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学春专利>正文

大货车备胎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4458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5:12
大货车备胎固定装置,包括上壳体、下架体、转轴及连接带;上壳体内部设有可容纳转轴的内腔,上壳体下端设有供连接带穿出的敞口,上壳体外部设有用于连接大货车底盘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连接下架体的第二连接部;下架体设在上壳体下端,其上设有与上壳体的第二连接部对接的第三连接部;转轴活动安装在上壳体内腔中;连接带上端固接在转轴上,下端从上壳体的敞口穿出而连接在下架体上;转动转轴使连接带伸长或缩短,进而使下架体的第三连接部与上壳体的第二连接部对接或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将备胎固定在大货车底盘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单人操作即可完成备胎固定,采用螺栓螺母的锁紧方式,连接牢固可靠,不易松脱。

Fixed device for spare wheel of freight car

The fixed device of spare wheel of large freight car includes upper shell, lower frame, rotating shaft and connecting belt; the inner cavity of upper shell can accommodate rotating shaft is set inside the upper shell,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for the connecting belt to pass through, the outer part of the upp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for connecting the chassis of large freight car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part for connecting the lower frame; the lower frame is set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shell, on which is provided with the upper shell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connecting part; the rotating shaft is movably install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upper shell;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bel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lower end passes through the opening of the upper shell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frame body; the rotating shaft extends or shortens the connecting belt, so as to butt or separate the third connecting part of the lower frame body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of the upper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fix the spare tire on the chassis of a large freight car,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The spare tire can be fixed by single person operation. The lock mode of bolt and nut is adopted, with firm and reliable connection, which is not easy to loos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货车备胎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备胎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大货车备胎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大货车通常会随车携带一个备胎以备不时之需,大货车随车携带的备胎通常是通过锁链绑定在底盘上。但这种固定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大货车在长期使用中锁链和连接部位易生锈,进而导致装卸备胎经常出现装卸费力或卸不下来的情况。2、大货车的备胎通常重达150kg左右,因长期只靠锁链和连接片吊着,车辆行驶颠簸的情况下,连接片容易因金属疲劳而断裂,进而导致丢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大货车备胎固定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大货车采用链条固定备胎的方式装卸费力及可靠性差(即容易出现丢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大货车备胎固定装置,包括上壳体、下架体、转轴及连接带;上壳体内部设有可容纳转轴的内腔,上壳体下端设有供连接带穿出的敞口,上壳体外部设有用于连接大货车底盘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连接下架体的第二连接部;下架体设在上壳体下端,其上设有与上壳体的第二连接部对接的第三连接部;转轴活动安装在上壳体内腔中;连接带上端固接在转轴上,下端从上壳体的敞口穿出而连接在下架体上;转动转轴使连接带伸长或缩短,进而使下架体的第三连接部与上壳体的第二连接部对接或分离。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蜗轮蜗杆组件;蜗轮蜗杆组件包括支承壳、蜗杆和蜗轮;支承壳固定安装在上壳体的内壁或外壁上;蜗轮固定安装在转轴上,并位于支承壳内;蜗杆一端安装在支承壳内,并与蜗轮啮合,另一端位于上壳体外部,蜗杆在位于上壳体外部的一端设有用于对接扳手的扳手接触头。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支承壳上设有注油口,注油口上设有用于封闭或打开注油口的堵头。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壳体上端设有连通至上壳体内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开口的盖板。