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洱茶固体发酵罐通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552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普洱茶固体发酵罐通气装置,该通气装置包括设置于发酵罐底部两端上的气缸、导气法兰和喷气组件;在发酵罐两端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口,通气口与导气法兰为可分离式连接;气缸用于带动导气法兰伸缩,能够使位于气缸推杆和导气法兰中间的导气通孔与通气口连接或分离,实现通气或停止通气;并且,在发酵罐的内部底部与通气口相连接的位置还均匀设置有通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通气装置中各组件的组成和设置方式进行改进,采用气缸带动导气法兰进行伸缩运动,使该导气法兰与位于发酵罐两端侧壁上的通气口形成可分离式连接,可有效提升发酵罐内通气的均匀性及气体利用率。

A ventilation device for Pu'er tea solid fermentation tank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ermentation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 ventilation device of Pu'er tea solid fermentation tank,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a gas guide flange and a jet component arranged on both ends of the bottom of the fermentation tank; a vent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s at both ends of the fermentation tank, and the vent and the gas guide flange are separable connected; the cylinder is used to drive the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the gas guide flange, which can be located in the cylinder The air conducting through hole in the middle of the push rod and the air guiding flange is connected with or separated from the air vent to realize ventilation or stop ventilation, and the position where the bottom of the fermentation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vent is also evenly provided with a vent pipe. By improving the composition and setting mode of each component in the ventilation device, the air cylinder is used to drive the air guide flange to carry out expansion movement, so that the air guide flange forms a separable connection with the vent on the side walls at both ends of the fermentation tank,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ventilation and gas utilization rate in the fermenta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洱茶固体发酵罐通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酵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普洱茶固体发酵罐通气装置,该通气装置具有通气孔不被堵塞,通气易控制,气体分布更均匀,且显著提高了气体利用率等特点,非常适用于普洱茶发酵罐使用。
技术介绍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因制作工艺不同,主要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目前,普洱熟茶普遍采用的发酵方式仍为渥堆发酵,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对普洱熟茶产品品质要求也逐步提高,利用普洱茶固体发酵罐发酵生产普洱茶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黑曲霉、酵母等微生物是普洱茶发酵的关键,而通气量则是影响黑曲霉、酵母等好氧菌的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关键,因此,保证普洱茶固体发酵罐中通气的均匀性,提高气体利用率是提高普洱熟茶产品品质的关键。目前,发酵罐中的通气装置几乎全是采用直通方式,即将空气通过通气管路由通气口通入物料中,改进的方式主要是通气口的位置及通气的方向等,中国专利申请201120201948.5滚筒式普洱茶发酵机中,主要是通过发酵罐底部的正中央开设有进气口,该通气方式很难使气体通入发酵罐底部的两端,无法保证固体发酵罐发酵过程的均匀性;中国专利申请201510160360.2一种普洱茶卧式固体发酵罐及发酵方法,该发酵罐搅拌方式是通过发酵罐内部的搅拌系统和解块装置等,而发酵罐是固定不动的,空气仅从发酵罐底部一侧通入,无法保证发酵过程中通气的均匀性,且茶渣很容易堵塞通气口;中国专利申请2016214773353改进了通气的位置,使气体经由发酵罐中空管上面分布均匀的通气孔通入发酵罐,该通气方式有效改善了固体发酵罐内部物料通气的均匀性,但由于通气孔在物料上方,可能会使发酵罐底部物料通气不足,气体利用率低。目前,关于固体发酵罐的通气问题仍然是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亟需突破,即,如何保证固体发酵罐通气孔不被物料堵塞的同时,能使发酵罐内物料内部气体分布更均匀,且气体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洱茶固体发酵罐通气装置,其中通过对通气装置中各组件的组成和设置方式进行改进,采用气缸带动位于发酵罐底部两端附近的导气法兰进行伸缩运动,可将气缸推杆中间推出通孔用来通气或缩回通孔停止通气,使该导气法兰与位于发酵罐两端侧壁上的通气口形成可分离式连接,可有效避免通气口的堵塞,提升发酵罐内通气的均匀性及气体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普洱茶固体发酵罐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装置用于将来自空气压缩机、且经空气过滤器处理后的无菌空气送入到发酵罐中;该通气装置主要由位于发酵罐底部两端上的气缸、导气法兰和喷气组件组成,在所述发酵罐两端侧壁上还开设有通气口;所述喷气组件位于发酵罐内,用于向所述发酵罐内部直接送入气体,该喷气组件则是通过所述通气口供气;所述通气口与所述导气法兰为可分