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薯类全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553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薯类全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长度在100‑200mm,直径在30‑50mm的优质薯类作为原料,所述原料包括红薯和紫薯,并对其两端进行切除。将选好的原料进行清洗。将清洗过的原料纵向对切成两半。将切成两半的原料进行蒸制,蒸制时间为40‑60分钟。取出蒸制好的原料并将其皮质部分剥离,保留肉质部分。将剥皮原料压制成泥。将压制成泥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将干燥后的原料进行破碎处理。将破碎后的原料振动过筛,对通过筛网的原料进行包装,没有通过筛网的原料再次进行破碎处理。能够在蒸制过程中保持原料的营养成本流失少,且采用放气蒸的方式,尽量保持大气压与蒸锅内的气压一致,让原料内部保持疏松的自然状态,不破坏内部纤维结构。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tato powd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tato whole powder,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electing high-quality potatoes with a length of 100 \u2011 200mm and a diameter of 30 \u2011 50mm as raw materials, the raw materials include sweet potatoes and purple potatoes, and cutting both ends of them. Clean the selected raw materials. Cut the cleaned raw materials into two halves lengthwise. Steam the raw materials cut in half for 40-60 minutes. Take out the steamed raw materials and peel off the cortex part to retain the meat quality part. The peeled raw materials are pressed into mud. The raw materials pressed into mud are dried. Crush the dried raw materials. The crushed raw materials are shaken and screened, the raw materials passing through the screen are packed, and the raw materials not passing through the screen are crushed again. It can keep the nutrition cost of raw materials less in the process of steaming, and use the way of outgassing steaming, try to keep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ssure in the steamer, so as to keep the raw materials in a loose natural state without damaging the internal fib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薯类全粉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薯类全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CN102697004A公开了一种紫薯全粉生产方法,鲜紫薯清洗去皮、切条、护色、漂洗、熟化、捣泥、回填、干燥、过筛、成品,其中所述的干燥为旋转闪蒸干燥。中国专利文献CN1669470A公开了一种红薯全粉的加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清洗除杂:选择无腐烂、病变、无发芽和发绿的薯块,清洗掉薯块表面的尘土和杂物;B去皮:去除薯块表面皮层;C切片:将去皮的薯块切成一定厚度的薯片或薯条;D蒸煮:将薯片送入蒸煮器进行蒸煮,使之均匀熟化;E制泥:将熟化的薯片挤压或捣制成糊状薯泥;F滚筒干燥:将薯泥送入滚筒干燥机进行干燥,使其水分小于20%。滚筒干燥后,将刮刀刮下的呈薄膜状的雪花薯粉,经粉碎成40-100目细度的红薯全粉成品并装袋。以及中国专利文献CN103876073A公开了一种薯类全粉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经水流输送后依次进入清洗去石工序和去皮工序;对去皮工序处理后的原料进行切段工序的处理;切段后的原料依次进入后序的蒸煮、制泥、滚筒干燥制膜、破碎和包装工序;所述的原料为紫薯、红薯和紫马铃薯中的一种,所述原料经切段后的长度为70mm~100mm;所述紫马铃薯经切段工序处理后再进行切片工序的处理,经切片后的紫马铃薯依次进入后序的蒸煮、制泥、滚筒干燥制膜、破碎和包装工序,所述的紫马铃薯切片厚度为10mm~30mm。上述现有技术中,针对薯类的蒸制过程有所不同,多采用蒸汽压力罐进行蒸制,或者说在蒸制时将原料切成条、块、段等,其与蒸汽的接触面积依然非常大,而且削皮后进行蒸制容易导致营养成分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薯类全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长度在100-200mm,直径在30-50mm的优质薯类作为原料,所述原料包括红薯和紫薯,并对其两端进行切除。