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单向阀的密封装置,其特点是:阀座(1)的密封锥面(3)加大,阀芯(2)下沉,且阀座(1)的密封锥面(3)的上口直径D大于或等于阀芯(2)的密封锥面(3)上口直径d。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降低载荷所形成的应力集中,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阀座(1)的密封锥面(3)大口直径边缘应力集中的状况,使其得到改善,不再出现阀芯(2)产生凹槽和阀座(1)产生凸弧那样的坍塌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单向阀,尤其是一种流体单向阀的密封装置。目前现有技术如配在发动机上的进排气单向阀(气门座、气门芯),是发动机高温磨擦副及高温密封部件之一,其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整机的性能,因此,在发动机行业对进排气单向阀的研究都非常重视,尤其在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方面,注入了大量的精力,而在其结构设计上,由于其密封形式简单明了,几十年来几乎没有变化,配于其它载体或独个的流体单向阀的阀座、阀芯的结构也一直类同。由于被密封介质处于高压状态,且阀座、阀芯的工作频率相当高,且有介质的腐蚀作用,因此,对阀芯、阀座的材料要求相当苛刻,必须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冲击的综合机械性能方能适应。采用图1所示密封装置结构形式在发动机上的进排气单向阀(气门座、气门芯)或用于其它载体或独个的流体单向阀使用过程中,最终导致密封失效的几种形式为(如图2所示)1、点蚀。由于高压高载荷,在密封面上形成很高的压力,加之冲击作用,而形成点蚀现象产生;2、受到坍塌磨损。由于工作过程中的冲击与高载荷在密封面边缘形成应力集中,导致阀座、阀芯密封面坍塌变形;3、机械磨损。上述三种形式的失效,影响最大的是变形坍塌磨损,直接导致最终失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现有阀芯、阀座加以改进,使其避免产生变形坍塌磨损所形成阀座凸弧与阀芯凹槽,延长阀芯与阀座的使用寿命,提高阀芯自动回位程度及稳定性,减少流体回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含有阀座、阀芯和密封锥面组成的密封装置,其特点是将阀座密封面加大,使阀芯下沉,阀座锥面的上口直径D大于或等于阀芯锥面的上口直径d。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增加了密封锥面的宽度,降低了密封面所承受的单位压强,提高了密封面的承载能力,延长了材料的冲击和疲劳寿命,提高了有效密封可靠性;2、将阀芯有效密封锥面下沉至阀座包容锥面内以后,可以降低载荷和冲击载荷所形成的应力集中,本技术尤其是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阀座密封锥面大口边缘应方集中状况,使其得到改善,阀芯、阀座不再受到坍塌磨损,延长了密封可靠性,即延长了使用寿命。3、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密封面磨损状况将平行下沉保持密封,不再出现原设计中的阀座凸弧和阀芯凹槽现象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图;图2为图1磨损失效后部件情况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结构图;图5为图3、图4磨损形成最终失效部件情况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用于发动机上的进排气单向阀,即气门座、气门芯组成单向阀的结构图,将阀座1(气门座)的密封锥面3加大,阀芯2(气门芯)下沉并且使阀座1(气门座)的密封锥面3的上口直径D大于或等于阀芯2(气门芯)的密封锥面3上口直径d。图4所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用于普通单向阀,它除具有图3所示的结构特征外,在阀芯2的上面制有中心孔4,当阀芯2配与阀座1时,中心孔4的深度h大于或等于阀座1密封锥面3的下口线5。设有的中心孔4可使阀芯2自动回位吻合程度高、速度快、稳定性好,同时能减少液体回流。图5为本技术磨损形成最终失效部件情况。耐久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阀座1的密封锥面3的上口直径D大于或等于阀芯2的密封锥面3的上口直径d,使得阀芯2有效密封锥面3下沉至阀座1包容密封锥面3内,使用的磨损逐步下沉过程,也是阀芯2与阀座1的密封锥面3逐步互相磨合过程,因此,还是一直处于良好使用状态,直至部件强度机械损坏为至,据在同状况下的耐久测试结果表明,本技术的使用寿命是现有技术的5倍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流体单向阀的密封装置,含有阀座(1)、阀芯(2)和密封锥面(3),其特征在于阀座(1)的密封锥面(3)加大,阀芯(2)下沉,且使阀座(1)的密封锥面(3)的上口直径D大于或等于阀芯(2)的密封锥面(3)上口直径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单向阀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阀芯(2)的上面制有中心孔(4),当阀芯(2)配与阀座(1)时,中心孔(4)的深度h大于或等于阀座(1)密封锥面(3)的下口线(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单向阀的密封装置,其特点是:阀座(1)的密封锥面(3)加大,阀芯(2)下沉,且阀座(1)的密封锥面(3)的上口直径D大于或等于阀芯(2)的密封锥面(3)上口直径d。本技术的优点是可以降低载荷所形成的应力集中,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阀座(1)的密封锥面(3)大口直径边缘应力集中的状况,使其得到改善,不再出现阀芯(2)产生凹槽和阀座(1)产生凸弧那样的坍塌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K15/00GK2380764SQ9921345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怀林 申请人:王怀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单向阀的密封装置,含有阀座(1)、阀芯(2)和密封锥面(3),其特征在于:阀座(1)的密封锥面(3)加大,阀芯(2)下沉,且使阀座(1)的密封锥面(3)的上口直径D大于或等于阀芯(2)的密封锥面(3)上口直径d。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怀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