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机缓冲机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80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机缓冲机尾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板上靠近其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床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铰接有侧床板,所述主床板和侧床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条,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顶部与连接杆的底部铰接,所述缓冲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V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对主床板和侧床板进行二次缓冲,增强缓冲效果,且通过转动压紧螺栓达到调节侧床板倾斜角度的问题。

A tail frame of buffer machine for belt convey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ail frame of the buffer machine of the belt conveyor,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xed bas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ixed plate close to the top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groove,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pring groo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buffer spring, the top of the first buffer sp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main bed plate, and the top of the fixed plate is hinged with a side The top of the main bed plate and the side bed plat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buffer strip,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hute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a buffer block, the top of the buffer block is hing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surface of the buffer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buffer spring,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second buffer sp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V-shaped rod.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first buffer spring and the second buffer spring to conduct the secondary buffer for the main bed plate and the side bed plate, so as to enhance the buffer effect, and the problem of adjusting the tilt angle of the side bed plate by turning the compression bolt is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机缓冲机尾架
本技术涉及皮带机
,具体为一种皮带机缓冲机尾架。
技术介绍
皮带机是带式输送机的简称,有固定式和移动式,结构简单,效率高。以挠性输送带作物料承载和牵引构件的连续输送机械。一条无端的输送带环绕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两滚筒之间的上下分支各以若干托辊支承。物料置于上分支上,利用驱动滚筒与带之间的摩擦力曳引输送带和物料运行。适用于水平和倾斜方向输送散粒物料和成件物品,也可用于进行一定工艺操作的流水作业线。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对物料适应性强,输送能力较大,功耗小,应用广泛,例如在运输煤等物品时,往往会有高处的煤落下,这时会对托辊和皮带造成伤害,降低其使用寿命,现有的采用缓冲床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现有的缓冲床不便于根据使用需要调节侧床板的倾斜角度,且采用缓冲条进行缓冲,缓冲效果不好,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机缓冲机尾架,具备了便于调节侧床板倾斜角度和缓冲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不便于调节侧床板的倾斜角度和缓冲效果不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带机缓冲机尾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板上靠近其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床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铰接有侧床板,所述侧床板的数量设为两个,且各个侧床板分布在主床板的两端,所述主床板和侧床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条,所述侧床板的底部均铰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固定板上靠近其两端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顶部与连接杆的底部铰接,所述缓冲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V型杆,所述V型杆的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靠近其两端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的端部与V型杆的表面搭接。优选的,所述主床板和侧床板上缓冲条的数量不少于六个,且各个缓冲条均匀的分布在主床板和侧床板的顶部。优选的,所述主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部第一缓冲弹簧的数量不少于六个,且各个第一缓冲弹簧均匀的分布在固定板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缓冲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搭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通过将固定板底部的第一缓冲弹簧的数量设为不少于六个,达到了增强第一缓冲弹簧对主床板的缓冲效果,通过在主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垫,达到了防止主床板与固定板接触,对主床板起到一定的保护和缓冲的作用,通过将缓冲条的数量设为不少于六个,增强了缓冲条的缓冲效果。