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臭假单胞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6034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微生物领域,公开了恶臭假单胞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恶臭假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7926。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恶臭假单胞菌在制备儿茶酚型铁载体和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为高产铁载体的优势菌株,能合成分泌儿茶酚型铁载体。

Pseudomonas putida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microorganisms, and discloses Pseudomonas putida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preservation number of the odor Pseudomonas disclosed by the invention is cgmccno.17926.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alodorous Pseudomonas in the preparation of catechol type iron carrier and the promotion of plant growth. The malodorous Pseudomonas of the invention is an advantageous strain for high-yield iron carrier, which can synthesize and secrete catechol type iron c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恶臭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恶臭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铁在地壳和土壤中的含量十分丰富,同时铁作为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各项机能代谢活动和酶促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自然界中性或碱性有氧条件下,铁主要以难溶的Fe3+化合物形式存在,可溶性铁含量较匮乏,生物可利用率极低。此外,农业生产中植株缺铁现象较为普遍,给农林作物生物量的生产和植株系统抗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为适应高氧低铁的胁迫环境,许多微生物自身诱导合成分泌一类与Fe3+具高亲和性且能与其特异性螯合的小分子次级代谢产物—铁载体,用以螯合宿主体内或周围环境中大量难溶性的铁,并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可溶性的铁,为生物体提供充足的铁元素,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环境中病原菌可利用铁的含量而降低其致病力,增强植株抗性。关于铁载体的研究早在1950年左右就有学者报道,根据铁载体官能团和中心结构的多样性,可分为儿茶酚型(catecholates)、异羟肟酸型(hydroxamates)和羧酸盐型(carboxylates)。目前,有关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growth-promotingrhizobacteria,PGPR)、植物内生菌(endophyte)等微生物分泌铁载体的研究较多,且主要为铁载体产生菌初步分离筛选的研究。而有关植物病原菌分泌铁载体的研究,目前国内的报道还较少。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是革兰阴性杆菌,具体分类为普罗特斯门、γ普罗特斯纲、假单胞菌目、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目前国内外已有关于恶臭假单胞菌合成分泌铁载体的研究报道,但是铁载体活性还较低,如‘蒙渊等,一株产铁载体的氢氧化细菌恶臭假单胞(Pseudomonasputida)WMQ-7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铁载体特性,2010’,该菌株吸氢值为19.90×10-4mol/L,铁载体含量为6.8512μg/mL。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恶臭假单胞菌及其应用,该恶臭假单胞菌具有较高的铁载体分泌活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一株恶臭假单胞菌,该恶臭假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792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儿茶酚型铁载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方面所述的恶臭假单胞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有第一方面所述的恶臭假单胞菌的代谢产物的制剂施用于植物。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恶臭假单胞菌在制备儿茶酚型铁载体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恶臭假单胞菌和/或其代谢产物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为高产铁载体的优势菌株,能合成分泌儿茶酚型铁载体。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为产铁载体菌在促进农作物生长的研究中提供理论基础。生物保藏本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于2019年6月13日被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保藏单位的缩写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No.17926。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术语“抑制产铁载体菌”指的是产铁载体菌的生长和繁殖被抑制。“产铁载体菌”指能够产生小分子次级代谢产物—铁载体的微生物,包括真菌和细菌。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术语“防治”意指预防和/或治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恶臭假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79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儿茶酚型铁载体的方法包括:将本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液体培养基可以为常规的能够培养假单胞菌的培养基,优选情况下,所述液体培养基含有:牛肉膏1-5g/L水,蛋白胨8-15g/L水,氯化钠3-8g/L水,8-羟基喹啉0.5-1g/L水,pH6.8-7。更优选地,所述液体培养基含有:牛肉膏2.5-3.5g/L水,蛋白胨9.5-10.5g/L水,氯化钠4.5-5.5g/L水,8-羟基喹啉0.7-0.8g/L水,pH6.8-7。根据本专利技术,对培养的条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优选地,所述培养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5-30℃,更优选为27-29℃。优选地,所述培养的条件还包括:时间为65-80h,更优选为70-75h。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包括将含有本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的代谢产物的制剂施用于植物。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代谢产物包括铁载体,所述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培养本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获得,例如,使用液体培养基对所述恶臭假单胞菌进行培养。所述液体培养基或培养的条件如前所述,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培养后的上清液(含有代谢产物-分泌型铁载体)作为制剂施用于植物,所述植物可以为各种对铁元素有需求的植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恶臭假单胞菌在制备儿茶酚型铁载体中的应用。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恶臭假单胞菌和/或其代谢产物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其中,所述植物可以为各种对铁元素有需求的植物。根据本专利技术另外的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抑制产铁载体菌的方法,包括将铁离子螯合剂与产铁载体菌进行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对铁离子螯合剂的用量没有特别的要求,但优选情况下,相对于108个恶臭假单胞菌,所述铁离子螯合剂的用量为10-50μg(如10μg、15μg、20μg、25μg、30μg、35μg、38μg、40μg、50μg或上述数值之间的任意值)。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铁离子螯合剂可以为本领域常见的铁离子螯合剂,如乙二胺四乙酸、氨基三乙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柠檬酸、酒石酸、葡萄糖酸、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和二羟乙基甘氨酸。优选地,所述铁离子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对产铁载体菌的种类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为恶臭假单胞菌,也可以为迪克氏菌(Dickeyazeae)等。但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抑制恶臭假单胞菌,特别是保藏编号为CGMCCNo.17926的恶臭假单胞菌。因此,优选地,所述产铁载体菌为保藏编号是CGMCCNo.17926的恶臭假单胞菌。根据本专利技术,对接触的条件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包括温度为25-35℃(如25℃、28℃、29℃、30℃、31℃、32℃、35℃或上述数值之间的任意值)。所述接触的条件还可以包括时间为10h以上(如10h、15h、16h、17h、18h、20h或上述数值之间的任意值),优选为15h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另外的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防治产铁载体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方法,包括将铁离子螯合剂施用于植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其特征在于,该恶臭假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79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其特征在于,该恶臭假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7926。


2.一种制备儿茶酚型铁载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恶臭假单胞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培养基含有:牛肉膏1-5g/L,蛋白胨8-15g/L,氯化钠3-8g/L,8-羟基喹啉0.5-1g/L,pH6.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翔杨佩文张庆李铭刚朱红业倪明施竹凤毕云青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