀阀14的开度、第一电磁阀12以及第二电磁阀13的开闭。压缩机4是涡旋式压缩机,并如图2的(a)~(d)所示地构成为,利用由固定涡盘4A和回旋涡盘4B形成的压缩室4c来压缩制冷剂。在固定涡盘4A形成有与配管25连通的流出流入口4d。该流出流入口4d形成为:在形成压缩室4c后直至从排出口4e排出压缩室4c内的制冷剂为止之间的位置开口。此外,流出流入口4d的位置优选是压缩室4c的容积比(Vr、压缩室的吸入容积(压缩室的最大密闭空间容积)/压缩室4c的容积)满足1.0<Vr≤1.4的位置,更优选是满足1.0<Vr≤1.3的位置。在上述的容积比的位置设置流出流入口4d的理由如下:因为在最小位置,若在关闭吸入室后不设置口,则即使开口,在气体注入时也无法流入,并且因为在最大的位置,以理论压力比为1.41或者1.56(制冷剂是R410A的情况),能够为空调机的最低压力比以下,是能够最低限度地进行气体注入的上限。此外,流出流入口4d构成为能够使制冷剂流入压缩室4c、或者使制冷剂从压缩室4c流出,并未设置止回阀。并且,在固定涡盘4A形成有释放口4f,并在释放口4f设有用于在压缩室4c内的压力比排出压力高时从压缩室4c向压缩机4的排出空间排出制冷剂的释放阀4G。释放口4f形成为:在与形成有流出流入口4d的位置相比压缩室4c内的制冷剂成为高压的位置开口。在室内机3的箱体内具备室内换热器17和室内膨胀阀30。室外机2与室内机3由液体连接配管28和气体连接配管29而相互连接。冷冻循环装置1的控制部15根据室内机3的吸入温度或者制冷剂温度与各房间的设定温度之差来控制室内机3的未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或者压缩机2的频率,使任意的制冷剂量从室外机2向室内机3循环,从而进行温度控制。接下来,对冷冻循环装置1的供冷运转进行说明。图1的实线箭头示出冷冻循环装置1的供冷运转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并且,不是容量控制状态的通常的供冷运转是第一电磁阀12打开且第二电磁阀13关闭的状态。在供冷运转时,制冷剂沿图1的实线所示的箭头方向流动。此时,四通阀5将压缩机4的排出侧(高压侧)连接于室外换热器6的气体侧,并将气体连接配管29连接于压缩机4的吸入侧(低压侧)。由压缩机4压缩且从配管20排出后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通阀5,并经由配管23流入室外换热器6。进入室外换热器6后的气体制冷剂由未图示的鼓风机释放冷凝潜热而液化,冷凝后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室外膨胀阀7并流经配管24。而且,流经配管24的液体制冷剂在过冷却器8的上游分支。分支出的一支液体制冷剂流向液体截止阀11,另一支液体制冷剂流入配管26而流向旁通膨胀阀14。朝向液体截止阀11的液体制冷剂在通过过冷却器8而成为过冷却状态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压缩机,其具有与压缩室连通并能够使制冷剂流出的口;/n吸入侧配管,其设于上述压缩机的吸入侧;/n第一配管,其与上述压缩机的上述口连接;/n第二配管,其一端与上述第一配管连接,并且另一端与上述吸入侧配管连接;以及/n第二配管开闭阀,其开闭上述第二配管的流路。/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缩机,其具有与压缩室连通并能够使制冷剂流出的口;
吸入侧配管,其设于上述压缩机的吸入侧;
第一配管,其与上述压缩机的上述口连接;
第二配管,其一端与上述第一配管连接,并且另一端与上述吸入侧配管连接;以及
第二配管开闭阀,其开闭上述第二配管的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开闭上述第一配管的流路的第一配管开闭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配管,其用于使液体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之间流动;
第三配管,其从上述液体配管分支,并与上述第一配管以及上述第二配管连接;
过冷却器,其在流经上述第三配管的制冷剂与流经上述液体配管的制冷剂之间进行换热;以及
膨胀阀,其对流经上述第三配管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配管开闭阀具有泄放口。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配管开闭阀是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述的冷冻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关敦彦内藤宏治关场和人山本章太郎金子裕昭谷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