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内燃机的常温常压下呈固态的生物燃料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806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常温常压下呈固态的生物燃料供给装置,涡后排气段排气管连接到换热箱,在换热箱内设置有燃油箱,燃油箱上方设置有燃料加注口和第一限压阀,在燃油箱中部设置一层过滤层;燃油箱的液体出口连接至冷却箱;在冷却箱内设置有浮球液位计,冷却箱的底部固定有第四温度传感器;冷却箱内还放置有第一燃油泵,第一燃油泵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燃油箱,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至保温箱;保温箱上固定有第二限压阀、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置于保温箱上下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熔点较高燃料的液化供给,还能精确地控制喷入到缸内的燃油的温度,且能实现燃料的在线持续供给。

A solid biofuel supply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nder normal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lid biofuel supply devic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nder normal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e exhaust pipe of the exhaust section behind the vortex is connected to a heat exchange tank, a fuel tank is arranged in the heat exchange tank, a fuel filler and a first pressure limiting valve are arranged above the fuel tank, a filter layer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fuel tank,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fuel tank is connected to the cooling tank, and a cooling tank is arranged in the cooling tank A floating ball liquid level gauge is arranged, and a fourth temperature sensor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oling box; a first fuel pump is also arranged in the cooling box, the first fuel pump is connected to the fuel tank through the first pipeline,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insulation box through the second pipeline; a second pressure limiting valve, a second pressure sensor and a third pressure sensor are fixed on the insulation box; the second pressure sensor and the third pressure sensor are respectively It shall be placed at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incub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liquefying supply of fuel with high melting point, can accurately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fuel injected into the cylinder, and can realize the on-line continuous supply of fu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内燃机的常温常压下呈固态的生物燃料供给装置
本技术属于内燃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常温常压下呈固态的生物燃料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内燃机排放法规的制定也越来越严格,为了实现内燃机的高效清洁燃烧,国内外众多学者不断地研究和改进内燃机的燃烧方式,美国Wisconsin大学的RolfD.Reitz教授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均质压燃(HCCI)、预混压燃(PCCI)等新型燃烧方式后,提出了一种通过控制燃料活性来控制燃烧过程的燃烧方式,并将其命名为RCCI(reactivitycontrolledcompressionignition)燃烧模式。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RCCI燃烧模式可以同时实现NOX和碳烟的超低排放,并且可以提高热效率,相比HCCI和PCCI等燃烧模式,RCCI燃烧模式可以在更宽的发动机工况下进行,并且可以更容易控制燃烧过程,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高效、清洁的新型燃烧模式。尽管RCCI燃烧模式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燃烧模式,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RCCI燃烧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当RCCI燃烧模式在较小负荷下运行时,UHC和CO的超高排放的问题难以解决,当RCCI燃烧模式在较高负荷下运行时,NOX和碳烟的排放超标,同时缸内压力升高率过高,燃烧过程变得难以控制。为了扩宽RCCI的运行工况,学者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燃料的理化特性对RCCI模式的燃烧和排放有很大影响,然而很多燃料的理化特性对于燃烧过程的影响尚未完全清楚,因此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学者们在研究各种各样的燃料时,由于某些燃料在常温常压下呈固态或胶状,无法直接用于发动机上进行试验,这就使得学者难以对这种燃料RCCI发动机上的试验性能,进而导致在总结分析燃料理化特性对RCCI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规律时数据不完整,对RCCI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一定的阻碍,为了使这些燃料能在内燃机上使用来进行广泛的实验研究,就需要一种用于常温常压下呈固态的生物燃料的供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常温常压下呈固态的生物燃料供给装置,实现熔点较高燃料的液化供给,还能精确地控制喷入到缸内的燃油温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常温常压下呈固态的生物燃料供给装置,包括换热箱、燃油箱、冷却箱和保温箱;涡后排气段排气管连接到所述换热箱,涡后排气段排气管与换热箱之间采用高温电磁阀控制流量;在所述换热箱内设置有燃油箱,所述燃油箱上方设置有燃料加注口和第一限压阀,在燃油箱中部设置一层过滤层,在燃油箱下部固定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燃油箱的液体出口连接至冷却箱,在燃油箱的液体出口与冷却箱之间设置有直动式电磁阀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在冷却箱内设置有浮球液位计,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固定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箱内还放置有第一燃油泵,所述第一燃油泵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燃油箱,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至保温箱,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交汇处设置有T型电磁三通阀;所述保温箱上固定有第二限压阀、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置于保温箱上下两端。