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转鼓式飞剪无间隙同步机构的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239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转鼓式飞剪无间隙同步机构的组装方法,步骤包括:1)装配传动侧齿轮副,同步齿轮三的内孔与上转鼓轴颈的装配过盈配合,同步齿轮四的内孔与下转鼓轴颈的装配过盈配合;2)装配操作侧齿轮副,同步齿轮二的内孔与上转鼓轴颈的装配间隙配合,同步齿轮一的内孔与下转鼓轴颈的装配间隙配合;3)调整传动侧齿轮副侧隙,同步齿轮四的内孔与下转鼓轴颈的装配过盈配合,同步齿轮五内孔与下转鼓的轴颈装配间隙配合;4)调整无间隙同步机构;5)判定无间隙同步机构的侧隙方向;6)调整操作侧齿轮副的接触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调整精度比较高,降低制造成本、节约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

Assembly method of a large-scale drum type flying shear gapless synchronous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ssembly method of a large-scale Drum Flying Shear gapless synchronous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assembling a transmission side gear pair, assembling an interference fit between the inner hole of the synchronous gear three and the upper drum journal, assembling an interference fit between the inner hole of the synchronous gear four and the lower drum journal, 2) assembling an operation side gear pair, assembling an assembly clearance fit between the inner hole of the synchronous gear two and the upper drum Journal Close, the assembly clearance of the inner hole of the synchronous gear I and the lower drum journal matches; 3) adjust the side clearance of the gear pair on the transmission side, the assembly interference fit of the inner hole of the synchronous gear IV and the lower drum journal, and the assembly clearance fit of the inner hole of the synchronous gear V and the lower drum journal; 4) adjust the gapless synchronous mechanism; 5)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the side clearance of the gapless synchronous mechanism; 6) adjust the connection of the gear pair on the operation side Contact surface.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djustment accuracy, low manufacturing cost, time saving and improved assembly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转鼓式飞剪无间隙同步机构的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制造
