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式先导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008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式先导阀,其分磁套筒与所述连接口之间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底座;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四方座连接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具有中心孔,所述分磁套筒插装于其中且两者固定连接。由于所述分磁套筒与所述连接座中心孔的连接面积显著增大,且两者的材质相同,因此可以实现所述分磁套筒的牢固连接。将现有技术中四方座与分磁套筒之间的焊接改为螺栓连接,从而便于检修操作;同时也从根本上克服了分磁套筒内部易形成焊瘤并将芯铁部件卡死的问题,芯铁部件的内部也不可能再形成氧化皮,有效避免了系统的污染。(*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控制阀领域,特别涉及 一 种用于暖通空调等领域 的四通换向阀的电f兹式先导阀。技术背景四通换向阀是热泵型空调器中的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 器、分体式空调器以及窗式空调器等诸多领域。所述四通换向阀可以 通过调节其先导阀以控制主阀,进而切换所述热泵型空调器冷媒循环 系统中冷媒的流向,实现所述热泵型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或除霜等不 同的功能。当然,所述四通换向阀的应用不应局限于热泵型空调器领 域。所述四通换向阀的先导阀通常是电磁式先导阀,此时,所述四通 :换向阀即为电/f兹式四通纟奂向阀。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电磁式先导阀 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磁式先导阀的轴测分解示意图。现有的电石兹式先导阀1包括四方座11,四方座11具有轴向流体 通道111以及径向流体通道112,两者均连通四方座11的内部空腔113。四方座11还具有与径向流体通道112相对应并且与流体通道112 同轴的圆形连"^姿口 114。电》兹式先导阀1还包括分》兹套筒12,分》兹套筒12的两端开口, 其一端的外径应当与四方座11连接口 114的内径相适应,以^f更于将两 者焊接于一体。现有技术中,四方座ll与分磁套筒12的焊接方式通 常是采用钎焊。分磁套筒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吸引子13,吸引子13通常部分插 装于分磁套筒12内,因而其连接端131的外径应当与分磁套筒12的 内径相适应,以便于两者固定连接。吸引子13与分磁套筒12的连接 方式可以是焊接,具体方式通常是氩弧焊。吸引子13的连接端131的中心位置设置连接凹槽132,复位弹簧 14的一端安装入其中,复位弹簧14另一端连接芯铁部件15。如图1所示,芯铁部件15位于分磁套筒12以及四方座11的内腔中,并可以 在轴向产生适当的位移。吸引子13能够可选择地对芯铁部件15产生 吸引力,使其移近或者远离吸引子13。芯铁部件15远离吸引子13的一端设有封堵体151,封堵体151 的形状应当与四方座11的轴向流体通道111相适应,以便在必要时能 够将其完全封堵。芯铁部件15的侧面还具有导流面152,导流面152 与分磁套筒12的内壁之间具有导流通道。由于四方座11通常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而分磁套筒12的材料 通常采用不锈钢,因此两者的材料以及厚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上 两者的接触面积较小,这将导致四方座11与分磁套筒12的焊接部位 不牢固,容易造成在测试与使用过程中所述焊接部位发生泄露事故, 甚至造成四方座11与分石兹套筒12相脱离的事故。此外,在焊接过程中,如果焊接温度过高,焊料会渗入分磁套筒 12内部,并形成焊瘤,容易将芯铁部件15卡死,进而导致先导阀1 不动作。焊接过程中可能会在四方座11、芯铁部件15的内部形成氧 化皮,该氧化皮无法清除,脱落后容易造成系统的污染,这给装配工 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再者,电磁式先导阀1焊合为一个整体,因此 无法对其内部的故障进行检修。因此,如何提高电磁式先导阀的连接、密封可靠性,如何改进四 通换向阀先导阀的结构以使其便于装配、检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 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密封可靠,并且便于装配、 检修的电磁式先导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式先导阀,包括 具有圆形连接口的四方座,所述连接口中插装分磁套筒;所述分磁套 筒与所述连4妻口之间i殳有连接座,所述连4妄座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 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底座;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四方座的连接口通过螺紋 连接,所述底座的外径大于所述四方座连接口的内径,从而形成朝向所述四方座的压紧密封面;所述连接座具有中心孔,所述分;兹套筒插装于其中且两者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分磁套筒相焊接,且两者具有相同的材质。优选地,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分磁套筒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压紧密封面与所述四方座之间设有密封垫片。优选地,所述密封垫片的材质为软金属或者软金属合金。优选地,所述密封垫片的材质为铝。优选地,所述密封垫片的材质为铜。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中心孔为通孔靠近所述四方座的端部具有渐扩的过渡面;所述分磁套筒朝向所述四方座的端部具有与所述过渡 面牙目适应的扩口。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连接部朝向所述四方座的端面设有环形凹 槽,从而在所述过渡面与所述环形凹槽之间形成环形凸起部,所述环 形凸起部的厚度与所述分磁套筒的厚度大体相等。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提供的电磁式先导阀在其四方座 与分磁套筒之间设置了连接座,所述分磁套筒插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 连接座的中心孔中,所述四方座通过螺紋紧密连接所述连接座的连接 部。由于所述分磁套筒与所述连接座中心孔的连接面积显著大于所述 四方座与所述分》兹套筒直接接触时的连接面积,因此可以实现所述分 磁套筒的牢固连接,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分磁套筒焊接部位易出现 泄露、脱离事故;在两者的材质相同并且连接方式为焊接的情况下, 上述技术效果尤为突出。同时,本技术提供的电磁式先导阀,将现有技术中四方座与 分磁套筒之间的焊接改为螺紋连接,从而可以在检修时将两者分离, 显著方便了操作。另一方面,两者采用螺紋连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 的焊接方式,因此从根本上克服了分磁套筒内部易形成焊瘤并将芯铁 部件卡死的问题;芯铁部件的内部也不可能再形成氧化皮,有效避免了系统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电磁式先导阀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兹式先导阀的轴测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电磁式先导阀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剖视 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电磁式先导阀的轴测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连接座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连接座的轴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核心是提供一种连接、密封可靠,并且便于装配、检 修的电磁式先导阀。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 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3和图4,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电磁式先导阀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电磁式先导阀的轴测分解 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所提供的电磁式先导阀2包括 四方座21,四方座21具有内部空腔213,以及分别连通内部空腔213 的轴向流体通道211和径向流体通道212。与径向流体通道212相对 的位置设有与其共轴的圓形连接口 (未添加附图标记)。上述连接口中固定连接分磁套筒22。分磁套筒22的材料通常是 不锈钢,且其两端均具有开口 。分磁套筒22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口固 定连接于四方座21的内部空腔213中,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吸引子23。电i兹式先导阀2还包4舌位于四方座21与分磁套筒22之间的连接 座26,用于将两者连接于一体。连接座26与分磁套筒22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 连接座26的材料最好与分磁套筒22的材料相同,以提高两者的焊接质量。具体地,连接座26的材料可以选用不锈钢。当然,在两者材质 相同的情况下,选用其他适宜的材料可是可以的。 —请同时参考图5和图6,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连接座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连接座的轴测示意图。连接座26包括底座2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式先导阀,包括具有圆形连接口的四方座,所述连接口中插装分磁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磁套筒与所述连接口之间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底座;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四方座的连接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底座的外径大于所述四方座连接口的内径,从而形成朝向所述四方座的压紧密封面;所述连接座具有中心孔,所述分磁套筒插装于其中且两者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