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喻炳高专利>正文

浓密池底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970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浓密池底阀,用于选矿矿浆浓密池的排放调节。由阀杆(1)、阀头(2)和手轮(3)构成,阀杆(1)上端穿过阀座(4)由手轮(3)通过丝纹上下调节,阀头(1)正对阀底座(7)上方;阀杆(1)为空心的管状结构,上端顶部加工成管咀接口(5),下端接中空的仿锤形阀头(2),该阀头距底尖的一段侧面四周开有数个喷射孔(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调节矿浆浓度,解决了浓密池排放口浆砂板结堵塞的难题,且操作简单合理,操作阻力小等优点。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用于选矿浓密池外,还可以拓展应用于沉淀池污水池等领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选矿矿浆浓密池的排放调节阀,具体为一种浓密池底阀
技术介绍
目前,选矿所产生矿浆,一般要送到浓密池进行浓缩处理,矿浆经浓密池底阀排出达到选矿所需要的浓度。现有技术的浓密池底阀结构由阀杆、阀头和手轮构成,阀杆上端穿过阀座由手轮通过丝纹上下调节,阀杆下端的阀头正对浓密池排放口的阀底座上,但是由于浓密池的排矿工作程序是周期间断性的,而矿浆的液固比为30%左右,沉淀速度快。时间一长很容易板结堵塞排放口。同时阀杆又会被板结块“粘”住,造成手轮操作阻力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调节矿浆浓度,不堵塞,手操作阻力小的浓密池底阀。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浓密池底阀,由阀杆、阀头和手轮构成,阀杆上端穿过阀座由手轮通过丝纹上下调节,阀头正对阀底座上方;所述阀杆为空心的管状结构,上端顶部加工成管咀接口,下端接中空的仿锤形阀头,该阀头距底尖的一段侧面四周开有数个喷射孔。更进一步,所述阀杆内还焊有一至两根小口径无缝钢管,这些小口径无缝钢管的下端分别连接阀杆管壁周围对应数量的喷射孔。当浓密池需要排矿时,调节手轮阀杆带动阀头上提,阀头离开正对浓密池的排放口的阀底座,矿浆落入排放口排出,反之阀头关闭浓密池排放口的阀底座。若遇到矿浆结块堵塞排放口时,在控制阀头上提的同时,向管咀接口通入高压水,水流从阀头的喷射孔高速冲射周围的矿砂,将结块冲化成流体从排放口排出,疏通了结块堵塞。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成仿锤形并带有喷射孔的阀头本技术具有调节矿浆浓度,解决了浓密池排放口浆砂板结堵塞的难题,且操作简单合理,操作阻力小等优点。同时本技术除用于选矿浓密池外,还可以拓展应用于沉淀池、污水池等领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其中1阀杆;2阀头;3手轮;4阀座;5管咀接口;6喷射孔;7阀底座;8小口径无缝钢管,9喷射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附图1所示的是一种浓密池底阀,由阀杆1、阀头2和手轮3构成,阀杆1上端穿过阀座4由手轮3通过丝纹上下调节;所述阀杆1为空心的管状结构,上端顶部加工成管咀接口5,下端接中空的仿锤形阀头2,阀头2正对阀底座7的上方,阀底座7安装在浓密池的排放口上,该阀头距底尖的一段侧面四周开有四个朝水平方向辐射的喷射孔。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一种浓密池底阀,由阀杆1、阀头2和手轮3构成,阀杆1上端穿过阀座4由手轮3通过丝纹上下调节;所述阀杆1为空心的管状结构,上端顶部加工成管咀接口5,下端接中空的仿锤形阀头2,阀头2正对阀底座7的上方,阀底座7安装在浓密池的排放口上,该阀头距底尖的一段侧面周围开有八个朝水平斜上方向辐射的喷射孔。实施例3附图2所示的是一种浓密池底阀,由阀杆1、阀头2和手轮3构成,阀杆1上端穿过阀座4由手轮3通过丝纹上下调节;所述阀杆1为空心的管状结构,上端顶部加工成管咀接口5,下端接中空的仿锤形阀头2,阀头2正对阀底座7的上方,阀底座7安装在浓密池的排放口上,该阀头距底尖的一段侧面四周开有朝水平及水平斜上多方向辐射的喷射孔十个。在阀杆1内焊有一根小口径无缝钢管8,该小口径无缝钢管8的下端连接阀杆管壁周围的喷射孔9。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一种浓密池底阀,由阀杆1、阀头2和手轮3构成,阀杆1上端穿过阀座4由手轮3通过丝纹上下调节;在阀杆1内焊有两根小口径无缝钢管8,该两根小口径无缝钢管8的下端分别对应连接阀杆管壁周围的两个喷射孔9。其余结构同实施例3。权利要求1.一种浓密池底阀,由阀杆(1)、阀头(2)和手轮(3)构成,阀杆(1)上端穿过阀座(4)由手轮(3)通过丝纹上下调节,阀头(1)正对阀底座(7)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为空心的管状结构,上端顶部加工成管咀接口(5),下端接中空的仿锤形阀头(2),该阀头距底尖的一段侧面四周开有四至十个喷射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密池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内还焊有一至两根小口径无缝钢管(8),这些小口径无缝钢管(8)的下端分别连接阀杆管壁周围对应数量的喷射孔(9)。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浓密池底阀,用于选矿矿浆浓密池的排放调节。由阀杆(1)、阀头(2)和手轮(3)构成,阀杆(1)上端穿过阀座(4)由手轮(3)通过丝纹上下调节,阀头(1)正对阀底座(7)上方;阀杆(1)为空心的管状结构,上端顶部加工成管咀接口(5),下端接中空的仿锤形阀头(2),该阀头距底尖的一段侧面四周开有数个喷射孔(6)。本技术具有调节矿浆浓度,解决了浓密池排放口浆砂板结堵塞的难题,且操作简单合理,操作阻力小等优点。同时本技术除用于选矿浓密池外,还可以拓展应用于沉淀池污水池等领域。文档编号F16K51/00GK2937683SQ20062005210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喻炳高, 刘巽珑 申请人:喻炳高, 郴州大锋设备制安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浓密池底阀,由阀杆(1)、阀头(2)和手轮(3)构成,阀杆(1)上端穿过阀座(4)由手轮(3)通过丝纹上下调节,阀头(1)正对阀底座(7)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为空心的管状结构,上端顶部加工成管咀接口(5),下端接中空的仿锤形阀头(2),该阀头距底尖的一段侧面四周开有四至十个喷射孔(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炳高刘巽珑
申请(专利权)人:喻炳高郴州大锋设备制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