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肢体康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72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肢体康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肢体康复机,包括机架和底板;所述机架上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的左右两侧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螺套,所述螺套上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偏心处还固定安装有铰接架,铰接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摆臂;所述机架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底板,底板上左右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滑块的上侧转动安装有第二摆臂,第二摆臂的另一端与第一摆臂转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握把。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康复机具有多种上肢康复方式,能够根据病人需求有针对性地完成对病人肢体的训练,帮助病人快速康复。

An automatic limb rehabilitation mach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mb rehabilitation, in particular to an automatic limb rehabilitation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bottom plate; a screw rod is rotationally installed on the frame, two screw sleeves are symmetrically connect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crew rod, a rotary motor is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screw sleeve, and a rotary table is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output end of the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 articulated frame is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eccentric part of the rotary table, A first swing arm is rotationally installed on the articulated frame; a base plate is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frame, two sliders are symmetrically sliding left and right on the base plate, a second swing arm is rotationally install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sliders,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swing arm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wing arm; a grip is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sliders. The invention enables the rehabilitation machine to have a variety of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modes, and can complete targeted training of the patient's limb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patient, so as to help the patient recover quick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肢体康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肢体康复
,具体是一种自动肢体康复机。
技术介绍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由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给病人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发达国家,脑中风已经成为人们后天残疾的主要因素。在我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的患者中,有450万患者不同程度的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和生活的自理能力,其致残率在存活者中高达75%以上。运动功能障碍是脑中风患者最常见的表现,约有2/3的脑中风患者会有一侧肢体功能障碍。传统的偏瘫康复治疗方式主要是偏瘫患者在多名治疗医师的帮助下,运用患侧肢体来重复地完成单一的训练动作。由于每次康复训练需要在医师配合下才能确保训练的安全进行,而且康复费用较为昂贵,这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不少患者也因此放弃了治疗,错过术后康复的最佳时机。其次,重复单一的训练方式容易使病人感到乏味无趣,产生疲惫的感觉,从而降低治疗的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的康复目标。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自动肢体康复机,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肢体康复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肢体康复机,包括机架和底板;所述机架上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种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且螺杆的左右两侧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螺套,螺套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螺套上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偏心处还固定安装有铰接架,铰接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摆臂;所述机架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底板,底板上左右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滑块的上侧转动安装有第二摆臂,第二摆臂的另一端与第一摆臂转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第一摆臂与铰接架的连接处、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摆臂与滑块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固定螺栓。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的外侧设置有驱动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由磁石制成,所述滑块由铁质材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握把包括外壳和压板,压板滑动安装在外壳上,且压板的一侧通过若干根弹簧与外壳固定连接,压板的另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指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内侧开设有若干与压板向配合的指槽,所述外壳和压板均由橡胶材质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朝向病人的一侧还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外侧边安装有防护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外侧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下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半锥齿轮和第二半锥齿轮,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出机架并固定安装有圆锥齿轮,圆锥齿轮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一半锥齿轮和第二半锥齿轮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不断旋转的转盘通过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带动滑块在底板上滑动,利用固定螺栓改变第一摆臂与铰接架、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以及第二摆臂与滑块的连接状态,配合螺杆和螺套带动转盘移动,使康复机具有多种上肢康复方式,能够根据病人需求有针对性地完成对病人肢体的训练,帮助病人快速康复。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肢体康复机的肢体锻炼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动肢体康复机中肢体锻炼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自动肢体康复机中肢体锻炼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自动肢体康复机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自动肢体康复机中握把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自动肢体康复机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转盘、3-螺杆、4-第一摆臂、5-驱动机构、6-底板、7-第二摆臂、8-滑块、9-握把、901-外壳、902-弹簧、903-压板、904-指槽、10-防护条、11-支腿、12-螺套、13-旋转电机、14-铰接架、15-驱动电机、16-第一半锥齿轮、17-第二半锥齿轮、18-圆锥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自动肢体康复机,包括机架1和底板6;所述机架1上转动安装有螺杆3,螺杆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种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且螺杆3的左右两侧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螺套12,螺套12与机架1滑动连接,螺杆3转动时带动两个螺套12相向运动或者背向运动;所述螺套12上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3,旋转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盘2,旋转电机13带动转盘2在机架1上方转动;所述转盘2的偏心处还固定安装有铰接架14,铰接架14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摆臂4;所述机架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底板6,底板6上左右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8,滑块8的上侧转动安装有第二摆臂7,第二摆臂7的另一端与第一摆臂4转动连接,转盘2转动时通过第一摆臂4和第二摆臂7带动滑块8在底板6上滑动;所述滑块8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握把9,用于病人手部握持,病人握住握把9后,滑块8带动病人上肢跟随滑块8移动,完成对上肢的康复训练;所述第一摆臂4与铰接架14的连接处、第一摆臂4与第二摆臂7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摆臂7与滑块8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固定螺栓,通过旋紧固定螺栓,改变各个连接处的连接方式,将第一摆臂4与铰接架14的连接、第一摆臂4与第二摆臂7的连接以及第二摆臂7与滑块8的连接从转动连接转变为固定连接,根据病人的康复需求,向病人提供三种康复方式:1、曲线运动:去除各个连接处的固定螺栓,保持第一摆臂4与铰接架14、第一摆臂4与第二摆臂7以及第二摆臂7与滑块8转动连接,旋转螺杆3带动两个螺套12背向移动至最远处,启动旋转电机13带动转盘2转动,转盘2通过第一摆臂4和第二摆臂7带动滑块8在底板6上曲线运动,从而使病人上肢由内向外保持曲线运动,使病人上肢各个关节得到活动;2、前后直线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肢体康复机,包括机架(1)和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转动安装有螺杆(3),螺杆(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种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且螺杆(3)的左右两侧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螺套(12),螺套(12)与机架(1)滑动连接;所述螺套(12)上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3),旋转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盘(2);所述转盘(2)的偏心处还固定安装有铰接架(14),铰接架(14)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摆臂(4);所述机架(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底板(6),底板(6)上左右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8),滑块(8)的上侧转动安装有第二摆臂(7),第二摆臂(7)的另一端与第一摆臂(4)转动连接;所述滑块(8)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握把(9);所述第一摆臂(4)与铰接架(14)的连接处、第一摆臂(4)与第二摆臂(7)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摆臂(7)与滑块(8)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固定螺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肢体康复机,包括机架(1)和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转动安装有螺杆(3),螺杆(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种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且螺杆(3)的左右两侧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螺套(12),螺套(12)与机架(1)滑动连接;所述螺套(12)上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3),旋转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盘(2);所述转盘(2)的偏心处还固定安装有铰接架(14),铰接架(14)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摆臂(4);所述机架(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底板(6),底板(6)上左右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8),滑块(8)的上侧转动安装有第二摆臂(7),第二摆臂(7)的另一端与第一摆臂(4)转动连接;所述滑块(8)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握把(9);所述第一摆臂(4)与铰接架(14)的连接处、第一摆臂(4)与第二摆臂(7)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摆臂(7)与滑块(8)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固定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肢体康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外侧设置有驱动机构(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肢体康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由磁石制成,所述滑块(8)由铁质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懿曾磊樊必双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