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429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包括框架总成,于框架总成上分别设置第一工作台面和第二工作台面,于第二工作台面的表面顺序布置便于工人下料的第一抬升机构、夹持机构、分度上料机构,于第一工作台面上顺序布置移载机架、料件主旋转机构、倒角机构、工件检测机构、良品排出机构及良品托送机构,移载机架通过一对支撑架固接于第一工作台面,在所述移载机架上还分别布置用于移动及吸附密封圈的第一移载取料机构及第二移载取料机构。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密封圈料件从上料、移载、取吸料、倒角、检测及托送的全自动化,自动化程度高,大大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Automatic chamfering device for sealing r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chamfering device for a sealing ring,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ssembly, on which a first working surface and a second working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which a first lifting mechanism, a clamping mechanism and a dividing feed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in sequence, and on which a transfer frame and a material main rotary machine are arranged in sequence Structure, chamfering mechanism, workpiece detection mechanism, good product discharge mechanism and good product delivery mechanism. The transfer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working table by a pair of support frames. On the transfer frame, the first transfer reclaiming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transfer reclaiming mechanism for moving and absorbing the sealing ring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full automation of the sealing ring materials from feeding, transferring, taking and sucking materials, chamfering, detection and delivery, with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greatly saving the human resource cost of the enterprise, reducing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enterpr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与汽车用密封圈,在橡胶加硫成型后产生的毛刺需要进行倒角,传统倒角方式是由人工进行,这种人工倒角的方式费时费力,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成本,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包括框架总成,于框架总成上分别设置第一工作台面和第二工作台面,于第二工作台面的表面顺序布置便于工人下料的第一抬升机构、夹持机构、分度上料机构,于第一工作台面上顺序布置移载机架、用于旋转吸附密封圈的料件主旋转机构、用于对密封圈进行倒角的倒角机构、用于检测合格品和不良品的工件检测机构、用于送出合格品的良品排出机构及用于托放合格品的良品托送机构,移载机架通过一对支撑架固接于第一工作台面,在所述移载机架上还分别布置用于移动及吸附密封圈的第一移载取料机构及第二移载取料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工作台面高于第二工作台面,在所述第一移载取料机构和第二移载取料机构的下方,于所述第一工作台面的表面还设置多个不良品存储盒。所述第一抬升机构包括置于第二工作台面底面的第一抬升电机,所述第一抬升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杆模组连接,所述第一丝杆模组的移动源连接第一移动板,在所述第一移动板的表面固接第一托板;于所述第一托板上开设开口,所述开口使所述第一托板上形成一组对称并向外延伸的托料部。所述分度上料机构包括固接于第二工作台面表面的底座,凸轮分割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凸轮分割器的入力端通过联轴器与上料电机连接,所述凸轮分割器的出力端连接转盘,沿所述转盘的外周向外延伸形成多个与转盘共面的凸板,在各凸板上固接上料座,在各上料座的表面均布多根储料支柱,各储料支柱围合的空间内用于存储密封圈产品,在各上料座的储料支柱顶部均安装储料入口法兰;至少在一组凸板的外围还布置第二抬升机构,所述第二抬升机构包括置于第二工作台面底部的第二抬升电机,所述第二抬升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丝杆模组,所述第二丝杆模组包括丝杆及丝杆螺母,以所述丝杆为中心还对称布置一组第一滑轨,各第一滑轨均通过抬升滑块连接第二移动板,所述丝杆螺母也与第二移动板固接,各第一滑轨均安装在滑轨安装板上,在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外侧还设置第二托板。