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75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臭氧发生器,包括:安装座组件;金属管,设置在安装座组件上;搪瓷管,安装在安装座组件上,位于金属管的内部,其圆周外壁与金属管的圆周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进气组件、排气组件,皆设置在安装座组件上,皆与所述第一间隙相连通;金属插接件,固定设置在安装座组件上,可与搪瓷管的一端插接相连;电极连接件,与搪瓷管对应的电极连接,可拆卸安装于金属插接件上以使与搪瓷管对应的电极和金属插接件电性连接。以上结构的管式臭氧发生器将搪瓷管的一端插接在固定于安装座组件的金属插接件上,利用可拆卸安装在金属插接件上的电极连接件将电极与搪瓷管电性连接,这种连接结构既稳固又便于拆卸安装。

A tubular ozone gener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ubular ozone generator, which comprises a mounting base assembly, a metal tube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base assembly, an enamel tube installed on the mounting base assembly, which is located inside the metal tube and has a first gap between the peripheral outer wall and the peripheral inner wall of the metal tube, an air inlet assembly and an exhaust assembly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base assembly and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gap Through; metal connector, fixed on the mounting base assembly, can be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enamel tube; electrode connector,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de corresponding to the enamel tube,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installed on the metal connector to make the electrode corresponding to the enamel tube and the metal connec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e tube type ozone generator of the above structure plugs one end of the enamel tube into the metal connector fixed on the mounting base assembly, and uses the electrode connector detachable and installed on the metal connector to electrically connect the electrode and the enamel tube.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stable and convenient for disassembly and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臭氧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式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一般的管式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模块包括搪瓷管和位于搪瓷管外部的钢管,钢管的内壁与搪瓷管外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连通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分别对搪瓷管和钢管接入正电极件和负电极件,氧气从进气口通入,经过第一间隙时电离产生臭氧,最后臭氧从排气口排出。但是,目前的管式臭氧发生器具有以下弊端:1.搪瓷管与电极之间的电性连接结构不够稳固,容易受到外力而松脱,而且不便于拆装,因此不便于维修保养;2.进气口和排气口处需要分别插入进气管和出气管而与外部连接,目前的插接方法是:利用箍条分别将进气管固定在进气口上、将排气管固定在排气口上,这种插接方式拆装非常不便利,而且气密性难以保障;3.一般的管式臭氧发生器的安装方式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与搪瓷管连接稳固且便于拆装的管式臭氧发生器。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式臭氧发生器,包括:安装座组件;金属管,设置在安装座组件上;搪瓷管,安装在安装座组件上,位于金属管的内部,其圆周外壁与金属管的圆周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进气组件、排气组件,皆设置在安装座组件上,皆与所述第一间隙相连通;金属插接件,固定设置在安装座组件上,可与搪瓷管的一端插接相连;电极连接件,与搪瓷管对应的电极连接,可拆卸安装于金属插接件上以使与搪瓷管对应的电极和金属插接件电性连接。以上结构的管式臭氧发生器将搪瓷管的一端插接在固定于安装座组件的金属插接件上,利用可拆卸安装在金属插接件上的电极连接件将电极与搪瓷管电性连接,这种连接结构既稳固又便于拆卸安装。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组件包括分别连接在金属管两端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金属插接件一体成型于第一安装座或者第二安装座上,可防止金属插接件松脱,提高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搪瓷管邻近金属插接件的一端设有插接部,所述金属插接件上开设有与该插接部相匹配的插孔,插接部与插孔的配合可实现搪瓷管与金属插接件的快速插接。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为焊接固定在搪瓷管邻近金属插接件的端面上的金属棒,所述插孔可与金属棒紧配。优选地,所述电极连接件为螺接在金属插接件上的导电螺栓,且导电螺栓的杆部穿设在与搪瓷管对应的电极上,从而实现简易且快速地将电极、电极连接件和金属插接件连接于一体,而且方便零部件的更换,简化维修保养的工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组件包括分别连接在金属管两端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进气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座的进气接头,进气接头内具有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进气通道,进气接头上活动安装有第一活动套件,第一活动套件与进气接头之间具有可容许进气管插入的第二间隙,第一活动套件可锁紧于进气接头上而减小所述第二间隙,进而夹紧位于第二间隙内的进气管的管壁,可保障进气管与进气接头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轻易松脱。