B:将选好的原料进行清洗。C:将清洗过的原料纵向对切成两半。D:将切成两半的原料进行蒸制,蒸制时间为40-60分钟。E:取出蒸制好的原料并将其皮质部分剥离,保留肉质部分。F:将剥皮原料压制成泥。G:将压制成泥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H:将干燥后的原料进行破碎处理。I:将破碎后的原料振动过筛,对通过筛网的原料进行包装,没有通过筛网的原料再次进行破碎处理。所述步骤D中蒸制过程中,采用放气蒸,且蒸制时的温度控制在100-110度。所述原料还包括马铃薯。所述步骤B中,在清洗时要保持相互切除部分外的其他表皮不被破坏至能见到肉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蒸制过程中保持原料的营养成本流失少,且采用放气蒸的方式,尽量保持大气压与蒸锅内的气压一致,让原料内部保持疏松的自然状态,不破坏内部纤维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一种薯类全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长度在100mm,直径在30mm的优质薯类作为原料,所述原料包括红薯和紫薯,并对其两端进行切除。B:将选好的原料进行清洗。C:将清洗过的原料纵向对切成两半。D:将切成两半的原料进行蒸制,蒸制时间为40分钟。E:取出蒸制好的原料并将其皮质部分剥离,保留肉质部分。F:将剥皮原料压制成泥。G:将压制成泥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H:将干燥后的原料进行破碎处理。I:将破碎后的原料振动过筛,对通过筛网的原料进行包装,没有通过筛网的原料再次进行破碎处理。所述步骤D中蒸制过程中,采用放气蒸,且蒸制时的温度控制在100度。所述原料还包括马铃薯。所述步骤B中,在清洗时要保持相互切除部分外的其他表皮不被破坏至能见到肉质。实施例二A:选择长度在200mm,直径在50mm的优质薯类作为原料,所述原料包括红薯和紫薯,并对其两端进行切除。B:将选好的原料进行清洗。C:将清洗过的原料纵向对切成两半。D:将切成两半的原料进行蒸制,蒸制时间为60分钟。E:取出蒸制好的原料并将其皮质部分剥离,保留肉质部分。F:将剥皮原料压制成泥。G:将压制成泥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H:将干燥后的原料进行破碎处理。I:将破碎后的原料振动过筛,对通过筛网的原料进行包装,没有通过筛网的原料再次进行破碎处理。所述步骤D中蒸制过程中,采用放气蒸,且蒸制时的温度控制在110度。所述原料还包括马铃薯。所述步骤B中,在清洗时要保持相互切除部分外的其他表皮不被破坏至能见到肉质。实施例三A:选择长度在150mm,直径在40mm的优质薯类作为原料,所述原料包括红薯和紫薯,并对其两端进行切除。B:将选好的原料进行清洗。C:将清洗过的原料纵向对切成两半。D:将切成两半的原料进行蒸制,蒸制时间为50分钟。E:取出蒸制好的原料并将其皮质部分剥离,保留肉质部分。F:将剥皮原料压制成泥。G:将压制成泥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H:将干燥后的原料进行破碎处理。I:将破碎后的原料振动过筛,对通过筛网的原料进行包装,没有通过筛网的原料再次进行破碎处理。所述步骤D中蒸制过程中,采用放气蒸,且蒸制时的温度控制在105度。所述原料还包括马铃薯。所述步骤B中,在清洗时要保持相互切除部分外的其他表皮不被破坏至能见到肉质。基于上述三个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蒸制前将原料切开成两半,可以保持原料与蒸汽的接触面积正好合适,不至于过大,导致营养成分流失严重,且将切口方向朝上放置,尽量锁住营养成分;也不至于过小导致其蒸制时间过长,并且,在蒸制完成后,只需要用力捏动外皮,肉质部分会自然突出,去皮过程非常简单方便。进而,蒸制时采用的是放气蒸,保持大气压与蒸锅内压力基本上相差不大,由于其切口朝上放置的原因,营养成分不易流失掉。因此,采用本方案所制备的薯类全粉营养成分更丰富,处理起来非常简单高效。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薯类全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nA:选择长度在100-200mm,直径在30-50mm的优质薯类作为原料,所述原料包括红薯和紫薯,并对其两端进行切除;/nB:将选好的原料进行清洗;/nC:将清洗过的原料纵向对切成两半;/nD:将切成两半的原料进行蒸制,蒸制时间为40-60分钟;/nE:取出蒸制好的原料并将其皮质部分剥离,保留肉质部分;/nF:将剥皮原料压制成泥;/nG:将压制成泥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nH:将干燥后的原料进行破碎处理;/nI:将破碎后的原料振动过筛,对通过筛网的原料进行包装,没有通过筛网的原料再次进行破碎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薯类全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长度在100-200mm,直径在30-50mm的优质薯类作为原料,所述原料包括红薯和紫薯,并对其两端进行切除;
B:将选好的原料进行清洗;
C:将清洗过的原料纵向对切成两半;
D:将切成两半的原料进行蒸制,蒸制时间为40-60分钟;
E:取出蒸制好的原料并将其皮质部分剥离,保留肉质部分;
F:将剥皮原料压制成泥;
G:将压制成泥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
H:将干燥后的原料进行破碎处理;
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泉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栋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