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联动的抬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8721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29
一种扶手联动的抬升装置,包括扶手以及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组成的连杆组件,其中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轴接于座椅的起身板的升降部,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扶手的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实践设计了一种辅助起身的结构,在老年人坐下时,能够进行弹簧势能的储存,当老年人没有起身趋势时,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当老年人有起身趋势时,会支撑扶手致连杆系统一起旋转,同时弹簧逐渐释放弹性势能,一同起到辅助老年人起身的作用。

A lifting device of armrest linka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rmrest linkage lif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armrest and a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composed of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wherein the first end shaft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part of the rising plate of the seat, the second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armrest.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rough practice, a structure is designed to assist the elderly to get up. When the elderly sit down, the spring can store the potential energy of the spring. When the elderly do not have the tendency to get up, the spring is still in the compression state. When the elderly have the tendency to get up, it will support the handrail and cause the connecting rod system to rotate together. At the same time, the spring gradually releases the elastic potential energy to assist the elderly The function of getting 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手联动的抬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扶手联动的抬升装置。
技术介绍
“便携可穿戴式辅助起身助力随坐椅”是一款适用于当前绝大多数老年人出行的一款座椅,便于流畅自如地完成“坐下”和“起身”的简单动作,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便捷的座椅。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老年人的出行安全问题更是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老年人在外出活动时总是需要自己拎着小板凳、或者市面上常见的拐杖凳,比较繁重;而一些腿脚不好的老人时常找不到合适的座椅,很多老人坐下之后起身费劲;社会上公共座椅针对老年人还欠缺人性化设计。但是现有的随坐椅扶手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特意搬动才可以;一类是用电控设计能够更加精准的实现对扶手抬升的控制,但是同时需要加入电机,电路等电器元件,会造成本身装置过重携带不方便,能使涉及到电路势必存在电路的安全问题,是否会对老年人造成伤害,因此电控设计会造成以上问题,故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和适当的速度抬到适合老人的位置供他搀扶,以及供他起身支撑用的扶手联动的抬升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扶手联动的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以及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组成的连杆组件,其中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轴接于座椅的起身板的升降部,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扶手的下部。所述的扶手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三连接杆;从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到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杆沿轴向顺次设有第一安装点和第二安装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固接,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接杆的第一端固接,第三连接杆的第二端固接于第一连接杆的第一安装点处,使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三连接杆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手握部;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二连杆第二端铰接于第一连接杆的第二安装点。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等长。起身板的升降部包括起升连杆、连接轴和弹簧,其中起升连杆的第一端铰接于起身板底部,起升连杆的第二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三连杆相连;弹簧设置在起升连杆的第一端,并且弹簧一端与用于铰接起身板的座椅支撑架相连。所述座椅的起身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扶手的第二连接杆处于水平状态;起身板处于最高状态时,扶手的第一连接杆处于水平状态。当老年人没有起身趋势时,第三连杆第一端受起身板的压迫下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三连杆第二端上升,从而使得与第三连杆铰接的第二连杆上升,带动第一连杆上升,从而使得扶手下端不仅竖直方向的上升同时还有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使得扶手由水平收纳状态变换成竖直手扶状态。当老年人有起身趋势时,下压扶手,带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旋转,一同起到辅助老年人起身的作用。老年人起身一般需要扶手支撑才能够完成起身动作,因此在设计辅助起身装置使用扶手支撑带动连杆和弹簧的弹性势能释放一同起到辅助起身的作用,能够解决老人起身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机械结构的连杆联动装置,基本不需要在原有的装置上加入过多的配置,从而控制装置的重量,又考虑到扶手抬升速度问题,因此加入弹簧对扶手的抬升的一个减缓上升的作用,也为其他机构起到服务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站立状态时扶手工程图(以腿部为参考面)。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坐立状态时扶手工程图(以腿部为参考面)。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初始位置时扶手简图(以腿部为参考面)。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坐立状态时扶手简图(以腿部为参考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扶手联动的抬升装置,包括扶手1以及由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组成的连杆组件,其中第一连杆2的第一端A轴接于座椅的起身板4的升降部,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B与第二连杆3的第二端铰接,第二连杆3的第二端铰接于扶手1的下部;角度设定好的,当弹簧到极限位置时,扶手刚好到我们的指定位置,下面有计算。起身的时候我们考虑到老人需要借力,所以扶手会下压。所述的扶手1包括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以及第三连接杆13;从第一连接杆11的第一端到第二端D,所述第一连接杆11沿轴向顺次设有第一安装点G和第二安装点C,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2的第一端固接,第二连接杆12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接杆13的第一端固接,第三连接杆13的第二端固接于第一连接杆11的第一安装点G处,使得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以及第三连接杆13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手握部;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二连杆第二端铰接于第一连接杆的第二安装点。所述第一连杆2与第二连杆等长。所述座椅的起身板4处于水平状态时,扶手1的第二连接杆处于水平状态;起身板4处于最高状态时,扶手1的第一连接杆处于水平状态。起身板4的升降部包括起升连杆41、连接轴42和弹簧43,其中起升连杆的第一端铰接于起身板底部,起升连杆的第二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三连杆相连;弹簧设置在起升连杆的第一端,并且弹簧一端与用于铰接起身板的座椅支撑架相连。当老年人没有起身趋势时,第三连杆第一端受起身板的压迫下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三连杆第二端上升,从而使得与第三连杆铰接的第二连杆上升,带动第一连杆上升,从而使得扶手下端不仅竖直方向的上升同时还有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使得扶手由水平收纳状态变换成竖直手扶状态。当老年人有起身趋势时,下压扶手,带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旋转,一同起到辅助老年人起身的作用。老年人起身一般需要扶手支撑才能够完成起身动作,因此在设计辅助起身装置使用扶手支撑带动连杆和弹簧的弹性势能释放一同起到辅助起身的作用,能够解决老人起身问题。实施例2本实施中:如图4,初始位置测得数据,第一连杆与水平线的角度∠ABE=25.69°,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角度∠ABC=74.73°,扶手的第一连接杆与水平线相平,扶手的第二安装点D作为转动中心点与第二连杆的作为支撑处的第二端C的距离为11.95mm,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长度均为40mm。只需计算出扶手的旋转角度即可得知扶手是否达到水平。要求旋转角度可以转换成通过旋转角度正弦值表征,而:C点上升高度=B点竖直位移+C点竖直位移(单位:mm)。如图5所示,当第一连杆旋转时,旋转后角度∠ABE=11.05°,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角度∠ABC=91.35°。可以计算得到:B点竖直位移=40×sin(25.69°)-40×sin(11.05°)=9.67mmC点竖直位移=40×sin(79.96°)-40×sin(77.6°)=0.32mm旋转角度=57.14°这与我们设定的扶手的角度相近,故平行。弹簧符合压缩尺寸。故装置可行。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专利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手联动的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以及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组成的连杆组件,其中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轴接于座椅的起身板的升降部,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扶手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手联动的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以及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组成的连杆组件,其中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轴接于座椅的起身板的升降部,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扶手的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手联动的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三连接杆;从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到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杆沿轴向顺次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铖王天磊吴玥瑾李和霖缪永杰张豪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