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气囊与头部反向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728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翻身气囊与头部反向平衡装置,包括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室、第二气室、第三气室和第四气室,所述气囊本体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离布、第二隔离布和第三隔离布,气囊本体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一气室的前侧连通有第一气嘴,第一气嘴的后端与第一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气囊本体、第一气室、第二气室、第三气室、第四气室、第一隔离布、第二隔离布、第三隔离布、第一气嘴、第二气嘴、第三气嘴、第四气嘴、第五气嘴、第六气嘴、连接带和连接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翻身气囊对患者保护效果较差的问题,该翻身气囊与头部反向平衡装置,具备对患者保护效果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Rollover airbag and head counter balanc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verse balance device of a rollover air bag and a head, which includes an air bag body. The inner part of the air bag body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air chamber, a second air chamber, a third air chamber and a fourth air chamb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air bag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isolation cloth, a second isolation cloth and a third isolation cloth, and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air bag body is connected at the front side of the first air chamber There is a first air nozzle,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first air nozz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ir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rollover airbag has poor protection effect on patients by setting the airbag body, the first air chamber, the second air chamber, the third air chamber, the fourth air chamber, the first air chamber, the first isolating cloth, the third isolating cloth, the third isolating cloth, the first air mouth, the second air mouth, the third air mouth, the fourth air mouth, the fifth air mouth, the sixth air mouth, the connecting belt and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protection effect for patients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身气囊与头部反向平衡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囊
,具体为翻身气囊与头部反向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医护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人体卧躺若长时间不更换体位,背部容易因血管受压而生褥疮,但某些病人因病重原因,卧躺时无法自己翻身,需医护人员协助定时翻身,以利于背部血液循环,这样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更重要的是病人本身不能自己控制翻身时间和翻身方向,目前,市面上有一些自助翻身病床,其结构原理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机电方式实现,另一类是充气气囊实现,但是用于翻身的气囊存在平衡性差的问题,在翻身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患者身体与头部不平衡,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翻身气囊与头部反向平衡装置,具备对患者保护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翻身气囊对患者保护效果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翻身气囊与头部反向平衡装置,包括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室、第二气室、第三气室和第四气室,所述气囊本体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离布、第二隔离布和第三隔离布,所述气囊本体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一气室的前侧连通有第一气嘴,所述第一气嘴的后端与第一气室连通,所述气囊本体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二气室的前侧连通有第二气嘴,所述第二气嘴的后端与第二气室连通,所述气囊本体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三气室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第三气嘴和第四气嘴,所述第三气嘴和第四气嘴的后端均与第三气室连通,所述气囊本体的正表面且位于第四气室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第五气嘴和第六气嘴,所述第五气嘴和第六气嘴的后端均与第四气室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布的前侧、后侧和顶部均与气囊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布的前侧、后侧和两侧均与气囊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三隔离布的前侧、后侧和底部均与气囊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布的底部与第二隔离布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隔离布的顶部与第二隔离布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气嘴和第五气嘴均为排气气嘴,所述第一气嘴、第二气嘴、第四气嘴和第六气嘴均作为进气气嘴同时也作排气气嘴。优选的,所述气囊本体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三气室的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带,所述气囊本体的正表面且位于第四气室的前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后侧与气囊本体的正表面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气囊本体、第一气室、第二气室、第三气室、第四气室、第一隔离布、第二隔离布、第三隔离布、第一气嘴、第二气嘴、第三气嘴、第四气嘴、第五气嘴、第六气嘴、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连接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翻身气囊对患者保护效果较差的问题,该翻身气囊与头部反向平衡装置,具备对患者保护效果好的优点,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隔离布,能够起到隔离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隔离布,能够起到隔离第一气室与第三气室和隔离第二气室和第四气室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三隔离布,能够