进一步的,在所述燃油箱下部还固定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的底部还固定有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六温度传感器。进一步的,在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燃油滤清器。进一步的,在所述保温箱外部设置有保温层。进一步的,在保温箱内部还设置有热电偶加热器和第七温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熔点较高燃料的液化供给,还能精确地控制喷入到缸内的燃油温度,并且能实现燃料的在线持续供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内燃机的常温常压下呈固态的生物燃料供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装置的换热及温度控制简图。图中:1-换热箱;2-第一限压阀;3-燃油箱;4-过滤层;5-燃料加注口;6-冷却箱;7-第一管路;8-T型电磁三通阀;9-第二管路;10-第一燃油滤清器;11-第二限压阀;12-保温箱;13-第二燃油滤清器;14-电磁式燃料流量计;15-共轨油管;16-喷油器;17-第一温度传感器;18-第二温度传感器;19-第一压力传感器;20-高温电磁阀;21-涡后排气段排气管;22-第三温度传感器;23-直动式电磁阀;24-浮球液位计;25-第四温度传感器;26-第五温度传感器;27-第一燃油泵;28-第六温度传感器;29-第二压力传感器;30-第二燃油泵;31-第七温度传感器;32-热电偶加热器;33-保温层;34-第三压力传感器;35-燃油回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装置中,换热箱1的气体进口与涡后排气段排气管21相连,并且在涡后排气段排气管21上设置了高温电磁阀20,用来控制废气进入,换热箱1的进气管的始端直接连接在涡后排气段排气管21上。燃油箱3设置在换热箱1中,燃油箱3上有三个口和一个第一限压阀2,其中加燃料的是燃料加注口5,可以通过此口向燃油箱3中加入胶状的初始燃料;燃料加注口5旁边的口是回油口,为了冷却箱6未被及时送入到保温箱12中的燃油重新抽回燃油箱3内;燃油箱3底部的出口是为了使液态的燃油流入冷却箱6中。燃油箱3上的第一限压阀2是为了防止燃油箱3内的压力过高。燃油箱3内还设置有一层滤网(过滤层4),滤网的作用是将胶状的燃料和液态的燃料隔开,等胶状燃料开始被加热熔化为液态时就可以经过滤网流到燃油箱3底部,进而进入到冷却箱6中,燃油箱3上还设置了两个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17、第二温度传感器18)。这两个传感器测量燃油箱3中液态燃油的温度,配合控制废气进入的高温电磁阀20,控制燃油箱3中的油温在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燃油箱3中还设置了第一压力传感器19,是为了间接的测量燃油箱3中燃油的量,因为第一压力传感器19探测的空气和燃油的压力不同,如果在整个装置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第一压力传感器19探测的压力从液态变为气态,并且保持一段时间不变,这就表示燃油箱3中的固体生物燃料消耗完了,此时需要从燃料加注口5向燃油箱3中加入固体燃料。燃油箱3和冷却箱6之间有一个直动式电磁阀23和第三温度传感器22,这是为了粗略控制流入到冷却箱6中液体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直动式电磁阀23打开,液态燃料就自由地从燃油箱3中流入到冷却箱6中进行冷却,温度低于设定值时阀门就关闭,液态燃料继续在燃油箱3中被加热,冷却箱6为一个方形箱体,为了方便散热将箱体设计成无顶的,冷却箱6中设置有浮球液位计24,用来探测液位变化;冷却箱6中还有三个温度传感器(25、26、28)。是用来测量冷却箱6中的燃油温度,通过计算三个温度传感器的平均温度来表征冷却箱6中的燃油温度,冷却箱6中的第一燃油泵27是为了将燃油抽入到保温箱12中或者是将燃油抽回燃油箱3中,这个路径是通过控制一个T型电磁三通阀8来实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常温常压下呈固态的生物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箱(1)、燃油箱(3)、冷却箱(6)和保温箱(12);/n涡后排气段排气管(21)连接到所述换热箱(1),涡后排气段排气管(21)与换热箱(1)之间采用高温电磁阀(20)控制流量;在所述换热箱(1)内设置有燃油箱(3),所述燃油箱(3)上方设置有燃料加注口(5)和第一限压阀(2),在燃油箱(3)中部设置一层过滤层(4),在燃油箱(3)下部固定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9)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7);/n所述燃油箱(3)的液体出口连接至冷却箱(6),在燃油箱(3)的液体出口与冷却箱(6)之间设置有直动式电磁阀(23)和第三温度传感器(22);在冷却箱(6)内设置有浮球液位计(24),所述冷却箱(6)的底部固定有第四温度传感器(25);/n所述冷却箱(6)内还放置有第一燃油泵(27),所述第一燃油泵(27)通过第一管路(7)连接至燃油箱(3),通过第二管路(9)连接至保温箱(12),所述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9)交汇处设置有T型电磁三通阀(8);/n所述保温箱(12)上固定有第二限压阀(11)、第二压力传感器(29)和第三压力传感器(34);第二压力传感器(29)和第三压力传感器(34)分别置于保温箱(12)上下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常温常压下呈固态的生物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箱(1)、燃油箱(3)、冷却箱(6)和保温箱(12);
涡后排气段排气管(21)连接到所述换热箱(1),涡后排气段排气管(21)与换热箱(1)之间采用高温电磁阀(20)控制流量;在所述换热箱(1)内设置有燃油箱(3),所述燃油箱(3)上方设置有燃料加注口(5)和第一限压阀(2),在燃油箱(3)中部设置一层过滤层(4),在燃油箱(3)下部固定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9)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7);
所述燃油箱(3)的液体出口连接至冷却箱(6),在燃油箱(3)的液体出口与冷却箱(6)之间设置有直动式电磁阀(23)和第三温度传感器(22);在冷却箱(6)内设置有浮球液位计(24),所述冷却箱(6)的底部固定有第四温度传感器(25);
所述冷却箱(6)内还放置有第一燃油泵(27),所述第一燃油泵(27)通过第一管路(7)连接至燃油箱(3),通过第二管路(9)连接至保温箱(12),所述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9)交汇处设置有T型电磁三通阀(8);
所述保温箱(12)上固定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小聪蔡凯卢耀刘兴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