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备胎罩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备胎罩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汽车出行,因此,汽车备胎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现有的七座SUV汽车由于增加了第三排座椅,后备箱空间受到挤压,为了增加后备箱储物空间容积,汽车备胎通常用升降器悬置于后备箱底部(简称底置备胎),而备胎罩因具有保护备胎及降低流阻的重要作用而广泛应用于该类布置。因备胎布置空间问题,导致备胎布置时有车轮正面朝上或者朝下两种布置,但现有的备胎布置一般都车轮正面朝上,备胎罩安装在车轮安装面内侧,这种结构布置备胎罩的布置空间较大,备胎升降器需要更大的安装空间,无法布局双排气管结构;并且备胎升降器固定块直接与车轮中心孔四周直接接触,造成油漆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胎罩及汽车,能减少布置空间,避免车轮表面直接与备胎升降器固定块直接接触导致漆面损伤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备胎罩,包括承载板和翻边,翻边设置在承载板的边缘上,承载板包括与车轮正面接触的承载凸起、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承载凸起和翻边位于第一表面内,承载凸起设置在承载板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备胎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和翻边,所述翻边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边缘上,所述承载板包括与车轮正面接触的承载凸起、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承载凸起和所述翻边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内,所述承载凸起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中部,所述承载凸起上设有与备胎升降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承载凸起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备胎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和翻边,所述翻边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边缘上,所述承载板包括与车轮正面接触的承载凸起、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承载凸起和所述翻边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内,所述承载凸起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中部,所述承载凸起上设有与备胎升降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承载凸起的中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还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围绕所述承载凸起周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相互间隔排布,所述第二加强筋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所述第二加强筋呈网格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还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相互间隔排布并且围绕所述承载凸起周向设置,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坚,凌新新,张红斌,唐吉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