所述第一移载取料机构包括安装于移载机架表面的第三丝杆模组安装板,第一移载电机安装在第三丝杆模组安装板表面,第一移载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三丝杆模组连接,在所述第三丝杆模组的移动源上固定第三移动板,伺服固定板与所述第三移动板固接,在所述伺服固定板的表面布置一对第二滑轨,在各第二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一移载滑块,各第一移载滑块均与第一连接板固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推板配合,所述第一推板与第一直线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所述第一直线气缸固定在第一直线气缸固定板上,所述第一直线气缸固定板与伺服固定板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还固定第一吸盘安装板固接,第一吸盘固接于所述第一吸盘安装板上。所述第二移载取料机构包括固接在移载机架表面的第四丝杆模组安装板,第四丝杆模组安装在所述第四丝杆模组安装板上,第二移载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四丝杆模组,所述第四丝杆模组的多个移动源分别与第四移动板连接,第三滑轨安装板与所述第四移动板固接,在所述第三滑轨安装板的表面沿垂直方向布置第三滑轨,第二移载滑块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移载滑块固接,在各第二移载滑块的表面固接第二推板,各第二推板与第二直线气缸的活塞固接,所述第二直线气缸安装在第二直线气缸固定板上,所述第二直线气缸固定板固接于第三滑轨安装板的一侧;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固接第二吸盘安装板,第二吸盘布置于所述第二吸盘安装板上。所述料件主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机械主轴的传动端连接,所述机械主轴的轴端用于放置密封圈;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旋转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皮带与被动齿轮连接,所述被动齿轮安装在机械主轴的传动端。所述倒角机构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沿纵向布置一对第四滑轨,第三移载滑块与所述第四滑轨滑动连接,第五移动板与所述第三移载滑块古顶,在所述第五移动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接侧板,于相邻侧板之间沿横向布置一对第一导向杆,活动块与各第一导向杆配合,在所述活动块上配合一第一调节杆,于所述活动块的表面还固接固定板,一对第二导向杆及竖板沿垂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表面,锁紧装置设置于所述竖板的外侧,在一对第二导向杆上配合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第二调节杆配合,在所述连接座的端部还活动连接倒角刀安装座,倒角刀固接于所述倒角刀安装座上,在所述倒角刀安装座上还设置吸尘装置;于所述第五移动板的前侧还固接活塞连接板,所述活塞连接板上设置用于锁紧活动块的锁紧装置,在所述活塞连接板上还与第三直线气缸的活塞端固接,在所述活塞连接板的背面、于所述基板上还设置限位柱。所述良品排出机构包括用于对良品作X轴和Z轴位移的伺服运动机构及对良品作小幅度抬升供第二移载取料机构取料的良品抬升机构;所述伺服运动机构包括第五滑轨安装板,一对第五滑轨安装在所述第五滑轨安装板上,第四移载滑块与各第五滑轨滑动连接,移动托板与各第四移载滑块固接,在所述移动托板的一侧通过固定座与第四直线气缸的输出端固接;在所述移动托板的顶部固接第五直线气缸安装板,在所述第五直线气缸安装板上设置一对导柱及第五直线气缸,所述第五直线气缸的活塞贯穿所述第五直线气缸安装板并与托料板配合,所述托料板的两端分别与导柱配合;所述良品抬升机构包括第三移载电机,所述第三移载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五丝杆模组,所述第五丝杆模组的移动源与第三托板固接,所述第三托板上开设开口使所述第三托板呈“U”型。所述良品托送机构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工作台板和第二工作台板,于所述第一工作台板上固接托送气缸固定板,于所述托送气缸固定板上固定托送气缸及一对托送导柱,所述托送气缸的活塞端及各托送导柱的一端均伸出托送气缸固定板并与第三推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工作台板上还设置一对侧保护板,在一对侧保护板之间形成储料空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技术可以实现密封圈料件从上料、移载、取吸料、倒角、检测及托送的全自动化,自动化程度高,大大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下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抬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分度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Ⅰ。图5为本技术中分度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Ⅱ。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移载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第二移载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料件主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倒角机构的俯视图。