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103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切脚装置,包括基座和控制箱,基座上设有定位盘、过渡盘、升降组件以及至少一组切脚组件,升降组件和切脚组件受控于控制箱,定位盘和过渡盘均设有至少一组相匹配的针脚通孔组,且定位盘设于过渡盘的上方,定位盘的底部与升降组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过渡盘中部设有一通孔,升降组件设于过渡盘的通孔下方,从而调节定位盘和过渡盘之间的距离,切脚组件包括切刀以及驱动切刀作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件,切刀设于过渡盘对应的针脚通孔组的下方,且切刀的上端面与过渡盘的下端面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针脚切除的效率,同时还可保证电感器的针脚长度保持一致,并避免针脚在切除的过程中因受力不均而被折弯的情况。

A kind of foot cut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ot cut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control box.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plate, a transition plate, a lifting component and at least a group of foot cutting components. The lifting component and the foot cutting component are controlled by the control box. The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transition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at least a group of matched pin through-hole groups, and the positioning plate is arranged above the transition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lifting component A through-hol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ransition plate, and the lifting assembly is arranged under the through-hole of the transition plate, so as to adjus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transition plate. The cutting foot assembly includes the cutter and the first driving part which drives the cutter to move back and forth. The cutter is arranged under the pin through-hole group corresponding to the transition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cutter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surface of the transition plate \u3002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pin removal,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ensure that the pin length of the inductor is consistent, and avoid the situation that the pin is bent due to uneven stress during the removal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脚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感器针脚剪切
,特别是一种切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感器生产工序中,对针脚修剪方法就是直接用剪刀剪去多余长度的针脚,但是这种修剪方法效率低下,而且修剪时针脚长度也很难控制,往往会使得修剪后电感器针脚的长度变得长短不一,从而加大后续的焊接难度,同时也会造成电感器与电路板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切脚装置,可自动切除针脚,且可调节针脚的剪切长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脚装置,包括基座和控制箱,所述基座上设有定位盘、过渡盘、升降组件以及至少一组切脚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和切脚组件受控于控制箱,所述定位盘和过渡盘均设有至少一组相匹配的针脚通孔组,且定位盘设于过渡盘的上方,所述定位盘的底部与升降组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盘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升降组件设于过渡盘的通孔下方,所述升降组件的驱动端沿着过渡盘的通孔方向靠近及远离进行运动,从而调节定位盘和过渡盘之间的距离,所述切脚组件包括切刀以及驱动切刀沿着过渡盘的水平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切刀设于过渡盘对应的针脚通孔组的下方,且切刀的上端面与过渡盘的下端面紧密贴合。进一步,所述切脚组件的组数和过渡盘的针脚通孔组的组数相匹配。进一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缸、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导向轴、直线轴承和支脚;所述支脚的底端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支脚的顶端与通过第一固定板与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电缸的驱动端通过第二固定板与定位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套设于导向轴上,所述导向轴的顶端通过直线轴承与第二定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支脚的数量为四个,分别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第一固定板的四个边角。进一步,所述导向轴和直线轴承均设有两组,分别设于第二固定板的两侧。进一步,所述切脚组件还包括直线滑杆以及与直线滑杆滑动连接的滑台,所述切刀固定在滑台上端,所述滑台通过推杆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直线滑杆与水平轴方向保持平行。