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面可调节大小和形状的混凝土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60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面可调节大小和形状的混凝土模具,包括框体和设于框体内的隔板,隔板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有多个第一支撑杆,隔板下表面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顶端固定有第一螺母,第二支撑杆顶端固定有第二螺母;第一螺杆上套设有第一压紧螺母,位于最下层的矩形受力模具底面与矩形模具底板上表面接触,矩形模具底板四角区域开设有与第一螺杆配合的螺孔;第二螺杆上套设有第二压紧螺母,位于最下层的圆形受力模具底面与圆形模具底板上表面接触,圆形模具底板外侧开设有与第二螺杆配合的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混凝土模具在使用中不能方便的调整其形状和大小的问题。

A kind of concrete mould with adjustable size and shape on both sid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sided adjustable size and shape concrete mold,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nd a partition board arranged in the frame body.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partition board is distributed in a rectangular array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supporting rods,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artition board is distributed in a circular array with a plurality of second supporting rods. The top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rod is fixed with a first nut, and the top of the second supporting rod is fixed with a second nut; the first screw rod The upp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mpression nut,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rectangular stress mold at the lowest layer contacts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rectangular mold bottom plate, and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rectangular mold bottom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screw holes matching with the first screw; the second screw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mpression nut,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ircular stress mold at the lowest layer contacts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ircular mold bottom plate, and the outside of the circular mold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hole matching with the first screw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existing concrete mold cannot be conveniently adjusted in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可调节大小和形状的混凝土模具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材料加工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双面可调节大小和形状的混凝土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通过混凝土实验来研究混凝土的各项性能,首先需要将混凝土成型为不同规格的混凝土试块,这是因为混凝土试块的形状、大小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的抗拉、抗折、抗压等强度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实验室常常会备有许多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混凝土实验模具,进行浇筑所需大小和形状的不同混凝土试块。目前在实验室混凝土材料浇筑试验中,所用模具主要是单个不同大小和形状各异的固定模具,在混凝土实验模具的浇筑,拆卸以及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常常会带来不便,导致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效率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双面可调节大小和形状的混凝土模具,以解决现有混凝土模具在使用中不能方便的调整其形状和大小的问题,同时能够利于混凝土在浇筑后期拆卸与散热。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可调节大小和形状的混凝土模具,包括框体和设于框体内的隔板,隔板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有多个第一支撑杆,隔板下表面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顶端固定有第一螺母,第二支撑杆顶端固定有第二螺母;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配合,第一螺杆上套设有用于压紧多个矩形受力模具的第一压紧螺母,位于最下层的矩形受力模具底面与矩形模具底板上表面接触,矩形模具底板四角区域开设有与第一螺杆配合的螺孔;第二螺母与第二螺杆配合,第二螺杆上套设有用于压紧多个圆形受力模具的第二压紧螺母,位于最下层的圆形受力模具底面与圆形模具底板上表面接触,圆形模具底板外侧开设有与第二螺杆配合的螺孔。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压紧螺母和第二压紧螺母均由位于中心的螺母和位于螺母四周的矩形块组成。