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6084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毛条染色、制备混合毛条、经纬纱制备、织造和后整理等步骤。该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中分别对丝光羊毛条和大豆纤维条进行染色,所得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手感舒适、色泽柔和,布面细腻,具有良好的吸湿导湿性能。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a kind of mercerized wool soybean fiber worsted fabric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duction process of mercerized wool soybean fiber worsted fabric, which comprises the steps of wool dyeing, preparation of mixed wool, preparation of warp and weft yarn, weaving and finishing, etc.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mercerized wool and soybean fiber worsted fabric, the mercerized wool and soybean fiber worsted fabric are dyed respectively, and the obtained fabric has comfortable handle, soft color, fine cloth surface and good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moisture condu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羊毛精纺面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丝光羊毛纤维和大豆纤维均属于蛋白质纤维,丝光羊毛光泽柔和、细致柔软、吸湿性强、透气性好、舒服而不粘,具有一定保暖功能和较好的耐热性,能使人体保持清爽;大豆纤维具有单丝线密度小、相对密度小、强伸度高、耐酸耐碱好的特点,而且具有羊绒般的手感和保暖性、蚕丝般的光泽、棉纤维的吸湿和导湿性等优良服用性能,将大豆纤维用于丝光羊毛纤维混纺纤维的缺陷在于:大豆纤维的大分子链组成为大豆蛋白质和聚乙烯醇,染色均匀性差,制成坯布染色容易形成疵点和色花;大豆纤维细滑,容易产生起毛现象;大豆纤维耐湿热性差,混条工序中湿度控制偏差会导致纱线毛羽增加,细纱端头多,络筒切疵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布面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柔软舒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对丝光羊毛条和大豆纤维条进行染色,脱水烘干,得丝光羊毛毛球和大豆纤维毛球;S2:按比例拼毛,向混合的丝光羊毛和大豆纤维条中加入和毛油,依次经针梳、精梳和针梳,制得混合毛条;S3:按照混条加油、头道针梳、二道针梳、三道针梳、粗纱、细纱、络筒、蒸纱步骤分别配置经纱和纬纱,织造制成坯布;S4:S3所得坯布经烧毛、平洗、双箱烘干、连蒸、罐蒸预缩,得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3中混条加油的油水加入量与相应的经纱纬纱原料重量比为(1.5~1.9):100,混条加油后回潮12~16h。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复精梳工序中的落毛隔距为27.6~28mm,车速为96~100m/min。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双箱烘干时向面料施加后整理液,所述后整理液的主要组成为柔软剂、抗静电剂和醋酸。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后整理液的组成为柔软剂50~80g/L、抗静电剂3~9g/L、醋酸0.7~1g/L。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坯布的原料组成中丝光羊毛的重量百分比为55~7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中分别对丝光羊毛条和大豆纤维条进行染色,所得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手感舒适、色泽柔和,布面细腻,具有良好的吸湿导湿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实施例1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对丝光羊毛条和大豆纤维条进行染色,脱水烘干,得丝光羊毛毛球和大豆纤维毛球;S2:按比例拼毛,向混合的丝光羊毛和大豆纤维条中加入和毛油,依次经5道针梳、精梳和3道针梳,制得混合毛条;S3:按照混条加油、头道针梳、二道针梳、三道针梳、粗纱、细纱、络筒、蒸纱步骤分别配置经纱和纬纱,织造制成坯布;S4:S3所得坯布经烧毛、平洗、双箱烘干、连蒸、罐蒸预缩,得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S3中混条加油的油水加入量与相应的经纱纬纱原料重量比为1.5:100,混条加油后回潮16h。复精梳工序中的落毛隔距为27.6mm,车速为100m/min。双箱烘干时向面料施加后整理液,后整理液的组成为柔软剂50g/L、抗静电剂9g/L、醋酸0.7g/L。坯布的原料组成中丝光羊毛的重量百分比为65%。实施例1中经纱线密度为12.45tex,纬纱的线密度为18.52tex;整经总经根数为4860,布身根数为4788,整经长度为18m,织造上机经密为280根/10cm,上机纬密为320根/10cm,上机幅宽为180cm。实施例2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S3中混条加油的油水加入量与相应的经纱纬纱原料重量比为1.9:100,混条加油后回潮12h。复精梳工序中的落毛隔距为8mm,车速为96m/min。双箱烘干时向面料施加后整理液,后整理液的组成为柔软剂80g/L、抗静电剂3g/L、醋酸1g/L。坯布的原料组成中丝光羊毛的重量百分比为55%。实施例3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S3中混条加油的油水加入量与相应的经纱纬纱原料重量比为1.7:100,混条加油后回潮14h。复精梳工序中的落毛隔距为27.8mm,车速为98m/min。双箱烘干时向面料施加后整理液,后整理液的组成为柔软剂70g/L、抗静电剂5g/L、醋酸0.8g/L。坯布的原料组成中丝光羊毛的重量百分比为70%。大豆纤维的抱合力较差,且湿热性差,混条加油的油水加入量适当减小,有助于提高混纺纱的可纺性。混条加油的油水加入量过大或者回潮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豆纤维的稳定性变差,可纺性降低。由于丝光羊毛和大豆纤维的抱合力叫啥,因此S2中增加条重和出条卷曲,复精梳和该工序前的2-3道针梳采用小张力。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分别对丝光羊毛条和大豆纤维条进行染色,脱水烘干,得丝光羊毛毛球和大豆纤维毛球;/nS2:按比例拼毛,向混合的丝光羊毛和大豆纤维条中加入和毛油,依次经针梳、精梳和针梳,制得混合毛条;/nS3:按照混条加油、头道针梳、二道针梳、三道针梳、粗纱、细纱、络筒、蒸纱步骤分别配置经纱和纬纱,织造制成坯布;/nS4:S3所得坯布经烧毛、平洗、双箱烘干、连蒸、罐蒸预缩,得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对丝光羊毛条和大豆纤维条进行染色,脱水烘干,得丝光羊毛毛球和大豆纤维毛球;
S2:按比例拼毛,向混合的丝光羊毛和大豆纤维条中加入和毛油,依次经针梳、精梳和针梳,制得混合毛条;
S3:按照混条加油、头道针梳、二道针梳、三道针梳、粗纱、细纱、络筒、蒸纱步骤分别配置经纱和纬纱,织造制成坯布;
S4:S3所得坯布经烧毛、平洗、双箱烘干、连蒸、罐蒸预缩,得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光羊毛大豆纤维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3中混条加油的油水加入量与相应的经纱纬纱原料重量比为(1.5~1.9):100,混条加油后回潮12~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芬何良王海斌朱丽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