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盖板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上壳体上,盖板边缘处设有向上壳体外部延伸而出的锁耳板A,锁耳板A上设有第一锁孔;相应的,上壳体外部设有与锁耳板A相对应的锁耳板B,锁耳板B上设有与第一锁孔相对应的第二锁孔。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壳体的第一连接部为沿上壳体的侧壁向上壳体外部伸出且竖直布置的延伸板A,延伸板A上设有螺栓孔A;上壳体的第二连接部为设在上壳体下端并向上壳体外部水平伸出的两块延伸板B,延伸板B上设有螺栓孔B;下架体整体呈“工”字形,其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横梁、焊接在两条横梁之间的纵梁及连接在横梁上的螺栓,下架体的第三连接部为两根横梁,横梁上设有与延伸板B上的螺栓孔相对应的螺纹孔,螺栓螺纹连接在横梁的螺纹孔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用于将备胎固定在大货车底盘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单人操作即可完成备胎固定及拆卸,采用螺栓螺母的锁紧方式,连接牢固可靠,不易松脱。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下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6所示,大货车备胎固定装置,包括上壳体1、下架体2、转轴3、连接带4及蜗轮蜗杆组件。上壳体1内部设有可容纳转轴3的内腔11,上壳体1下端设有供连接带4穿出的敞口12,上壳体1外部设有用于连接大货车底盘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连接下架体2的第二连接部。上壳体1的第一连接部为沿上壳体的侧壁向上壳体外部伸出且竖直布置的延伸板A13,延伸板A13上设有螺栓孔A。上壳体1的第二连接部为设在上壳体下端并向上壳体外部水平伸出的两块延伸板B14,延伸板B14上设有螺栓孔B。下架体2设在上壳体1下端,其上设有与上壳体1的第二连接部14对接的第三连接部。下架体2整体呈“工”字形,其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横梁21、焊接在两条横梁21之间的纵梁22及连接在横梁21上的螺栓23,下架体2的第三连接部为两根横梁21,横梁21上设有与延伸板B14上的螺栓孔相对应的螺纹孔,螺栓23螺纹连接在横梁21的螺纹孔中。下架体2的螺栓23位置分布与备胎7钢圈71上的孔位分布相适应,以至于当下架体2装入备胎7钢圈71后,螺栓23能从钢圈71上的孔位中伸出。转轴3活动安装在上壳体1内腔11中,具体的说,转轴3在两端分别通过上壳体1两面相对的壁支承安装在上壳体1的内腔11中。转动转轴3使连接带4伸长或缩短,进而使下架体2的第三连接部与上壳体1的第二连接部对接或分离。连接带4上端固接在转轴3上,下端从上壳体1的敞口12穿出而连接在下架体2上。蜗轮蜗杆组件包括支承壳51、蜗杆52和蜗轮(图中未示出)。支承壳51固定安装在上壳体1的内壁或外壁上。蜗轮固定安装在转轴3上,并位于支承壳51内。蜗杆52一端安装在支承壳51内,并与蜗轮啮合,另一端位于上壳体1外部,蜗杆52在位于上壳体1外部的一端设有用于对接扳手的扳手接触头521。该设计的优点在于,蜗轮蜗杆传动具有自锁性,转动蜗杆52的过程中,随时停止转动即可保持在当前位置,当蜗杆52的螺旋升角很小时,蜗杆52只能带动蜗轮传动,而蜗轮不能带动蜗杆转动。优选,支承壳51上设有注油口511,注油口511上设有用于封闭或打开注油口的堵头512。打开堵头512后,可通过注油口511注入润滑油,为蜗杆52和蜗轮提供润滑。优选,上壳体1上端设有连通至上壳体1内腔11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开口的盖板15。盖板15通过合页16活动连接在上壳体1上,盖板15边缘处设有向上壳体1外部延伸而出的锁耳板A151,锁耳板A151上设有第一锁孔。相应的,上壳体1外部设有与锁耳板A151相对应的锁耳板B17,锁耳板B17上设有与第一锁孔相对应的第二锁孔。在盖板15关闭状态下,使用弹子锁穿过锁耳板A151和锁耳板B17即可将盖板15锁定在上壳体1上。该设计的优点在于,打开盖板15可便于检修上壳体1内腔11中的部件,关闭盖板15并上锁(参看图1-3)可起到保护上壳体1内腔11中的部件的效果。简述本技术的使用:需要将备胎7安装在大货车底盘6上时,先调节连接带4至最长状态,再将上壳体1在第一连接部处通过螺栓(或其它固定方式)固连在大货车底盘6上,然后将下架体2装入备胎7的钢圈71(备胎7包括钢圈71和设在钢圈71外的橡胶胎72)内,并使下架体2的螺栓23从钢圈71上的孔位中伸出。接着将扳手对接在蜗杆52的扳手接触头521上,拧动扳手,使连接带4缩短,直至下架体2的第三连接部与上壳体1的第二连接部对接,此时,螺栓23穿过上壳体1的第二连接部(即延伸板B14)上的螺栓孔B。最后,将螺母8旋入螺栓23即完成备胎7的固定。需要将备胎7从大货车底盘6上拆除时,操作过程反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货车备胎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壳体、下架体、转轴及连接带;上壳体内部设有可容纳转轴的内腔,上壳体下端设有供连接带穿出的敞口,上壳体外部设有用于连接大货车底盘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连接下架体的第二连接部;下架体设在上壳体下端,其上设有与上壳体的第二连接部对接的第三连接部;转轴活动安装在上壳体内腔中;连接带上端固接在转轴上,下端从上壳体的敞口穿出而连接在下架体上;转动转轴使连接带伸长或缩短,进而使下架体的第三连接部与上壳体的第二连接部对接或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货车备胎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壳体、下架体、转轴及连接带;上壳体内部设有可容纳转轴的内腔,上壳体下端设有供连接带穿出的敞口,上壳体外部设有用于连接大货车底盘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连接下架体的第二连接部;下架体设在上壳体下端,其上设有与上壳体的第二连接部对接的第三连接部;转轴活动安装在上壳体内腔中;连接带上端固接在转轴上,下端从上壳体的敞口穿出而连接在下架体上;转动转轴使连接带伸长或缩短,进而使下架体的第三连接部与上壳体的第二连接部对接或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货车备胎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其还包括蜗轮蜗杆组件;蜗轮蜗杆组件包括支承壳、蜗杆和蜗轮;支承壳固定安装在上壳体的内壁或外壁上;蜗轮固定安装在转轴上,并位于支承壳内;蜗杆一端安装在支承壳内,并与蜗轮啮合,另一端位于上壳体外部,蜗杆在位于上壳体外部的一端设有用于对接扳手的扳手接触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货车备胎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支承壳上设有注油口,注油口上设有用于封闭或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春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