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上还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一旋钮螺帽,第二螺杆上还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二旋钮螺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混凝土模具在使用中不能方便的调整其形状和大小的问题,同时能够利于混凝土在浇筑后期拆卸与散热;通过多个矩形受力模具及圆形受力模具的叠放,可以根据需要组合形成方柱形或圆柱形,也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叠放的高度,改变模具大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双面可调节大小和形状的混凝土模具形成方柱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双面可调节大小和形状的混凝土模具形成圆柱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一旋钮螺帽所在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第二旋钮螺帽所在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框体1、隔板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一螺母5、第二螺母6、第一螺杆7、矩形受力模具8、第一压紧螺母9、矩形模具底板10、第二螺杆11、圆形受力模具12、第二压紧螺母12.1、圆形模具底板13、第一旋钮螺帽14、第二旋钮螺帽15。具体实施方式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4所示,一种双面可调节大小和形状的混凝土模具,包括框体1和设于框体1内的隔板2,隔板2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有多个第一支撑杆3,隔板2下表面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第二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3顶端固定有第一螺母5,第二支撑杆4顶端固定有第二螺母6;第一螺母5与第一螺杆7配合,第一螺杆7上套设有用于压紧多个矩形受力模具8的第一压紧螺母9,位于最下层的矩形受力模具8底面与矩形模具底板10上表面接触,矩形模具底板10四角区域开设有与第一螺杆7配合的螺孔;第二螺母6与第二螺杆11配合,第二螺杆11上套设有用于压紧多个圆形受力模具12的第二压紧螺母12.1,位于最下层的圆形受力模具12底面与圆形模具底板13上表面接触,圆形模具底板13外侧开设有与第二螺杆11配合的螺孔。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母5、第二螺母6、第一压紧螺母9和第二压紧螺母12.1均由位于中心的螺母和位于螺母四周的矩形块组成。这样设计后,位于螺母四周的矩形块可以增大与支撑杆的接触面积,这样固定更加稳定,同时也可以增大与受力模具的接触面积,这样更方便将多个受力模具压紧。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7上还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一旋钮螺帽14,第二螺杆11上还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二旋钮螺帽15。第一压紧螺母9压紧多个矩形受力模具8后,为防止第一压紧螺母9发生松动而产生上下移动,第一旋钮螺帽14可以将第一压紧螺母9的位置固定;第二压紧螺母12.1压紧多个圆形受力模具12后,为防止第二压紧螺母12.1发生松动而产生上下移动,第二旋钮螺帽15可以将第二压紧螺母12.1的位置固定。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在安装矩形受力模具8时,首先将矩形模具底板10放入到第一螺母5上,矩形模具底板10四角区域的螺孔对准相应位置第一螺母5的螺孔,然后在矩形模具底板10四角区域的螺孔各插入一根第一螺杆7,第一螺杆7底端旋入第一螺母5的螺孔,然后将多个矩形受力模具8叠放到矩形模具底板10上,当叠放到预设的高度后,在第一螺杆7上套设第一压紧螺母9,旋转第一压紧螺母9使得第一压紧螺母9向下移动,并最终接触位于最顶层的矩形受力模具8,将多个矩形受力模具8压紧在一起,最后将第一旋钮螺帽14套设于第一螺杆7上,将第一压紧螺母9的位置固定即可,从而最终形成一个半封闭式的方柱形模具,当浇注完成,需要拆模时,按照上述步骤的相反顺序进行拆卸即可,非常方便;在安装圆形受力模具12时,首先将框体1翻转过来,然后将圆形模具底板13放入到第二螺母6上,圆形模具底板13外周区域的螺孔对准相应位置第二螺母6的螺孔,然后在圆形模具底板13的螺孔上均插入一根第二螺杆11,第二螺杆11底端旋入第二螺母6的螺孔,然后将多个圆形受力模具12叠放到圆形模具底板13上,当叠放到预设的高度后,在第二螺杆11上套设第二压紧螺母12.1,旋转第二压紧螺母12.1使其下移,并最终接触位于最顶层的圆形受力模具12,将多个圆形受力模具12压紧在一起,最后将第二旋钮螺帽15套设于第二螺杆11上,将第二压紧螺母12.1的位置固定即可,从而最终形成一个半封闭式的圆柱形模具,浇注完成,需要拆模时,按照上述步骤的相反顺序进行拆卸即可,非常方便。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可调节大小和形状的混凝土模具,包括框体(1)和设于框体(1)内的隔板(2),其特征在于:隔板(2)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有多个第一支撑杆(3),隔板(2)下表面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第二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3)顶端固定有第一螺母(5),第二支撑杆(4)顶端固定有第二螺母(6);第一螺母(5)与第一螺杆(7)配合,第一螺杆(7)上套设有用于压紧多个矩形受力模具(8)的第一压紧螺母(9),位于最下层的矩形受力模具(8)底面与矩形模具底板(10)上表面接触,矩形模具底板(10)四角区域开设有与第一螺杆(7)配合的螺孔;第二螺母(6)与第二螺杆(11)配合,第二螺杆(11)上套设有用于压紧多个圆形受力模具(12)的第二压紧螺母(12.1),位于最下层的圆形受力模具(12)底面与圆形模具底板(13)上表面接触,圆形模具底板(13)外侧开设有与第二螺杆(11)配合的螺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可调节大小和形状的混凝土模具,包括框体(1)和设于框体(1)内的隔板(2),其特征在于:隔板(2)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有多个第一支撑杆(3),隔板(2)下表面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第二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3)顶端固定有第一螺母(5),第二支撑杆(4)顶端固定有第二螺母(6);第一螺母(5)与第一螺杆(7)配合,第一螺杆(7)上套设有用于压紧多个矩形受力模具(8)的第一压紧螺母(9),位于最下层的矩形受力模具(8)底面与矩形模具底板(10)上表面接触,矩形模具底板(10)四角区域开设有与第一螺杆(7)配合的螺孔;第二螺母(6)与第二螺杆(11)配合,第二螺杆(11)上套设有用于压紧多个圆形受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浩洋宋林旭纪道斌杨玉朋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