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线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674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剥线钳,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夹持部和剪切部,所述夹持部和第一本体连接,所述剪切部和第二本体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转动连接;使用时,所述夹持部夹持被剥离的线皮。该剥线钳在剥离线皮后,未被剥离的线皮上没有压痕,不会破损,不存在安全隐患。

A wire stripp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re stripping pliers,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ody, a second body, a clamping part and a shearing part, wherein the clamp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ody, the shear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body, and the first body and the second body ar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hen in use, the clamping part holds the peeled wire skin. After stripping the wire skin, there is no indentation, no damage and no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on the wire skin that has not been stripp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剥线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剥线钳。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剥线钳包括夹持部和剪切部。使用剥线钳剥离线皮时,夹持部夹紧线皮,剪切部切断线皮并移除被剥离的部分。没有被剥离的线皮上会留有夹持部的夹痕。该动作过程中,夹持部起到固定夹紧作用,剪切部剪切线皮并移除被剥离线皮。例如,中国专利号ZL200820134236.4、中国专利号ZL200820137083.9、中国专利号ZL201220255751.4公开的剥线钳中,夹持部都设置在左侧,剪切部都设置在右侧。从正常使用上来说,右手手持工具,左手将电线放入夹持部,从左向右穿线,调整好剥线位置,然后右手握紧工具将线皮剥落。另外,将导尺结构设置在剥线钳的右侧,也证明穿线是从左边进入剥线钳。导尺用于导向测量距离。例如,中国专利号ZL99208670.1、中国专利号ZL200820137082.4、中国专利号ZL201520842060.8、中国专利号ZL201720198261.8、美国专利号USD771,458S公开的文献中,设置的导尺都位于剥线钳的右侧。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剥线钳都是采用这种结构。现有技术的设计思路是:用剥线钳剥离线皮,需要使用刀口切,刀口陷入线皮后,握紧钳体使剪切部和夹持部分离。这就实现了剪切、拨落线皮。现有的剥线钳,由于在拨落线皮的过程中,夹持部始终和未被剥离的线皮夹持,使得夹持部留有压痕在线皮上。如果线皮较薄或者夹持力较大,则未被剥离的线皮有被夹破的风险。这不利于线缆的安全性,存在漏电隐患。自剥线钳被专利技术之后,上述技术问题始终困扰着本领域技术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剥线钳,在剥离线皮后,未被剥离的线皮上没有压痕,不会破损,消除安全隐患。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剥线钳,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夹持部和剪切部,所述夹持部和第一本体连接,所述剪切部和第二本体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转动连接;使用时,所述夹持部夹持被剥离的线皮。作为优选例,工作面朝向使用者时,所述夹持部位于剪切部的右侧。作为优选例,所述夹持部包括上齿部和位于上齿部下方的下齿部,上齿部和下齿部相对布设。作为优选例,所述夹持部中的齿尖部的R角半径为0.1~5mm。作为优选例,所述上齿部包括3个齿,下齿部含有4个齿。作为优选例,所述夹持部中,齿间距为0.1~3mm,齿深度为0.1~2mm。作为优选例,所述剪切部中的齿尖部的R角半径为0.01~1mm。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剥线钳,在剥离线皮后,未被剥离的线皮上没有压痕,不会破损,从而提高线缆的安全性。使用本实施例的剥线钳时,将线缆从剥线钳左侧穿入,从剥线钳右侧穿出。握紧剥线钳,夹持部夹紧线皮,剪切部的刀口陷入线皮中。继续握紧剥线钳,夹持部和剪切部相背运动。剪切部的刀口在线皮上剪切裂口,夹持部夹持线皮向远离剪切部的方向移动,直至将线皮从线缆上剥离。此时,夹持部夹持被剥离的线皮,夹持部对线缆的压痕仅仅位于被剥离的线皮上。