图11为本技术中倒角机构的主视图。图12为本技术中倒角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包括框架总成(1),于所述框架总成(1)上分别设置第一工作台面(101)和第二工作台面(102),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工作台面(102)的表面顺序布置便于工人下料的第一抬升机构(2)、夹持机构(12)、分度上料机构(3),于所述第一工作台面(101)上顺序布置移载机架(4)、用于旋转吸附密封圈的料件主旋转机构(7)、用于对密封圈进行倒角的倒角机构(8)、用于检测合格品和不良品的工件检测机构(9)、用于送出合格品的良品排出机构(10)及用于托放合格品的良品托送机构(11),所述移载机架(4)通过一对支撑架(515)固接于第一工作台面(101),在所述移载机架(4)上还分别布置用于移动及吸附密封圈的第一移载取料机构(5)及第二移载取料机构(6)。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包括框架总成(1),于所述框架总成(1)上分别设置第一工作台面(101)和第二工作台面(102),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工作台面(102)的表面顺序布置便于工人下料的第一抬升机构(2)、夹持机构(12)、分度上料机构(3),于所述第一工作台面(101)上顺序布置移载机架(4)、用于旋转吸附密封圈的料件主旋转机构(7)、用于对密封圈进行倒角的倒角机构(8)、用于检测合格品和不良品的工件检测机构(9)、用于送出合格品的良品排出机构(10)及用于托放合格品的良品托送机构(11),所述移载机架(4)通过一对支撑架(515)固接于第一工作台面(101),在所述移载机架(4)上还分别布置用于移动及吸附密封圈的第一移载取料机构(5)及第二移载取料机构(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面(101)高于第二工作台面(102),在所述第一移载取料机构(5)和第二移载取料机构(6)的下方,于所述第一工作台面(101)的表面还设置多个不良品存储盒(10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升机构(2)包括置于第二工作台面(102)底面的第一抬升电机(201),所述第一抬升电机(2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杆模组(203)连接,所述第一丝杆模组(203)的移动源连接第一移动板(202),在所述第一移动板(202)的表面固接第一托板(204);于所述第一托板(204)上开设开口(205),所述开口(205)使所述第一托板(204)上形成一组对称并向外延伸的托料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上料机构(3)包括固接于第二工作台面(102)表面的底座(301),凸轮分割器(302)安装在所述底座(301)上,所述凸轮分割器(302)的入力端通过联轴器与上料电机(303)连接,所述凸轮分割器(302)的出力端连接转盘(304),沿所述转盘(304)的外周向外延伸形成多个与转盘(304)共面的凸板,在各凸板上固接上料座(305),在各上料座(305)的表面均布多根储料支柱(306),各储料支柱(306)围合的空间内用于存储密封圈产品,在各上料座(305)的储料支柱(306)顶部均安装储料入口法兰(307);至少在一组凸板的外围还布置第二抬升机构,所述第二抬升机构包括置于第二工作台面(102)底部的第二抬升电机(308),所述第二抬升电机(308)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丝杆模组(312),所述第二丝杆模组(312)包括丝杆及丝杆螺母,以所述丝杆为中心还对称布置一组第一滑轨(313),各第一滑轨(313)均通过抬升滑块(311)连接第二移动板(310),所述丝杆螺母也与第二移动板(310)固接,各第一滑轨(313)均安装在滑轨安装板(314)上,在所述第二移动板(310)的外侧还设置第二托板(316)。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载取料机构(5)包括安装于移载机架(4)表面的第三丝杆模组安装板(514),第一移载电机(501)安装在第三丝杆模组安装板(514)表面,第一移载电机(501)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三丝杆模组(502)连接,在所述第三丝杆模组(502)的移动源上固定第三移动板(503),伺服固定板(504)与所述第三移动板(503)固接,在所述伺服固定板(504)的表面布置一对第二滑轨(505),在各第二滑轨(505)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一移载滑块(506),各第一移载滑块(506)均与第一连接板(511)固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11)与第一推板(509)配合,所述第一推板(509)与第一直线气缸(507)的输出端固定,所述第一直线气缸(507)固定在第一直线气缸固定板(508)上,所述第一直线气缸固定板(508)与伺服固定板(504)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511)的端部还固定第一吸盘安装板(512)固接,第一吸盘(513)固接于所述第一吸盘安装板(512)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载取料机构(6)包括固接在移载机架(4)表面的第四丝杆模组安装板(601),第四丝杆模组(602)安装在所述第四丝杆模组安装板(601)上,第二移载电机(60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四丝杆模组(602),所述第四丝杆模组(602)的多个移动源分别与第四移动板(604)连接,第三滑轨安装板(605)与所述第四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蓝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