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455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拉移装置,其包括绞车、连接链、吊装滑轮、输送机和滑道,所述吊装滑轮安装在预定位置,所述连接链绕过所述吊装滑轮将所述绞车与待拉移物连接,所述绞车拉动所述待拉移物沿所述滑道移动至所述输送机上,所述输送机将所述待拉移物移动至预定位置。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实现轨道的机械化搬运,提高搬运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而且还可避免现有技术中人工搬运导致的磕碰事故,提高作业的安全系数,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Pulling devic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ul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inch, a connecting chain, a lifting pulley, a conveyor and a slide way. The lifting pulley is installed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the connecting chain bypasses the lifting pulley to connect the winch and the object to be pulled, the winch pulls the object to be pulled along the slide way to the conveyor, and the conveyor moves the object to be pulled along the slide way to the conveyor Move the object to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mechanized handling of the track, improve the handling efficienc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avoid the collision accident caused by the manual handling in the prior art, improve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operation,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移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
,具体涉及一种拉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作面的回采,每隔3天都要向回撤通道拉一次移变列车。移变列车拉移前,需要先搬运移变列车的轨道。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搬运轨道。移变列车每次移动70米,需要搬运24节轨道,耗时约3个小时。每节轨道重约175Kg,需要8个人搬运至目的地,不仅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而且在搬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磕手碰脚的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拉移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拉移装置,其包括:绞车、连接链、吊装滑轮、输送机和滑道,所述吊装滑轮安装在预定位置,所述连接链绕过所述吊装滑轮将所述绞车与待拉移物连接,所述绞车拉动所述待拉移物沿所述滑道移动至所述输送机上,所述输送机将所述待拉移物移动至预定位置。可选地,所述滑道包括底座、支撑部和滑移部,所述支撑部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移部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和底座连接,所述待拉移物沿所述滑移部移动。可选地,所述滑移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所述第一滑移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和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滑移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和底座连接。可选地,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垂直连接。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第一矩形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二矩形框,所述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垂直连接,所述支撑部垂直设置在第一矩形框上,所述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分别与第二矩形框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支撑部均位于第二矩形框同侧,第一矩形框位于第一连接杆和支撑部之间。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矩形框和第一滑移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矩形框和第二滑移杆连接。可选地,还包括弯折板,所述弯折板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所述弯折板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形成插槽,所述插槽插接在所述输送机的机架上。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第一延伸杆与第一支撑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延伸杆与第二支撑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均朝向远离所述滑移部的方向延伸,且均位于所述输送机上方。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对称地挂设在所述待拉移物,所述连接链通过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拉移所述待拉移物。可选地,还包括闭锁电话,所述闭锁电话的闭锁按钮开关串联在所述绞车的控制电路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移装置通过设置绞车、连接链、滑道、吊装滑轮和输送机,绞车通过连接链将轨道沿滑道拖移到输送机上,输送机再将轨道运至预定位置,实现了轨道的机械化搬运,提高了搬运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搬运导致的磕碰事故,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拉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移装置,其包括:绞车1、连接链5、吊装滑轮2、输送机4和滑道3。所述吊装滑轮2安装在预定位置,例如巷道顶板的锚杆上。所述连接链5绕过所述吊装滑轮2将所述绞车1与待拉移物6连接,所述绞车1拉动所述待拉移物6沿所述滑道3移动至所述输送机4上,所述输送机4将所述待拉移物6移动至预定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待拉移物6为移变列车的轨道。输送机4采用带式输送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移装置通过设置绞车、连接链、滑道、吊装滑轮和输送机,绞车通过连接链将轨道沿滑道拖移到输送机上,输送机再将轨道运至预定位置,实现了轨道的机械化搬运,提高了搬运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搬运导致的磕碰事故,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移装置只需要操作工人3个,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拉移24节轨道只需40分钟,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节省了生产成本。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选地,所述滑道3的形状大致为三角形,其包括底座、支撑部34和滑移部33。所述支撑部34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移部33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34和底座连接,所述待拉移物6沿所述滑移部33移动。通过将滑道设置为大致三角形,可精简滑道3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滑移部33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所述第一滑移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和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滑移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34和底座连接,可进一步地精简拉移装置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优选地,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垂直连接,以增加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的连接强度。可选地,加强杆的数量为多根,多根加强杆沿第一滑移杆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可进一步地加强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呈“Z”型,包括第一矩形框31、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二矩形框32。第二矩形框31放置在地面上。第一矩形框31、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支撑部34均位于第二矩形框32同侧。第一矩形框31位于第一连接杆和支撑部34之间。所述第一矩形框31和第二矩形框3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矩形框31和第二矩形框32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矩形框31和第二矩形框32垂直连接,所述支撑部垂直设置在第一矩形框31上,所述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分别与第二矩形框32连接。通过将底座设置为框架结构,可进一步地减轻滑移部33的重量,方便使用。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34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矩形框31和第一滑移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矩形框31和第二滑移杆连接,以进一步地减轻滑道3的自重,方便使用。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也通过多根加强杆连接,每根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垂直连接,以增加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连接强度。优选地,所述第一矩形框31上设置有供底座移动的移动轮37,以方便移动滑道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移动轮37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移动轮37位于第一支撑杆下方,一个移动轮37位于第二支撑杆下方。较佳地,拉移装置还包括第一延伸杆35和第二延伸杆36。第一延伸杆35与第一支撑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延伸杆36与第二支撑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杆35和第二延伸杆36均朝向远离所述滑移部33的方向延伸,且均位于所述输送机4上方。通过设置第一延伸杆35和第二延伸杆36,可使轨道平稳落在输送机4上,避免轨道在输送机4的输送带上滑动,减小对输送带的损伤,降低生产成本。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绞车、连接链、吊装滑轮、输送机和滑道,所述吊装滑轮安装在预定位置,所述连接链绕过所述吊装滑轮将所述绞车与待拉移物连接,所述绞车拉动所述待拉移物沿所述滑道移动至所述输送机上,所述输送机将所述待拉移物移动至预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绞车、连接链、吊装滑轮、输送机和滑道,所述吊装滑轮安装在预定位置,所述连接链绕过所述吊装滑轮将所述绞车与待拉移物连接,所述绞车拉动所述待拉移物沿所述滑道移动至所述输送机上,所述输送机将所述待拉移物移动至预定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包括底座、支撑部和滑移部,所述支撑部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移部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和底座连接,所述待拉移物沿所述滑移部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所述第一滑移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和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滑移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和底座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垂直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矩形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二矩形框,所述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垂直连接,所述支撑部垂直设置在第一矩形框上,所述第一滑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震郭帅温建军孟广瑞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