起到隔离第三气室和第四气室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三气嘴和第五气嘴,能够起到快速排气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气嘴、第二气嘴、第四气嘴和第六气嘴,能够起到进气和排气的作用,通过设置连接块,能够便于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安装,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带,能够起到限制第三气室所能鼓起的最大高度,通过设置第二连接带,能够起到限制第四气室所能鼓起的最大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中:1气囊本体、2第一气室、3第二气室、4第三气室、5第四气室、6第一隔离布、7第二隔离布、8第三隔离布、9第一气嘴、10第二气嘴、11第三气嘴、12第四气嘴、13第五气嘴、14第六气嘴、15第一连接带、16第二连接带、17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翻身气囊与头部反向平衡装置,包括气囊本体1,气囊本体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室2、第二气室3、第三气室4和第四气室5,气囊本体1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离布6、第二隔离布7和第三隔离布8,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一气室2的前侧连通有第一气嘴9,第一气嘴9的后端与第一气室2连通,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二气室3的前侧连通有第二气嘴10,第二气嘴10的后端与第二气室3连通,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三气室4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第三气嘴11和第四气嘴12,第三气嘴11和第四气嘴12的后端均与第三气室4连通,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且位于第四气室5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第五气嘴13和第六气嘴14,第五气嘴13和第六气嘴14的后端均与第四气室5连通,第一隔离布6的前侧、后侧和顶部均与气囊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隔离布7的前侧、后侧和两侧均与气囊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三隔离布8的前侧、后侧和底部均与气囊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隔离布6的底部与第二隔离布7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三隔离布8的顶部与第二隔离布7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三气嘴11和第五气嘴13均为排气气嘴,第一气嘴9、第二气嘴10、第四气嘴12和第六气嘴14均作为进气气嘴同时也作排气气嘴,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三气室4的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带15,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且位于第四气室5的前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带16,第一连接带15和第二连接带16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连接块17的后侧与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隔离布6,能够起到隔离第一气室2和第二气室3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隔离布7,能够起到隔离第一气室2与第三气室4和隔离第二气室3和第四气室5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三隔离布8,能够起到隔离第三气室4和第四气室5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三气嘴11和第五气嘴13,能够起到快速排气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气嘴9、第二气嘴10、第四气嘴12和第六气嘴14,能够起到进气和排气的作用,通过设置连接块17,能够便于第一连接带15和第二连接带16的安装,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带15,能够起到限制第三气室4所能鼓起的最大高度,通过设置第二连接带16,能够起到限制第四气室5所能鼓起的最大高度,通过设置气囊本体1、第一气室2、第二气室3、第三气室4、第四气室5、第一隔离布6、第二隔离布7、第三隔离布8、第一气嘴9、第二气嘴10、第三气嘴11、第四气嘴12、第五气嘴13、第六气嘴14、第一连接带15、第二连接带16和连接块17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翻身气囊对患者保护效果较差的问题,该翻身气囊与头部反向平衡装置,具备对患者保护效果好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时,向右侧翻身时第四气嘴12和第二气嘴10同时进气,第三气室4和第二气室3同时鼓起,第三气室4鼓起满足床垫翻身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翻身气囊与头部反向平衡装置,包括气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室(2)、第二气室(3)、第三气室(4)和第四气室(5),所述气囊本体(1)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离布(6)、第二隔离布(7)和第三隔离布(8),所述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一气室(2)的前侧连通有第一气嘴(9),所述第一气嘴(9)的后端与第一气室(2)连通,所述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二气室(3)的前侧连通有第二气嘴(10),所述第二气嘴(10)的后端与第二气室(3)连通,所述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三气室(4)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第三气嘴(11)和第四气嘴(12),所述第三气嘴(11)和第四气嘴(12)的后端均与第三气室(4)连通,所述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且位于第四气室(5)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第五气嘴(13)和第六气嘴(14),所述第五气嘴(13)和第六气嘴(14)的后端均与第四气室(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翻身气囊与头部反向平衡装置,包括气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室(2)、第二气室(3)、第三气室(4)和第四气室(5),所述气囊本体(1)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离布(6)、第二隔离布(7)和第三隔离布(8),所述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一气室(2)的前侧连通有第一气嘴(9),所述第一气嘴(9)的后端与第一气室(2)连通,所述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二气室(3)的前侧连通有第二气嘴(10),所述第二气嘴(10)的后端与第二气室(3)连通,所述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且位于第三气室(4)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第三气嘴(11)和第四气嘴(12),所述第三气嘴(11)和第四气嘴(12)的后端均与第三气室(4)连通,所述气囊本体(1)的正表面且位于第四气室(5)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第五气嘴(13)和第六气嘴(14),所述第五气嘴(13)和第六气嘴(14)的后端均与第四气室(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气囊与头部反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布(6)的前侧、后侧和顶部均与气囊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朗辰医疗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