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67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滑动组件、连接套环以及拉动件。滑动组件包括滑动件、弹性件以及活动式卡固件,滑动件具有贯穿开口。弹性件设置在滑动件上以弹性地顶抵活动式卡固件。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滑动件上。活动式卡固件的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贯穿开口的定位部。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拉动件能活动地与连接套环相互配合。连接套环具有一外圆弧表面,连接套环的外圆弧表面以点接触的方式接触滑动组件和拉动件,借此以降低连接套环与滑动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降低连接套环与拉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

Zipper head combination structure and its connecting 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zipper head combination structure and a connecting collar thereof. The zipper head combination structure includes a sliding component, a connecting collar and a pull piece. The slid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sliding member, an elastic member and a movable fastener, and the sliding member has a through opening. The elastic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part to elastically support the movable fastener. The movable fastener can be flexibly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piece. One end of the movable fastener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part passing through the opening. The connecting collar can be flexibly matched with the movable fastener. The pull piece can be flexibly matched with the connecting collar. The connecting ferrule has an outer arc surface, and the outer arc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ferrule contacts the sliding component and the pulling piece in a point contact manner, thereby reducing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connecting ferrule and the sliding component, and reducing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connecting ferrule and the pulling 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降低接触面积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
技术介绍
常见服装的基本拉合元件不外乎使用钮扣或者拉链结构。相较于钮扣,使用拉链结构拥有更好的使用性以及较为坚固的结构特性。一般拉链结构具有一拉链头以及一拉链带,拉链头能够采用拉链带以作为拉链结构往复拉动的导引件,使得拉链结构应用在服饰以及配件上将更为普及。然而,现有技术的拉链头在使用上仍然具有可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以降低连接套环与滑动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并且降低连接套环与拉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为了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其包括:一滑动组件、一连接套环以及一拉动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一弹性件以及一活动式卡固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贯穿开口,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以弹性地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所述贯穿开口的定位部。所述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所述拉动件能活动地与所述连接套环相互配合。其中,所述连接套环由一具有一既定直径的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所述连接套环具有一第一末端部、一第二末端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末端部与所述第二末端部之间的连接介面结构,所述连接介面结构与所述连接套环为同质材料或者异质材料;其中,所述连接套环具有一外圆弧表面,所述连接套环的所述外圆弧表面以点接触的方式接触所述滑动组件和所述拉动件。为了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其包括:一滑动组件、一连接套环以及一拉动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活动式卡固件。所述连接套环由一具有一既定直径的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所述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所述拉动件能活动地与所述连接套环相互配合。为了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外再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应用于一拉链头组合结构,所述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的一拉动件及一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所述连接套环由一具有一既定直径的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以及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以及一基座部;其中,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固定部、一从所述固定部延伸而出的弹性部以及一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以及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以及一基座部;其中,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第一固定部、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第二固定部、一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而出的弹性部、一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顶抵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且裸露在所述基座部的外部的裸露部;其中,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一第一侧挡部、一第二侧挡部以及一基座部,所述第一侧挡部和所述第二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个相反侧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挡部和所述第二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处,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处;其中,所述贯穿开口贯穿所述基座部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之间,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固定部、一从所述固定部延伸而出的弹性部以及一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另一末端上具有一固持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所述固持部限位在所述基座部的一容置凹槽内;其中,所述顶抵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弹性部的宽度,且所述顶抵部的一末端上具有一能滑动地接触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斜倾倒角,以用于增加所述顶抵部与所述活动式卡固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第一固定部、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第二固定部、一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而出的弹性部、一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顶抵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且裸露在所述基座部的外部的裸露部;其中,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厚度,以用于增加所述弹性部所能提供的弹性系数;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厚度、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厚度以及所述裸露部的厚度都相同,所述弹性部的厚度与所述顶抵部的厚度相同,所述顶抵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弹性部的宽度,所述活动式卡固件具有一均等的厚度。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以及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以及一基座部;其中,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固定部、一从所述固定部延伸而出的弹性部以及一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以及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以及一基座部;其中,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第一固定部、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第二固定部、一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而出的弹性部、一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顶抵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且裸露在所述基座部的外部的裸露部;其中,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其能通过“所述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的一拉动件与一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以及“所述连接套环由一具有一既定直径的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的技术方案,以降低所述连接套环与所述滑动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并且降低所述连接套环与所述拉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图式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连接套环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n一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一弹性件以及一活动式卡固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贯穿开口,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以弹性地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所述贯穿开口的定位部;/n一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以及/n一拉动件,所述拉动件能活动地与所述连接套环相互配合;/n其中,所述连接套环由具有一既定直径的一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所述连接套环具有一第一末端部、第二末端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末端部与所述第二末端部之间的一连接介面结构,所述连接介面结构与所述连接套环为同质材料或者异质材料;/n其中,所述连接套环具有一外圆弧表面,所述连接套环的所述外圆弧表面以点接触的方式接触所述滑动组件和所述拉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09 TW 1071157491.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
一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一弹性件以及一活动式卡固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贯穿开口,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以弹性地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所述贯穿开口的定位部;
一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以及
一拉动件,所述拉动件能活动地与所述连接套环相互配合;
其中,所述连接套环由具有一既定直径的一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所述连接套环具有一第一末端部、第二末端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末端部与所述第二末端部之间的一连接介面结构,所述连接介面结构与所述连接套环为同质材料或者异质材料;
其中,所述连接套环具有一外圆弧表面,所述连接套环的所述外圆弧表面以点接触的方式接触所述滑动组件和所述拉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一第一侧挡部、一第二侧挡部以及一基座部,所述第一侧挡部和所述第二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个相反侧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挡部和所述第二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处,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处;其中,所述贯穿开口贯穿所述基座部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之间,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一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延伸而出的一弹性部以及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一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另一末端上具有一固持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所述固持部限位在所述基座部的一容置凹槽内;其中,所述顶抵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弹性部的宽度,且所述顶抵部的一末端上具有能滑动地接触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一斜倾倒角,以用于增加所述顶抵部与所述活动式卡固件之间的接触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一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于宝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