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9884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混纺纱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针对现有的混纺纱漂白效率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漂白仓和烘干仓;漂白仓的底部存有漂白液,漂白仓在箱体上设有进纱口,漂白仓内沿着进纱口朝向烘干仓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烘干仓内朝向出纱口处并排设置用于夹持输送混纺纱的压紧输送组件;加热箱内设有电加热管,加热箱朝向混纺纱的端面上均匀设有第三通孔;加热箱通过第一抽气装置连通外界空气;烘干仓通过第二抽气装置连通漂白仓底面的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的第四通孔内设有单向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高效的对混纺纱进行漂白,且能对漂白后的混纺纱快速烘干。

An efficient bleaching device for blended yar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lended yarn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n efficient bleaching device for blended yarn.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ow bleaching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blended yarn, the following scheme is proposed, which includes a box body; a bleaching bin and a drying bin are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a bleaching liquor is stor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leaching bin, the bleaching bin is provided with a yarn inlet on the box body, and the bleaching bin faces the drying bin along the yarn inlet The first guide wheel, the second guide wheel and the third guide wheel are arranged in sequence in the direction; the drying chamber is arranged side by side towards the yarn outlet for clamping and conveying the compression conveying components of the blended yarn; the heat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 heating tube,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heating chamber towards the blended yarn is evenly provided with a third through hole; the heating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air through the first air extraction device; the drying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air through the second air extraction device The exhaus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bleaching bin, and the fourth through hole on the exhaus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check valve.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bleach the blended yarn, and can quickly dry the bleached blended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纺纱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
技术介绍