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套件为螺接于进气接头上的第一螺帽,第一螺帽的内壁具有自上而下外扩的第一圆弧斜面,第一圆弧斜面与进气接头的上部的壁面构成所述第二间隙,第一螺帽向下螺紧于进气接头上而减小所述第二间隙。第一螺帽向上拧松时,第二间隙较大,进气管可从第二间隙中插入,然后再将第一螺帽向下拧紧而固定进气管,该结构简单可靠,并且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便于生产和使用。优选地,所述排气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座上的排气接头,排气接头内具有与第一间隙相连通的排气通道,排气接头上活动设置有一环形套件,环形套件内部设有与排气通道相连通的连接通道,该连接通道用于插入排气管,排气接头上安装有可锁紧于排气接头上的第二活动套件,第二活动套件锁紧时使得连接通道与排气管紧配,可保障排气管与排气接头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轻易松脱。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动套件为螺接于排气接头上的第二螺帽,第二螺帽的内壁具有自上而下外扩的第二圆弧斜面,所述第二圆弧斜面与环形套件的表面相接触,第二螺帽可向下螺紧于排气接头上而向内挤压所述环形套件。需要插装排气管时,先向上拧松第二螺帽,将排气管插入连接通道内,然后向下拧紧第二螺帽使得第二圆弧斜面向内挤压所述环形套件,进而套紧排气管,能够避免传统卡箍固定而损伤排气管,并且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便于生产和使用。优选地,为了提高管式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和排气的气密性,所述搪瓷管的两端分别轴向延伸至金属管的端面之外,进气接头的下端面与搪瓷管的端部和金属管的端部之间皆抵接有第一密封圈,排气接头的下端面与搪瓷管的端部和金属管的端部之间皆抵接有第二密封圈。优选地,所述金属管的外部还安装有一散热器,散热器可避免金属管温度过高而造成臭氧分解速率加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以上结构的管式臭氧发生器将搪瓷管的一端插接在固定于安装座组件的金属插接件上,利用可拆卸安装在金属插接件上的电极连接件将电极与搪瓷管电性连接,这种连接结构既稳固又便于拆卸安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实施例的侧面外观示意;图4是图3的B-B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4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3的A-A截面示意图;图7是图6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6的E部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图1实施例中设置两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管式臭氧发生器,包括:安装座组件10;金属管3,设置在安装座组件10上;搪瓷管2,安装在安装座组件10上,位于金属管3的内部,其圆周外壁与金属管3的圆周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该第一间隙用于容纳通入的氧气和产生的臭氧;进气组件40、排气组件50,皆设置在安装座组件10上,皆与所述第一间隙相连通;金属插接件6,固定设置在安装座组件10上,可与搪瓷管2的一端插接相连;电极连接件7,与搪瓷管2对应的电极连接,可拆卸安装于金属插接件6上以使与搪瓷管2对应的电极和金属插接件6电性连接。以上结构的管式臭氧发生器将搪瓷管2的一端插接在固定于安装座组件10的金属插接件6上,利用可拆卸安装在金属插接件6上的电极连接件7将电极与搪瓷管2电性连接,这种连接结构既稳固又便于拆卸安装,可提高产生组装的效率,避免电极受到牵扯时与搪瓷管之间断路而导致管式臭氧发生器无法使用。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组件10包括分别连接在金属管3两端的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12,所述金属插接件6一体成型于第一安装座11或者第二安装座12上,可防止金属插接件6松脱,提高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参见图2至图5,在该实施例中,金属插接件6一体成型于第一安装座11上,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12的材质由塑料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组件;金属管,设置在安装座组件上;搪瓷管,安装在安装座组件上,位于金属管的内部,其圆周外壁与金属管的圆周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进气组件、排气组件,皆设置在安装座组件上,皆与所述第一间隙相连通;金属插接件,固定设置在安装座组件上,可与搪瓷管的一端插接相连;电极连接件,与搪瓷管对应的电极连接,可拆卸安装于金属插接件上以使与搪瓷管对应的电极和金属插接件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组件;金属管,设置在安装座组件上;搪瓷管,安装在安装座组件上,位于金属管的内部,其圆周外壁与金属管的圆周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进气组件、排气组件,皆设置在安装座组件上,皆与所述第一间隙相连通;金属插接件,固定设置在安装座组件上,可与搪瓷管的一端插接相连;电极连接件,与搪瓷管对应的电极连接,可拆卸安装于金属插接件上以使与搪瓷管对应的电极和金属插接件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组件包括分别连接在金属管两端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金属插接件一体成型于第一安装座或者第二安装座上,搪瓷管邻近金属插接件的一端设有插接部,所述金属插接件上开设有与该插接部相匹配的插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为焊接固定在搪瓷管邻近金属插接件的端面上的金属棒,所述插孔可与金属棒紧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件为螺接在金属插接件上的导电螺栓,且导电螺栓的杆部穿设在与搪瓷管对应的电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组件包括分别连接在金属管两端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进气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座的进气接头,进气接头内具有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进气通道,进气接头上活动安装有第一活动套件,第一活动套件与进气接头之间具有可容许进气管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来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智联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