,涉及一种大型转鼓式飞剪无间隙同步机构的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转鼓式切头飞剪的设计,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产品,这种飞剪具有液压快速更换剪刃、无间隙同步齿轮传动、轴向移动转鼓调整剪刃磨损、工艺流程全部计算机控制等先进功能。这种飞剪的设计结构复杂、紧凑、装配精度要求高、尤其是无间隙同步齿轮传动是新的结构,要求装配工艺严格、合理,不能出现失误。装配调整难度很大,亟需定制一种周密可行的装配工艺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转鼓式飞剪无间隙同步机构的组装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转鼓式飞剪两侧的同步齿轮在无侧隙传动中,装配调整难度很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转鼓式飞剪无间隙同步机构的组装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装配传动侧齿轮副,传动侧的齿轮副包括同步齿轮三和同步齿轮四,同步齿轮三的内孔与上转鼓轴颈的装配采用过盈配合,同步齿轮四的内孔与下转鼓轴颈的装配采用过盈配合;步骤2、装配操作侧齿轮副,操作侧的齿轮副包括同步齿轮二和同步齿轮一,同步齿轮二的内孔与上转鼓轴颈的装配采用间隙配合,同步齿轮一的内孔与下转鼓轴颈的装配采用间隙配合,配合间隙量均为0.05~0.08mm;步骤3、调整传动侧齿轮副侧隙,传动侧的同步齿轮四的内孔与下转鼓轴颈的装配采用过盈配合,传动侧的同步齿轮五内孔与下转鼓的轴颈装配采用间隙配合,配合间隙量为0.05~0.08mm;步骤4、调整无间隙同步机构;步骤5、判定无间隙同步机构的侧隙方向;步骤6、调整操作侧齿轮副的接触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配工艺严格、合理,步骤简单,精确度符合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所使用的转鼓式飞剪无间隙同步机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图1中主副齿轮的组装示意图;图4是图1中调整环厚度与齿轮啮合侧隙关系示意图。图中,1.操作侧机架,2.同步齿轮一,3.定距环一,4.同步齿轮二,5.调整环一,6.上转鼓,7.上剪刃,8.下剪刃,9.横梁,10.传动侧机架,11.定距环二,12.同步齿轮三,13.同步齿轮四,14.同步齿轮五,15.调整环二,16.定距环三,17.下转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工作对象是转鼓式飞剪的无间隙同步机构,其相关部分的结构是,包括在操作侧机架1和传动侧机架10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横梁9、上转鼓6及下转鼓17,下转鼓17的传动侧与驱动电机的主传动轴连接,用于传递主动力;上转鼓6圆周面的上剪刃7与下转鼓17圆周面的下剪刃8相对应;上转鼓6的操作侧外端套装有同步齿轮二4,同步齿轮二4内侧与操作侧机架1外立面之间设置有调整环一5,下转鼓17的操作侧外端套装有同步齿轮一2,同步齿轮一2内侧与操作侧机架1外立面之间设置有定距环一3,同步齿轮二4与同步齿轮一2同步啮合传动;上转鼓6的传动侧外端套装有同步齿轮三12,同步齿轮三12内侧与传动侧机架10外立面之间设置有定距环二11,下转鼓17的传动侧外端同时套装有同步齿轮四13和同步齿轮五14,同步齿轮四13内侧与传动侧机架10外立面之间设置有定距环三16,同步齿轮四13和同步齿轮五14之间设置有调整环二15,同步齿轮四13的工作齿面与同步齿轮三12工作齿面啮合传动连接,同时同步齿轮五14的非工作齿面与同步齿轮三12的非工作齿面啮合,以此保证了无侧隙传动。调整环一5及调整环二15均设置为上、下半环的扣接结构,方便拆卸。本专利技术的大型转鼓式飞剪无间隙同步机构的组装方法(或者称为调整方法),基于上述的无间隙同步机构,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装配传动侧齿轮副,如图2,传动侧的齿轮副包括同步齿轮三12和同步齿轮四13,同步齿轮三12的内孔与上转鼓6轴颈的装配采用过盈配合,同步齿轮四13的内孔与下转鼓17轴颈的装配采用过盈配合,配合过盈量均为0.2mm;这种过盈配合方式能够准确无误的将动力通过下转鼓17传递到同步齿轮四13,通过同步齿轮四13和同步齿轮三12的啮合,再传递到上转鼓6上;同步齿轮四13和同步齿轮三12的热装温度均为150~160℃,由于同步齿轮四13和同步齿轮三12的热处理状态是渗碳淬火,不能超过回火温度180℃;步骤2、装配操作侧齿轮副,如图2,操作侧的齿轮副包括同步齿轮二4和同步齿轮一2,同步齿轮二4的内孔与上转鼓6轴颈的装配采用间隙配合,同步齿轮一2的内孔与下转鼓17轴颈的装配采用间隙配合,配合间隙量均为0.05~0.08mm;这种间隙配合方式能够使各个齿轮能够相对各自的转鼓轴向移动,以便来调整与传动侧的同步齿轮的一致性,解决两侧齿面接触的一致性问题。步骤3、调整传动侧齿轮副侧隙,如图3,传动侧的同步齿轮四13的内孔与下转鼓17轴颈的装配采用过盈配合,但传动侧的同步齿轮五14内孔与下转鼓17的轴颈装配采用间隙配合,配合间隙量为0.05~0.08mm。这种配合能够使同步齿轮五14在下转鼓17轴颈上沿轴向移动,通过调整环二15的厚度尺寸,消除齿轮啮合的侧隙不大于0.06mm,保证传动侧齿轮副侧隙能够正常传动,不会在运转中研伤齿面,使得工作顺畅,平稳,无噪音,无异常。