混纺纱是指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纺制的纱线,如涤棉混纺纱,涤粘混纺纱等;混纺纱在纺纱的时候因为混纺纱有不同的颜色,所以在使用之前需要将混纺纱进行漂白处理,通常工作人员是先将混纺纱放在漂白液,然后使用棍棒搅拌混纺纱以让混纺纱漂白;人工搅拌费时费力,效率低,漂白后的混纺纱还需要取出后进一步进行烘干;大大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本专利技术能高效的对混纺纱进行漂白,且能对漂白后的混纺纱快速烘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包括箱体、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二抽气装置、压紧输送组件、第一抽气装置、加热箱、排气管和单向阀;箱体内设有隔板;隔板用于将箱体内部分为漂白仓和烘干仓,隔板上设有用于连通漂白仓和烘干仓的第一通孔;漂白仓的底部存有用于漂白混纺纱的漂白液,漂白仓在箱体上设有进纱口和排气孔,漂白仓内沿着进纱口朝向第一通孔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混纺纱由进纱口进入漂白仓并压紧第一导向轮,混纺纱浸入漂白液中并压紧第二导向轮,混纺纱由漂白液中穿出并压紧第三导向轮,混纺纱由第一通孔进入烘干仓;烘干仓在箱体上设有进风孔和出纱口,烘干仓内由第一通孔朝向出纱口并排设置用于夹持输送混纺纱的压紧输送组件;加热箱位于压紧输送组件之间,加热箱内设有电加热管,加热箱朝向混纺纱的端面上均匀设有第三通孔,加热箱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抽气装置的进气端分别连接进风孔,第一抽气装置的排气端分别连接第二通孔;第二抽气装置设置在烘干仓内,第二抽气装置的出气端分别连接排气管的进气端;排气管分别设置在漂白仓的底面,排气管上等间距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分别设置单向阀。优选的,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组成一组用于对混纺纱进行导向漂白的导轮组,且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的安装方式相同。优选的,导轮组中的第二导向轮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优选的,第一导向轮分别螺纹连接安装轴;安装轴分别并排转动设置在漂白仓内。优选的,漂白仓的底面设有倾斜板,且漂白仓在箱体上设有用于将漂白仓内使用后的漂白液排出的排液孔。优选的,加热箱内设有挡风过滤板;挡风过滤板上均匀设有过滤孔;过滤孔的孔径不小于第三通孔的孔径。优选的,烘干仓内设有集气罩;集气罩位于远离加热箱的一端,集气罩的进气端分别朝向第三通孔的排气方向;集气罩的排气端分别连接第二抽气装置的进气端。优选的,排气孔和进风孔内分别设有防尘过滤网。优选的,压紧输送组件包括安装架、第一紧定件、第二紧定件、挤压辊、驱动装置和滑动件;安装架并排设置,安装架上分别设有第五通孔和安装孔;安装孔在安装架上设有第六通孔;第一紧定件分别螺纹旋入第五通孔和烘干仓内壁上设有的螺纹盲孔;挤压辊并排设置,且挤压辊之间留有用于让混纺纱穿过的间隙;挤压辊分别转动连接滑动件,挤压辊分别传动连接驱动装置;滑动件分别滑动安装在安装孔内;第二紧定件分别螺旋旋入第六通孔,且第二紧定件朝向滑动件的端面分别压紧滑动件。优选的,安装架包括设置安装孔的安装板和设置第五通孔的L形连接板;L形连接板分别设置在安装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漂白仓对混纺纱进行漂白,并通过设置的烘干仓对漂白后潮湿的混纺纱进行烘干;待漂白的混纺纱在漂白仓通过设置的导向轮进行输送,以使得混纺纱浸没在漂白液中完成混纺纱的漂白;烘干仓内的热空气导入漂白液中对漂白液加热并在定程度上对漂白液搅拌,进而大大提高对混纺纱的漂白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对漂白后的混纺纱通过压紧输送组件进行夹紧输送,既能将潮湿的混纺纱中的液体挤出,又能使得混纺纱保持一定的张力,避免在热风吹动下混纺纱缠绕在一起。3、本专利技术中,将烘干时产生的热风导入漂白液中对漂白液加热,避免直接将热空气排出,从而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更加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中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中压紧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中第一导向轮和旋转轴安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2、进纱口;3、混纺纱;4、排气孔;5、漂白仓;7、第一导向轮;8、第二导向轮;9、第三导向轮;10、隔板;11、第一通孔;12、第二抽气装置;13、集气罩;14、烘干仓;15、压紧输送组件;16、出纱口;17、进风孔;18、第一抽气装置;19、加热箱;20、电加热管;21、第二通孔;22、挡风过滤板;23、第三通孔;24、安装架;25、第一紧定件;26、第二紧定件;27、挤压辊;28、驱动装置;29、滑动件;30、安装孔;31、第五通孔;32、安装轴;33、排气管;34、单向阀;35、倾斜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包括箱体1、第一导向轮7、第二导向轮8、第三导向轮9、第二抽气装置12、压紧输送组件15、第一抽气装置18、加热箱19、排气管33和单向阀34;箱体1内设有隔板10;隔板10用于将箱体1内部分为漂白仓5和烘干仓14,隔板10上设有用于连通漂白仓5和烘干仓14的第一通孔11;漂白仓5的底部存有用于漂白混纺纱3的漂白液,漂白仓5在箱体1上设有进纱口2和排气孔4,漂白仓5内沿着进纱口2朝向第一通孔11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导向轮7、第二导向轮8和第三导向轮9;第一导向轮7和第三导向轮9距离漂白仓5底面的