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兆达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261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0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混凝土中的水泥是以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熟料为主要原料。由于钢渣活性低、硬度大、难以破碎,远比矿渣利用率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三次破碎、三次磁选、闭路预磨、物料单独粉磨的新工艺,降低了钢渣的入磨粒径和含金属量,用化学方法激发出了钢渣的活性,克服了钢渣水泥早期强度低、凝结时间长的缺点,长期稳定地生产出425钢渣水泥,然后加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再配以现有混凝土混合比: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1:(x‑y*m‑z*n):y*(1+m):z*(1+n),混合配置混凝土。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形成一种新型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A new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The cement in the new concrete of the invention takes steel slag, slag and Portland cement clinker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s. As the steel slag has low activity, high hardness, and is difficult to be broken, which is far lower than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lag, the invention adopts a new process of three times of crushing, three times of magnetic separation, closed-circuit pre grinding, and separate grinding of materials, which reduces the grinding particle size and metal content of the steel slag, excites the activity of the steel slag by chemical methods,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s of low early strength and long setting time of the steel slag cement, and grows stably for a long time Produce 425 steel slag cement, then add sand and stone as aggregate; mix with water (including admixtures and admixtures) and existing concrete: set the laboratory mix ratio as: cement: water: Sand: Stone = 1:x: Y: Z, water content of sand on site is m, water content of stone is n, then adjust the construction mix ratio as: 1: (x \u2011 y * m \u2011 Z * n): y * (1 + m): Z * (1 + n), mix mix Place concrete.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oportion, the cement concrete obtained by mixing forms a new type of concrete. It is widely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凝土的生产工艺
水泥制造
的工业废渣处理技术。配合现有混凝土比例形成一种新型混凝土。
技术介绍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渣,全国每年大约要排出1亿吨。因为钢渣活性低、硬度大、难以破碎、难以粉磨、化学成份波动大、安定性差,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大量堆存的废钢渣,不仅占用农田土地,还对渣场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何利用这些废钢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钢铁工业和水泥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三十多年前,孙树杉教授专利技术了利用钢渣生产钢渣水泥的新工艺。钢渣和硅酸盐水泥熟料具有相似的矿物组成,是一种具有潜在活性的胶凝材料。只要采用适当的活化方式对钢渣进行处理以激发其活性,就可以克服钢渣水泥早期强度低、凝结时间长的缺点,并提高其安定性,以此将钢渣资源化。大量的钢渣可以用于制造钢渣水泥,钢渣粉掺入混凝土中,将显著提高其综合性能,特别是耐久性。这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钢渣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也可以解决建材工业的节能降耗、减少CO2排放、降低成本等问题。这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现在全球一致推荐的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节约资源、开发利用钢渣,使钢渣资源化、变废为宝,通过高技术手段向更高附加值开发利用转化,消除钢渣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早期强度和凝结时间都符合国家标准GB13590-2006、强度高的钢渣水泥的生产方法,然后加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再配以现有混凝土混合比:1:(x-y*m-z*n):y*(1+m):z*(1+n)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形成一种新型混凝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钢渣水泥的配方范围为:钢渣:30%-40%粒化高炉矿渣:25%-50%硅酸盐水泥熟料:20%-30%石膏(经处理后):4%-6%助磨剂:1%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钢渣水泥大量地使用废钢渣,解决了钢渣堆存侵占农用土地、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节约了石灰石、煤炭资源,减少了30%-40%的CO2排放,为水泥工业吸纳处理工业废渣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为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的绿色水泥提供了先进的生产方法。设计一种新型结构原理的破碎机,能将硬质、磨损性能大的物料破碎为更细小粒径的成品或进一步深加工的原料。再配以现有混凝土混合比例:1:(x-y*m-z*n):y*(1+m):z*(1+n)形成一种新型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钢渣的硬度比较大,莫氏硬度6-7,且渣内包裹着渣钢粒。因此,破碎与粉磨都比较困难,而钢渣粒径大小又直接影响钢渣水泥的产量和粉磨细度,生产中采用了三次破碎和三次磁选,加闭路预磨系统。经过该系统处理后,大大降低了钢渣的入磨粒径和金属含量,缓解了磨机的负担,缩短了粉磨时间,提高了水泥磨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能耗。将钢渣单独粉磨到符合工艺要求的细度,存入成品库。粒化高炉矿渣是高炉炼铁熔融的矿渣骤冷时,来不及结晶而大部分形成的玻璃态物质,其主要成份由CaO、MgO、SiO2、Al2O3组成,共占总重量的95%以上,它具有较高的潜在活性。K值越大活性越高。进厂的湿矿渣含水量比较大,一般在18%-25%之间,需要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然后入库存放。矿渣易磨性差,与硅酸盐水泥熟料共同粉磨时很难磨细,所以往往偏粗,使得矿渣的活性很难发挥,因此需要将矿渣单独进行粉磨,以达到工艺要求的细度。将处理后的破碎石膏,与熟料、助磨剂混合后共同粉磨,达到合格的细度,再将三种分别粉磨后的合格物料按比例均匀混合成钢渣水泥。下表所示为该种425#钢渣水泥送交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经验结果。水泥质量检验报告合格后,配以现有混凝土混合比例:1:(x-y*m-z*n):y*(1+m):z*(1+n)形成一种新型混凝土。当然,以上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中的钢渣水泥属于水泥制造技术领域的工业废渣处理技术,其特征是由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熟料、处理后的石膏和助磨剂按一定比例粉磨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中的钢渣水泥属于水泥制造技术领域的工业废渣处理技术,其特征是由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熟料、处理后的石膏和助磨剂按一定比例粉磨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钢渣水泥其特征是:钢渣经过三次破碎、三次磁选和闭路预磨后入球磨机单独粉磨,矿渣经烘干后入磨机单独粉磨,硅酸盐水泥熟料、处理后的石膏和助磨剂进行混合后共同粉磨,然后将所有物料均匀混合成钢渣水泥。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兆达
申请(专利权)人:黄兆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