步骤4、调整无间隙同步机构,如图4,是调整环二15与同步齿轮三12、同步齿轮四13与同步齿轮五14啮合调整关系示意图,调整环二15与同步齿轮三12、同步齿轮四13与同步齿轮五14的啮合位置关系如下式:S=A+ΔS,其中,A表示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调整环二15的厚度;Δδ表示同步齿轮五14在啮合时的实际侧隙尺寸值;ΔS表示需要轴向增加补偿的调整环二15的尺寸值;S实际表示调整环二15经过调整后的实际厚度尺寸值;0.06是保证传动侧齿轮副侧隙能够正常传动,不能够在运转中研伤齿面的最小啮合侧隙;步骤5、判定无间隙同步机构的侧隙方向,根据传动的方向,判定下转鼓17的转动方向,要使啮合侧隙消除,必须将现有使用的调整环二15的厚度变小,这样啮合接触面就保证在同步齿轮五14的工作齿面上;如果调整环二15变厚,就会在非工作齿面上,导致传动的方向错误。步骤6、调整操作侧齿轮副的接触面,只有在传动侧齿轮副的无侧隙调整好后,才能进行操作侧齿轮副接触面的调整工作,才能保证各个齿轮的同步性及一致性。由于下转鼓17两侧齿轮的旋向都为右旋,上转鼓6两侧齿轮的旋向都为左旋,这样必须保证下转鼓17两侧齿轮之间的轴向距离尺寸,与上转鼓6两侧齿轮之间的轴向距离尺寸一致。由于操作侧的两个同步齿轮的内孔各自与上转鼓6、下转鼓17的轴颈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使得调整同步成为可能,方便调整,具体过程是:首先,确定定距环一3和定距环三16的厚度尺寸不变,这样下转鼓17两侧的两个同步齿轮之间的轴向距离尺寸就保持不变,以此为基准,来调整上转鼓6操作侧的同步齿轮二4的轴向尺寸位置;然后,拆开调整环一5,用红丹粉涂抹在下转鼓17的同步齿轮一2的齿面上,按工作方向旋转下转鼓17,同时调整同步齿轮二4轴向位置,使得同步齿轮一2的工作齿面与同步齿轮二4的工作齿面可靠接触,红丹粉接触面不少于80%,此时测量同步齿轮二4内侧与操作侧机架1中轴承外端面的轴向距离,以此尺寸作为(来配磨)调整环一5的厚度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转鼓式飞剪无间隙同步机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装配传动侧齿轮副,传动侧的齿轮副包括同步齿轮三(12)和同步齿轮四(13),同步齿轮三(12)的内孔与上转鼓(6)轴颈的装配采用过盈配合,同步齿轮四(13)的内孔与下转鼓(17)轴颈的装配采用过盈配合;步骤2、装配操作侧齿轮副,操作侧的齿轮副包括同步齿轮二(4)和同步齿轮一(2),同步齿轮二(4)的内孔与上转鼓(6)轴颈的装配采用间隙配合,同步齿轮一(2)的内孔与下转鼓(17)轴颈的装配采用间隙配合,配合间隙量均为0.05~0.08mm;步骤3、调整传动侧齿轮副侧隙,传动侧的同步齿轮四(13)的内孔与下转鼓(17)轴颈的装配采用过盈配合,传动侧的同步齿轮五(14)内孔与下转鼓(17)的轴颈装配采用间隙配合,配合间隙量为0.05~0.08mm;步骤4、调整无间隙同步机构;步骤5、判定无间隙同步机构的侧隙方向;步骤6、调整操作侧齿轮副的接触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转鼓式飞剪无间隙同步机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装配传动侧齿轮副,传动侧的齿轮副包括同步齿轮三(12)和同步齿轮四(13),同步齿轮三(12)的内孔与上转鼓(6)轴颈的装配采用过盈配合,同步齿轮四(13)的内孔与下转鼓(17)轴颈的装配采用过盈配合;步骤2、装配操作侧齿轮副,操作侧的齿轮副包括同步齿轮二(4)和同步齿轮一(2),同步齿轮二(4)的内孔与上转鼓(6)轴颈的装配采用间隙配合,同步齿轮一(2)的内孔与下转鼓(17)轴颈的装配采用间隙配合,配合间隙量均为0.05~0.08mm;步骤3、调整传动侧齿轮副侧隙,传动侧的同步齿轮四(13)的内孔与下转鼓(17)轴颈的装配采用过盈配合,传动侧的同步齿轮五(14)内孔与下转鼓(17)的轴颈装配采用间隙配合,配合间隙量为0.05~0.08mm;步骤4、调整无间隙同步机构;步骤5、判定无间隙同步机构的侧隙方向;步骤6、调整操作侧齿轮副的接触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转鼓式飞剪无间隙同步机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型转鼓式飞剪无间隙同步机构的结构是,包括在操作侧机架(1)和传动侧机架(10)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横梁(9)、上转鼓(6)及下转鼓(17),下转鼓(17)的传动侧与驱动电机的主传动轴连接;上转鼓(6)圆周面的上剪刃(7)与下转鼓(17)圆周面的下剪刃(8)相对应;上转鼓(6)的操作侧外端套装有同步齿轮二(4),同步齿轮二(4)内侧与操作侧机架(1)外立面之间设置有调整环一(5),下转鼓(17)的操作侧外端套装有同步齿轮一(2),同步齿轮一(2)内侧与操作侧机架(1)外立面之间设置有定距环一(3),同步齿轮二(4)与同步齿轮一(2)同步啮合传动;上转鼓(6)的传动侧外端套装有同步齿轮三(12),同步齿轮三(12)内侧与传动侧机架(10)外立面之间设置有定距环二(11),下转鼓(17)的传动侧外端同时套装有同步齿轮四(13)和同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东陈政权黄鹏鹏李锋郭军旗倚国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