距离不小于第二导向轮8距离漂白仓5底面的距离;第三导向轮9上端面与第一通孔11平行,使得混纺纱3水平穿过第一通孔11;进一步的,进纱口2、第一通孔11和出纱口16的中轴线分别重合设置;混纺纱3由进纱口2进入漂白仓5并压紧第一导向轮7,混纺纱3浸入漂白液中并压紧第二导向轮8;第二导向轮8浸没在漂白液中;混纺纱3由漂白液中穿出并压紧第三导向轮9,混纺纱3由第一通孔11进入烘干仓14;烘干仓14在箱体1上设有进风孔17和出纱口16,烘干仓14内由第一通孔11朝向出纱口16并排设置用于夹持输送混纺纱3的压紧输送组件15;加热箱19位于压紧输送组件15之间,加热箱19内设有电加热管20,加热箱19朝向混纺纱3的端面上均匀设有第三通孔23,加热箱19上设有第二通孔21;进一步的,加热箱19内设有用于检测加热箱19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外部的控制器通讯连接用于向控制器实时传输加热箱19内的温度,从而能对吹出的热风温度进行了解,避免温度过高对混纺纱3造成影响;第一抽气装置18的进气端分别连接进风孔17,第一抽气装置18的排气端分别连接第二通孔21;第一抽气装置18选用抽风机;第二抽气装置12设置在烘干仓14内,第二抽气装置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第一导向轮(7)、第二导向轮(8)、第三导向轮(9)、第二抽气装置(12)、压紧输送组件(15)、第一抽气装置(18)、加热箱(19)、排气管(33)和单向阀(34);箱体(1)内设有隔板(10);隔板(10)用于将箱体(1)内部分为漂白仓(5)和烘干仓(14),隔板(10)上设有用于连通漂白仓(5)和烘干仓(14)的第一通孔(11);漂白仓(5)的底部存有用于漂白混纺纱(3)的漂白液,漂白仓(5)在箱体(1)上设有进纱口(2)和排气孔(4),漂白仓(5)内沿着进纱口(2)朝向第一通孔(11)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导向轮(7)、第二导向轮(8)和第三导向轮(9);混纺纱(3)由进纱口(2)进入漂白仓(5)并压紧第一导向轮(7),混纺纱(3)浸入漂白液中并压紧第二导向轮(8),混纺纱(3)由漂白液中穿出并压紧第三导向轮(9),混纺纱(3)由第一通孔(11)进入烘干仓(14);烘干仓(14)在箱体(1)上设有进风孔(17)和出纱口(16),烘干仓(14)内由第一通孔(11)朝向出纱口(16)并排设置用于夹持输送混纺纱(3)的压紧输送组件(15);加热箱(19)位于压紧输送组件(15)之间,加热箱(19)内设有电加热管(20),加热箱(19)朝向混纺纱(3)的端面上均匀设有第三通孔(23),加热箱(19)上设有第二通孔(21);第一抽气装置(18)的进气端分别连接进风孔(17),第一抽气装置(18)的排气端分别连接第二通孔(21);第二抽气装置(12)设置在烘干仓(14)内,第二抽气装置(12)的出气端分别连接排气管(33)的进气端;排气管(33)分别设置在漂白仓(5)的底面,排气管(33)上等间距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分别设置单向阀(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第一导向轮(7)、第二导向轮(8)、第三导向轮(9)、第二抽气装置(12)、压紧输送组件(15)、第一抽气装置(18)、加热箱(19)、排气管(33)和单向阀(34);箱体(1)内设有隔板(10);隔板(10)用于将箱体(1)内部分为漂白仓(5)和烘干仓(14),隔板(10)上设有用于连通漂白仓(5)和烘干仓(14)的第一通孔(11);漂白仓(5)的底部存有用于漂白混纺纱(3)的漂白液,漂白仓(5)在箱体(1)上设有进纱口(2)和排气孔(4),漂白仓(5)内沿着进纱口(2)朝向第一通孔(11)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导向轮(7)、第二导向轮(8)和第三导向轮(9);混纺纱(3)由进纱口(2)进入漂白仓(5)并压紧第一导向轮(7),混纺纱(3)浸入漂白液中并压紧第二导向轮(8),混纺纱(3)由漂白液中穿出并压紧第三导向轮(9),混纺纱(3)由第一通孔(11)进入烘干仓(14);烘干仓(14)在箱体(1)上设有进风孔(17)和出纱口(16),烘干仓(14)内由第一通孔(11)朝向出纱口(16)并排设置用于夹持输送混纺纱(3)的压紧输送组件(15);加热箱(19)位于压紧输送组件(15)之间,加热箱(19)内设有电加热管(20),加热箱(19)朝向混纺纱(3)的端面上均匀设有第三通孔(23),加热箱(19)上设有第二通孔(21);第一抽气装置(18)的进气端分别连接进风孔(17),第一抽气装置(18)的排气端分别连接第二通孔(21);第二抽气装置(12)设置在烘干仓(14)内,第二抽气装置(12)的出气端分别连接排气管(33)的进气端;排气管(33)分别设置在漂白仓(5)的底面,排气管(33)上等间距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分别设置单向阀(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混纺纱的漂白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轮(7)、第二导向轮(8)和第三导向轮(9)组成一组用于对混纺纱(3)进行导向漂白的导轮组,且第一导向轮(7)、第二导向轮(8)和第三导向轮(9)的安装方式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光杨双会耿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华运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