二、本技术当有重物落在主床板和侧床板上时,缓冲条首先对其进行缓冲,同时与主床板固定连接的第一缓冲弹簧对主床板进行二次缓冲,增强缓冲效果,侧床板受力后会发成倾斜,并将受到的力传递给连接杆,使连接杆底部向两端移动,连接杆通过缓冲块挤压第二缓冲弹簧,由于压紧螺栓限制V型杆的位置,从而使第二缓冲弹簧对缓冲块进行缓冲,从而达到对侧床板二次缓冲的效果,当需要调节侧床板倾斜角度时,转动压紧螺栓,当压紧螺栓向V型杆方向移动时,压紧螺栓会挤压V型杆,V型杆通过缓冲块和连接杆使侧床板以其铰接的部位为中心发生倾斜,从而使侧床板的张开角度变小,当压紧螺栓向远离V型杆方向移动时,由于侧床板的自身重力,会挤压连接杆,从而使连接杆的底部向两端移动,连接杆通过带动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弹簧带动V型杆向两端移动,直至V型杆与压紧螺栓接触,从而使侧床板的张开角度变大,从而达到调节侧床板倾斜角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固定板处俯视图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主床板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2-固定座、3-弹簧槽、4-第一缓冲弹簧、5-主床板、6-侧床板、7-缓冲条、8-连接杆、9-滑槽、10-缓冲块、11-第二缓冲弹簧、12-V型杆、13-压紧螺栓、14-缓冲垫、15-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皮带机缓冲机尾架,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上靠近其两端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13,当需要调节侧床板6倾斜角度时,转动压紧螺栓13,当压紧螺栓13向V型杆12方向移动时,压紧螺栓13会挤压V型杆12,V型杆12通过缓冲块10和连接杆8使侧床板6以其铰接的部位为中心发生倾斜,从而使侧床板6的张开角度变小,当压紧螺栓13向远离V型杆12方向移动时,由于侧床板6的自身重力,会挤压连接杆8,从而使连接杆8的底部向两端移动,连接杆8通过带动缓冲块10和第二缓冲弹簧11带动V型杆12向两端移动,直至V型杆12与压紧螺栓13接触,从而使侧床板6的张开角度变大,压紧螺栓13的端部与V型杆12的表面搭接,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固定座2起到支撑该皮带机缓冲机尾架的作用,固定板1上靠近其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弹簧槽3,弹簧槽3用于固定第一缓冲弹簧4,弹簧槽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4,当有重物落在主床板5上时,缓冲条7首先对其进行缓冲,同时与主床板5固定连接的第一缓冲弹簧4对主床板5进行二次缓冲,增强缓冲效果,固定板1底部第一缓冲弹簧4的数量不少于六个,且各个第一缓冲弹簧4均匀的分布在固定板1的底部,通过将固定板1底部的第一缓冲弹簧4的数量设为不少于六个,达到了增强第一缓冲弹簧4对主床板5的缓冲效果。请参阅图1至图3,第一缓冲弹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床板5,主床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4,通过在主床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垫14,达到了防止主床板5与固定板1接触,对主床板5起到一定的保护和缓冲的作用,固定板1的顶部铰接有侧床板6,当有重物落在侧床板6上时,侧床板6会发成倾斜,并将受到的力传递给连接杆8,使连接杆8底部向两端移动,连接杆8通过缓冲块10挤压第二缓冲弹簧11,由于压紧螺栓13限制V型杆12的位置,从而使第二缓冲弹簧11对缓冲块10进行缓冲,从而达到对侧床板6二次缓冲的效果,侧床板6的数量设为两个,且各个侧床板6分布在主床板5的两端,主床板5和侧床板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条7,当有重物落在主床板5和侧床板6上时,缓冲条7首先对其进行缓冲,主床板5和侧床板6上缓冲条7的数量不少于六个,且各个缓冲条7均匀的分布在主床板5和侧床板6的顶部,通过将缓冲条7的数量设为不少于六个,增强了缓冲条7的缓冲效果,侧床板6的底部均铰接有两个连接杆8,连接杆8起到对侧床板6进行限位的作用,固定板1上靠近其两端的表面开设有滑槽9,滑槽9为缓冲块10和V型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带机缓冲机尾架,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靠近其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弹簧槽(3),所述弹簧槽(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4);/n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床板(5),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铰接有侧床板(6),所述侧床板(6)的数量设为两个,且各个侧床板(6)分布在主床板(5)的两端,所述主床板(5)和侧床板(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条(7),所述侧床板(6)的底部均铰接有两个连接杆(8),所述固定板(1)上靠近其两端的表面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缓冲块(10),所述缓冲块(10)的顶部与连接杆(8)的底部铰接,所述缓冲块(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11),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V型杆(12),所述V型杆(12)的表面与滑槽(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机缓冲机尾架,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靠近其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弹簧槽(3),所述弹簧槽(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4);
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床板(5),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铰接有侧床板(6),所述侧床板(6)的数量设为两个,且各个侧床板(6)分布在主床板(5)的两端,所述主床板(5)和侧床板(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条(7),所述侧床板(6)的底部均铰接有两个连接杆(8),所述固定板(1)上靠近其两端的表面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缓冲块(10),所述缓冲块(10)的顶部与连接杆(8)的底部铰接,所述缓冲块(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11),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V型杆(12),所述V型杆(12)的表面与滑槽(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亮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市潞安飞虹煤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