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522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8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包括电机,电机的尾端固定有环形换热器,电机的尾端插入在环形换热器中,环形换热器的外部套装有风罩,风罩远离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若干进风孔,风罩与环形换热器固定,风罩中设置有风叶,风叶与伸出于电机尾端的转轴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部的电机在带动风叶转动时,不仅能够实现对环形换热器的散热且能够实现对电机的散热,这样一来,能够减少散热装置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机械设备的生产成本,且有助于减少机械设备所占用的空间。

Integrated cooling structure of motor and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a motor and a heat exchanger,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the tail end of the motor is fixed with an annular heat exchanger, the tail end of the motor is inserted in the annular heat exchanger, the outer part of the annular heat exchanger is covered with a wind cover, the end of the wind cover far away from the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ir inlet holes, the wind cover is fixed with the annular heat exchanger, the wi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wind blade, and the wind blade and the extended electricity The rotating shaft at the tail end of the machine is fixed; when the internal mo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drives the fan blade to rotate, it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circular heat exchanger, but also realize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motor. In this way, the number of heat dissipation devices can be reduced,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can be reduced, and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散热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机械设备中都安装有电机和换热器,例如压缩机中安装有用于对电机和用于对压缩机中的热油进行冷却的换热器,为了实现对电机和换热器的散热,目前市面上的机械设备中安装有两个分别用于对电机和换热器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但由于需要采用两个独立的散热装置,这样一来,不仅存在机械设备生产成本高的缺点,而且还会增加整机所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其内部的电机在带动风叶转动时,不仅能够实现对环形换热器的散热且能够实现对电机的散热,这样一来,能够减少散热装置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机械设备的生产成本,且有助于减少机械设备所占用的空间。本技术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包括电机,电机的尾端固定有环形换热器,电机的尾端插入在环形换热器中,环形换热器的外部套装有风罩,风罩远离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若干进风孔,风罩与环形换热器固定,风罩中设置有风叶,风叶与伸出于电机尾端的转轴固定。本技术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环形换热器包括管接头和至少一根可供液体流过的导流管,管接头中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导流管的两端均与管接头连接,导流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导流管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块沿导流管长度方向分布的散热翅片。本技术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导流管设置有两根,其中一根导流管的一端与管接头中的进液口连通,另一根导流管的一端与管接头中的出液口连通,其中一根导流管的另一端与另一根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两根导流管均穿设在每块散热翅片中且与散热翅片固定。本技术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两根导流管均为“C”字形状结构,其中一根导流管套装在另一根导流管的外部且两根导流管之间留有间隙,两根导流管同轴设置。本技术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导流管为“C”字形状结构。本技术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环形换热器的内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第一凸耳,第一凸耳一体成型在散热翅片上,每个第一凸耳中均设置有装配孔,环形换热器通过穿设在装配孔中的第一螺栓固定在电机的尾部。本技术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风罩包括套设在环形换热器外部的导风套和固定在导风套尾端的挡板,导风套与环形换热器固定,进风孔设置在挡板中。本技术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环形换热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螺母套,螺母套一体成型在散热翅片上;导风套的内周壁上固定有与螺母套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凸耳,导风套中活动穿设有第二螺栓,导风套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环形换热器上,第二螺栓与螺母套螺纹连接。本技术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导风套的内周壁上固定有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第三凸耳,挡板中活动穿设有与第三凸耳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三螺栓,挡板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在导风套的尾端,第三螺栓与第三凸耳螺纹连接。本技术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环形换热器还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与进液口连通,出液管与出液口连通。本技术内部的电机在带动风叶转动时,不仅能够实现对环形换热器的散热且能够实现对电机的散热,这样一来,能够减少散热装置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机械设备的生产成本,且有助于减少机械设备所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环形换热器与进液管和出液管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环形换热器与进液管和出液管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环形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包括电机1,电机1的尾端固定有环形换热器2,电机1的尾端插入在环形换热器2中,环形换热器2的外部套装有风罩3,风罩3远离电机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进风孔31,风罩3与环形换热器2固定,风罩3中设置有风叶4,风叶4与伸出于电机1尾端的转轴11固定;本技术内部的电机在带动风叶转动时,不仅能够实现对环形换热器的散热且能够实现对电机的散热,这样一来,能够减少散热装置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机械设备的生产成本,且有助于减少机械设备所占用的空间。环形换热器2包括管接头21和至少一根可供液体流过的导流管22,管接头21中设置有进液口211和出液口212,导流管22的两端均与管接头21连接,导流管22的两端均与管接头21焊接固定,导流管22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211和出液口212连通,导流管22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块沿导流管22长度方向分布的散热翅片23,每块散热翅片23均与导流管22焊接固定;导流管22为“C”字形状结构;上述管接头21、导流管22和散热翅片23均由铝材料制成。导流管22设置有两根,其中一根导流管22的一端与管接头21中的进液口211连通,另一根导流管22的一端与管接头21中的出液口212连通,其中一根导流管22的另一端与另一根导流管22的另一端连通,即两根导流管22形成蛇形结构,两根导流管22均穿设在每块散热翅片23中且与散热翅片23固定,每块散热翅片23均与两根导流管22焊接固定;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延长导流管的长度,这样一来,能够提高对导流管中流过的液体的散热效果。两根导流管22均为“C”字形状结构,其中一根导流管22套装在另一根导流管22的外部且两根导流管22之间留有间隙,两根导流管22同轴设置。环形换热器2的内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第一凸耳24,第一凸耳24一体成型在散热翅片23上,每个第一凸耳24中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尾端固定有环形换热器(2),所述电机(1)的尾端插入在环形换热器(2)中,所述环形换热器(2)的外部套装有风罩(3),所述风罩(3)远离电机(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进风孔(31),所述风罩(3)与环形换热器(2)固定,所述风罩(3)中设置有风叶(4),所述风叶(4)与伸出于电机(1)尾端的转轴(11)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尾端固定有环形换热器(2),所述电机(1)的尾端插入在环形换热器(2)中,所述环形换热器(2)的外部套装有风罩(3),所述风罩(3)远离电机(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进风孔(31),所述风罩(3)与环形换热器(2)固定,所述风罩(3)中设置有风叶(4),所述风叶(4)与伸出于电机(1)尾端的转轴(1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换热器(2)包括管接头(21)和至少一根可供液体流过的导流管(22),所述管接头(21)中设置有进液口(211)和出液口(212),所述导流管(22)的两端均与管接头(21)连接,所述导流管(22)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211)和出液口(212)连通,所述导流管(22)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块沿导流管(22)长度方向分布的散热翅片(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2)设置有两根,其中一根导流管(22)的一端与管接头(21)中的进液口(211)连通,另一根导流管(22)的一端与管接头(21)中的出液口(212)连通,其中一根导流管(22)的另一端与另一根导流管(22)的另一端连通,两根导流管(22)均穿设在每块散热翅片(23)中且与散热翅片(23)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根导流管(22)均为“C”字形状结构,其中一根导流管(22)套装在另一根导流管(22)的外部且两根导流管(22)之间留有间隙,两根导流管(22)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与换热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2)为“C”字形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叶凯蒋豪胡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