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件采用伸缩气缸或往复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升降组件,可调节定位盘和过渡盘之间的距离,从而可调节电感器针脚的切除长度,有效地提高了针脚切除的效率,同时还可保证电感器的针脚长度保持一致;利用过渡板的下端面与切刀的上端面紧密贴合,还可避免针脚在切除的过程中因受力不均而被折弯的情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种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和图2,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一种切脚装置,包括基座1和控制箱,所述基座1上设有定位盘2、过渡盘3、升降组件4以及至少一组切脚组件5,所述升降组件4和切脚组件5受控于控制箱,所述定位盘2和过渡盘3均设有至少一组相匹配的针脚通孔组6,且定位盘2设于过渡盘3的上方,所述针脚通孔组6的通孔数量及位置与电感器的针脚相匹配,所述定位盘2的底部与升降组件4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盘3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升降组件4设于过渡盘3的通孔下方,所述升降组件4的驱动端沿着过渡盘3的通孔方向靠近及远离进行运动,从而调节定位盘2和过渡盘3之间的距离,所述切脚组件5包括切刀51以及驱动切刀51沿着过渡盘3的水平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件52,所述切刀51设于过渡盘3对应的针脚通孔组6的下方,且切刀51的上端面与过渡盘3的下端面紧密贴合。控制箱采用的是工业上常用的单片机,升降组件4和切刀51组件分别与控制箱电性连接,由控制箱控制升降组件4和切刀51组件的动作。为了实现多个电感器可同时进行针脚切除,所述切脚组件5的组数和过渡盘3的针脚通孔组6的组数相匹配,参照图3和图4,所述切脚组件5的组数和过渡盘3的针脚通孔组6的组数分别设有两组,可同时进行两个电感器的针脚切除,同理,根据需要还可设置三组或以上的组数。优选地,参照图5,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电缸41、第一固定板42、第二固定板43、导向轴44、直线轴承45和支脚46;所述支脚46的底端与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支脚46的顶端与通过第一固定板42与电缸41固定连接;所述电缸41的驱动端通过第二固定板43与定位盘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42套设于导向轴44上,所述导向轴44的顶端通过直线轴承45与第二定板固定连接。电缸41是将伺服电机与丝杠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产品,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同时将伺服电机最佳优点-精确转速控制,精确转数控制,精确扭矩控制转变成-精确速度控制,精确位置控制,精确推力控制;故采用电缸41作为升降组件4的动力源,可实现高精度直线运动,从而保证电感器针脚长度切除的准确性。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42的两端还通过支架47与过渡盘3的底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支脚46的数量为四个,分别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第一固定板42的四个边角,设置四个支脚46,可保证电缸41的动力稳定输出。优选地,所述导向轴44和直线轴承45均设有两组,分别设于第二固定板43的两侧,采用导向轴44和直线轴承45,可保证电缸41的驱动端的稳定性,即保证定向盘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地,参照图1至图4,为了保证切刀51切除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切刀51组件组件还包括直线滑杆以及与直线滑杆滑动连接的滑台,所述切刀51固定在滑台上端,所述滑台通过推杆与所述第一驱动件52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直线滑杆与水平轴方向保持平行,利用直线滑杆可保证切刀51的切除方向的稳定性以及力度,其中切刀51的上端面需与过渡盘3的下端面进行完全贴合,当进行电感器的针脚剪切的时候,只需将电感器的针脚插入到定向盘上的针脚通孔组6的通孔内,电感器针脚的多余长度会在穿过过渡盘3的针脚通孔组6并在过渡盘3的底部露出,通过第一驱动件52驱动切刀51则能够对露出针脚的一次性剪切,并使剪切后针脚长度一致性高。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52采用伸缩气缸或往复电机,利用伸缩气缸或往复电机可为切刀51提供横向的动力,从而保证电感器的针脚顺利切除。工作原理:所述控制箱分别与电缸41和第一驱动件52电性连接,控制箱上设有操作面板,通过操作面板可对电缸41的行程进行调节,即对升降组件4的升降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调节定向盘和过渡盘3之间的距离,高度调节完成后,将电感器放入定位盘2上的针脚通孔组6上,并穿过过渡盘3上的针脚通孔组6,然后启动第一驱动件52,使切刀51切除多余的针脚即可,然后更换下一个需要切除针脚的电感器,若切除针脚的长度需调整,则重新通过控制箱调节升降组件4的升降高度即可。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脚装置,包括基座(1)和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有定位盘(2)、过渡盘(3)、升降组件(4)以及至少一组切脚组件(5),所述升降组件(4)和切脚组件(5)受控于控制箱,所述定位盘(2)和过渡盘(3)均设有至少一组相匹配的针脚通孔组(6),且定位盘(2)设于过渡盘(3)的上方,所述定位盘(2)的底部与升降组件(4)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盘(3)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升降组件(4)设于过渡盘(3)的通孔下方,所述升降组件(4)的驱动端沿着过渡盘(3)的通孔方向靠近及远离进行运动,从而调节定位盘(2)和过渡盘(3)之间的距离,所述切脚组件(5)包括切刀(51)以及驱动切刀(51)沿着过渡盘(3)的水平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件(52),所述切刀(51)设于过渡盘(3)对应的针脚通孔组(6)的下方,且切刀(51)的上端面与过渡盘(3)的下端面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脚装置,包括基座(1)和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有定位盘(2)、过渡盘(3)、升降组件(4)以及至少一组切脚组件(5),所述升降组件(4)和切脚组件(5)受控于控制箱,所述定位盘(2)和过渡盘(3)均设有至少一组相匹配的针脚通孔组(6),且定位盘(2)设于过渡盘(3)的上方,所述定位盘(2)的底部与升降组件(4)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盘(3)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升降组件(4)设于过渡盘(3)的通孔下方,所述升降组件(4)的驱动端沿着过渡盘(3)的通孔方向靠近及远离进行运动,从而调节定位盘(2)和过渡盘(3)之间的距离,所述切脚组件(5)包括切刀(51)以及驱动切刀(51)沿着过渡盘(3)的水平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件(52),所述切刀(51)设于过渡盘(3)对应的针脚通孔组(6)的下方,且切刀(51)的上端面与过渡盘(3)的下端面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脚组件(5)的组数和过渡盘(3)的针脚通孔组(6)的组数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电缸(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荣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横琴丰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