离式连接,其中,所述导气法兰安装在所述气缸的推杆上,所述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导气法兰伸缩,在该气缸推杆与该导气法兰的中间同时设置有导气通孔,利用所述导气法兰的伸缩能够使所述导气通孔与所述通气口连接或分离,进而实现空气向所述发酵罐内部的输送与停止输送;并且,在所述发酵罐的内部底部与通气口相连接的位置还均匀设置有通气管,该通气管用于连接所述喷气组件与所述通气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气法兰为漏斗状,靠近所述通气口的导气法兰端面面积大,远离所述通气口的导气法兰端面面积小;并且,在所述导气法兰靠近所述通气口的端面上,通气通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通气口中通气通道的截面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通气管均匀分布于所述发酵罐的底部,通气管的个数为8-10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气法兰用于在所述发酵罐静止的情况下,能够将所述导气通孔与所述通气口连接,并输送无菌空气;在所述发酵罐旋转的情况下,能够将所述导气通孔与所述通气口分离,并停止输送空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气通孔的直径为6-12mm,位于所述发酵罐两端侧壁上的通气口的直径为14-20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气法兰和所述通气管均采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不锈钢材料。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对发酵通气装置的改进,与现有发酵罐通气装置及通气方式相比,能够大大提高通气均匀性和气体利用率,并能够进一步提高装料比、增加产能、降低成本,也为降低发酵罐转速、保证发酵后茶叶叶片完整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中的发酵罐通气装置具有以下特点:①本专利技术中的气缸选择双作用,可将气缸推杆及导气法兰中间设置的导气通孔用来通气或停止通气,由于导气法兰可伸缩(即,导气法兰伸缩过程中,导气通孔与通气口可分离式连接),导气通孔和通气口不会被茶叶碎渣堵塞;可以以导气法兰与通气口相分离时导气法兰的位置设为初始位置,这样导气法兰在发酵罐静止的情况下,由气缸带动将气缸推杆及导气法兰中间的导气通孔端面与通气口连接,开始通气;在发酵罐旋转的时候,则由气缸带动导气通孔端面缩回到初始位置,停止通气。②通气装置包含两个气缸,分别安装于发酵罐底部两端,且包含多个通气管,通气管均匀分布于发酵罐底部,上述装备的改进,分别从左右两端和均匀分布的导气管通气,保证了发酵罐内通气的均匀性。③与气缸连接的导气法兰优选设计成类似漏斗形状,实现和旋转筒贴合处的大圆套小圆,即在发酵罐停止转动时,在停止位置和中轴面成±2°的时候都能正常通气。本专利技术对通气装置进行了较大改进,针对固体发酵罐内部通气均匀性问题,将通气装置同时安装于发酵罐的两端,保证两端通气的均匀性,且在发酵罐的底部安装有通气管,上面有均匀分布的通气孔;考虑到通气装置的安装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具体说来,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的发酵罐主要是通过发酵罐的旋转进行搅拌,而通气装置在发酵罐底部的安装将会限制发酵罐的旋转),本专利技术利用导气法兰,并将它与通气口之间设置为可分离式连接,在发酵罐旋转的时候让通气装置缩回、停止输送空气,而正常通气不旋转的时候通气装置伸出、维持无菌空气的稳定输送;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反复优化设计通气装置中导气法兰的形状,气缸推杆中间的通孔(直径优选为6-12mm)和通气口(直径优选为14-20mm)的尺寸,从而保证通气正常输出,且不影响发酵罐的旋转。综上,本专利技术创新设计的通气装置是由气缸和导气法兰组成,导气法兰安装在气缸推杆上,并且优选设计成漏斗状,在发酵罐旋转时,停止通气,在发酵罐静止时,实现通气,由于气缸推杆中的通孔可伸缩,通孔不会堵塞。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固体发酵罐内部通孔不会被堵塞,通气易控制,气体分布更均匀,且显著提高了气体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普洱茶固体发酵罐通气装置的通气管路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普洱茶固体发酵罐通气装置的通气装置。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为空气压缩机(即,空压机),2为发酵罐,3为电磁阀,4为气缸,401为气缸推杆,5为喷气组件,6为补水喷头,7为导气法兰,8为位于旋转筒侧壁上的通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洱茶固体发酵罐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装置用于将来自空气压缩机、且经空气过滤器处理后的无菌空气送入到发酵罐中;该通气装置主要由位于发酵罐底部两端上的气缸、导气法兰和喷气组件组成,在所述发酵罐两端侧壁上还开设有通气口;所述喷气组件位于发酵罐内,用于向所述发酵罐内部直接送入气体,该喷气组件则是通过所述通气口供气;所述通气口与所述导气法兰为可分离式连接,其中,所述导气法兰安装在所述气缸的推杆上,所述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导气法兰伸缩,在该气缸推杆与该导气法兰的中间同时设置有导气通孔,利用所述导气法兰的伸缩能够使所述导气通孔与所述通气口连接或分离,进而实现空气向所述发酵罐内部的输送与停止输送;并且,在所述发酵罐的内部底部与通气口相连接的位置还均匀设置有通气管,该通气管用于连接所述喷气组件与所述通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洱茶固体发酵罐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装置用于将来自空气压缩机、且经空气过滤器处理后的无菌空气送入到发酵罐中;该通气装置主要由位于发酵罐底部两端上的气缸、导气法兰和喷气组件组成,在所述发酵罐两端侧壁上还开设有通气口;所述喷气组件位于发酵罐内,用于向所述发酵罐内部直接送入气体,该喷气组件则是通过所述通气口供气;所述通气口与所述导气法兰为可分离式连接,其中,所述导气法兰安装在所述气缸的推杆上,所述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导气法兰伸缩,在该气缸推杆与该导气法兰的中间同时设置有导气通孔,利用所述导气法兰的伸缩能够使所述导气通孔与所述通气口连接或分离,进而实现空气向所述发酵罐内部的输送与停止输送;并且,在所述发酵罐的内部底部与通气口相连接的位置还均匀设置有通气管,该通气管用于连接所述喷气组件与所述通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普洱茶固体发酵罐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法兰为漏斗状,靠近所述通气口的导气法兰端面面积大,远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龙江朱圆敏谢燕霞李锡文夏纪永付春华金文闻崔翔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