夹持部的压痕不会对线缆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剪切部的刀口也不会在保留的线皮上留下任何切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线缆放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剪切线皮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剪切线皮后,线皮脱离线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被剥离的线皮和夹持部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R角示意图。图中有: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夹持部3、上齿部301、下齿部302、剪切部4、上切部401、下切部402、线缆5、保留的线皮501、被剥离的线皮5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剥线钳,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夹持部3和剪切部4,所述夹持部3和第一本体1连接,所述剪切部4和第二本体2连接,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转动连接;使用时,所述夹持部3夹持被剥离的线皮。使用上述实施例的剥线钳时,剥线钳的工作面朝向使用者。如图2所示,将线缆5从剥线钳左侧穿入剥线钳,从剥线钳右侧穿出。握紧剥线钳,夹持部3夹紧线皮,剪切部4的刀口陷入线皮中。继续握紧剥线钳,使得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转动。位于第一本体1上的夹持部3和位于第二本体2上的剪切部4相背运动。如图3和图4所示,剪切部4的刀口在线皮上剪切裂口,夹持部3夹持线皮向远离剪切部4的方向移动,直至将线皮从线缆上剥离。此时,如图5所示,夹持部3夹持被剥离的线皮502,夹持部3对线缆的压痕仅仅位于被剥离的线皮502上。由于夹持部3的压痕位于被剥离的线皮上,所以夹持部3的压痕不会对线缆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本实施例中,被剥离的线皮502被切断的一端为剪切部4的刀口所在线皮处。这样,剪切部4的刀口也不会在保留的线皮501上留下任何切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设计思想是,在剥离线皮时,利用剪切部4的刀口在线皮表面切下切口,夹持部3夹持被剥离的线皮502,利用夹持部3和剪切部4的相背运动,使得线皮被剥离。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解决了本
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剥线钳自专利技术之后,在剥离线皮时,剪切部剪切和剥离线皮,夹持部夹持在保留的线皮501上。夹持部在线皮上留下压痕,会造成线皮破损,造成漏电,影响线缆的安全性。本实施例的剥线钳,改变剪切部和夹持部的位置,夹持部夹持在被剥离的线皮上,夹持部留下的压痕位于被剥离的线皮上,不影响线缆的安全性。作为优选例,剥线钳工作面朝向使用者时,所述夹持部3位于剪切部4的右侧。剥线钳工作面是指剥线钳上设有夹持部3和剪切部4的一面。工作面朝向使用者时,夹持部3位于剪切部4的右侧。待处理的线缆5从剥线钳的左侧穿入,从剥线钳的右侧穿出。握紧剥线钳,剪切部4在线皮表面切下切口,夹持部3夹持线皮,剪切部4和夹持部3相背移动。位于剪切部4切下切口右侧的线皮,在剪切部4和夹持部3相反作用力作用下,被剥离。夹持部3始终和被剥离的线皮502夹持。作为优选例,所述夹持部3包括上齿部301和位于上齿部301下方的下齿部302,上齿部301和下齿部302相对布设。利用上齿部301和下齿部302实现对线皮的夹持。作为优选例,所述夹持部3中的齿尖部的R角半径为0.01~5mm。R角半径是指两条直线相交处的过渡圆弧的半径。如果夹持部3的齿尖部的R角半径小于0.01mm,那么齿尖部太过锋利,容易切入线皮太深,损伤导线。如果齿尖部的R角半径大于5mm,那么齿尖部太钝,无法夹紧线皮,容易打滑,导致无法剥线。作为优选例,所述上齿部301包括3个齿,下齿部302含有4个齿。夹持部3对线皮夹持。上齿部301包括3个齿,下齿部302含有4个齿。该齿部结构可以在剥线范围内对各种线皮很好的剥落。作为优选例,所述夹持部3中,齿间距为0.1~3mm,齿深度为0.2~1.5mm。如果夹持部3的齿尖部的间距小于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剥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夹持部(3)和剪切部(4),所述夹持部(3)和第一本体(1)连接,所述剪切部(4)和第二本体(2)连接,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转动连接;使用时,所述夹持部(3)夹持被剥离的线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夹持部(3)和剪切部(4),所述夹持部(3)和第一本体(1)连接,所述剪切部(4)和第二本体(2)连接,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转动连接;使用时,所述夹持部(3)夹持被剥离的线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线钳,其特征在于,工作面朝向使用者时,所述夹持部(3)位于剪切部(4)的右侧。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3)包括上齿部(301)和位于上齿部(301)下方的下齿部(302),上齿部(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浩周向荣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拓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