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长风专利>正文

摆动前行三轮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252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摆动前行三轮单车。包括车头和车身,车头包括把手、转向杆、转向座、前轮叉和前轮,车身包括两个成一定夹角的左车架和右车架,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踏板,后轮叉、后轮,所述右车架与转向座固定连接,左车架与转向座活动连接,并在其上设置有控制其在一定范围内转动的定位装置,所述前轮的旋转中心与转向杆的轴线之间设置有一定的偏心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两个车架中只有一个车架与转向杆活动连接,因而还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优点,另外由于前轮的旋转中心与转向杆的轴线具有一定的偏心量,当其摆动时,会使滑行车更易向前或向后滑行,因而具有滑行速度快且省力的优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非机动三轮车,尤其涉及一种摆动前行三轮单车
技术介绍
目前,与本技术较为接近的现有技术有专利号为ZL01201691.8,授权公告号为CN2461842Y的名称为一种靠摆动前行的三轮滑行车的中国技术专利以及申请案号为089210810,公告编号为443283的名称为三轮扭力滑行车的台湾新型专利。其共同构造为滑行车由车头和车身组成,车头包括把手、转向杆、转向座、前轮叉、前轮,车身包括成一定夹角的两个车架、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踏板、后轮叉、后轮,两个车架均与转向总成活动连接,其缺点是结构较为复杂且稳定性差,另外前轮的旋转中心设置在转向杆的轴线上,使滑行车前行速度慢且费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滑行速度快且省力的摆动前行三轮单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摆动前行三轮单车,包括车头和车身,车头包括把手、转向杆、转向座、前轮叉和前轮,车身包括两个成一定夹角的左车架和右车架,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踏板,后轮叉、后轮,所述右车架与转向座固定连接,左车架与转向座活动连接,并在其上设置有控制其在一定范围内转动的定位装置,所述前轮的旋转中心与转向杆的轴线之间设置有一定的偏心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两个车架中只有一个车架与转向杆活动连接,因而还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优点,另外由于前轮的旋转中心与转向杆的轴线具有一定的偏心量,当其摆动时,会使滑行车更易向前或向后滑行,因而具有滑行速度快且省力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摆动前行三轮单车,包括车头和车身,车头包括把手1、转向杆2、转向座3、前轮叉4和前轮5,车身包括两个成一定夹角的左车架7和右车架8,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踏板10,后轮叉11、后轮12,其特征是所述右车架8与转向座3固定连接,左车架7与转向座3活动连接,并在其上设置有控制其在一定范围内转动的定位装置6,其作用是使滑行车左右摆动角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行车人的重心在人体向左右侧摆动的过程中处于安全稳定范围之内。所述前轮5的旋转中心与转向杆2的轴线之间设置有一定的偏心量,当其摆动时,会使滑行车更易向前或向后滑行。所述的偏心量为15-100mm,最好为60-70mm,其结构为在前轮叉4上设置有长槽或多孔结构进行调节。所述的定位装置6是由在左车架7上设置有凹槽6-1,以及一端活动地设置在凹槽6-1内,另一端与右车架8固定连接的销轴6-2构成,也可以是设置在车架7两侧的两个定位销轴构成。所述的左车架7与转向座3活动连接为在与地面垂直平面内转动的铰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也可以是左车架7与转向座3固定连接,右车架8与转向座3活动连接,并在其上设置有控制其在一定范围内转动的定位装置6,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因而也是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摆动前行三轮单车,包括车头和车身,车头包括把手(1)、转向杆(2)、转向座(3)、前轮叉(4)和前轮(5),车身包括两个成一定夹角的左车架(7)和右车架(8),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踏板(10),后轮叉(11)、后轮(12),其特征是所述右车架(8)与转向座(3)固定连接,左车架(7)与转向座(3)活动连接,并在其上设置有控制其在一定范围内转动的定位装置(6),所述前轮(5)的旋转中心与转向杆(2)的轴线之间设置有一定的偏心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前行三轮单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装置(6)是由在左车架(7)上设置有凹槽(6-1),以及一端活动地设置在凹槽(6-1)内,另一端与右车架(8)固定连接的销轴(6-2)构成;所述的左车架(7)与转向座(3)活动连接为在与地面垂直平面内转动的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述的.摆动前行三轮单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偏心量为15-1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动前行三轮单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偏心量为60-7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摆动前行三轮单车。包括车头和车身,车头包括把手、转向杆、转向座、前轮叉和前轮,车身包括两个成一定夹角的左车架和右车架,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踏板,后轮叉、后轮,所述右车架与转向座固定连接,左车架与转向座活动连接,并在其上设置有控制其在一定范围内转动的定位装置,所述前轮的旋转中心与转向杆的轴线之间设置有一定的偏心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两个车架中只有一个车架与转向杆活动连接,因而还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优点,另外由于前轮的旋转中心与转向杆的轴线具有一定的偏心量,当其摆动时,会使滑行车更易向前或向后滑行,因而具有滑行速度快且省力的优点。文档编号F16K17/00GK2611708SQ0322186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李长风 申请人:李长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摆动前行三轮单车,包括车头和车身,车头包括把手(1)、转向杆(2)、转向座(3)、前轮叉(4)和前轮(5),车身包括两个成一定夹角的左车架(7)和右车架(8),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踏板(10),后轮叉(11)、后轮(12),其特征是所述右车架(8)与转向座(3)固定连接,左车架(7)与转向座(3)活动连接,并在其上设置有控制其在一定范围内转动的定位装置(6),所述前轮(5)的旋转中心与转向杆(2)的轴线之间设置有一定的偏心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风
申请(专利权)人:李长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