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艺锦专利>正文

智能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952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8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处理罐,处理罐的前端为进气端,后端为出气端,处理罐内的空间由前至后分为依次连通的冷却除水段、初步除尘段、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电离段以及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控制器与冷却水泵连接,当温湿度感应器检测到的温度或湿度有一项高于预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冷却水泵运作,使冷却水泵入冷却水走道中,处理罐外安装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接入进气端,臭氧发生器能向进气端注入臭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有效提高纳米TiO2处理有机废气效果的优点。

Intelligent organic waste gas treatment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organic waste gas treatment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ncluding a treatment tank, the front end of the treatment tank is an inlet end, the back end is an outlet end, the space in the treatment tank is divided into successively connected cooling water removal section, preliminary dust removal section, first-order nano-TiO2 decomposition section, ionization section and second-order nano-TiO2 decomposition section, th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oling water pump, when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When the temperature or humidity detected by the sensor is higher than the predetermined value, the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operation of the cooling water pump, so that the cooling water pump enters the cooling water aisle, an ozone generator is installed outside the treatment tank, the ozone generator is connected to the air inlet end, and the ozone generator can inject ozone into the air inlet en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treating organic waste gas with nano-TiO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气处理的
,具体涉及智能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废气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具体说,有吸附法、燃烧法、辉光放电法、电离吸附法、紫外光解法、喷淋法等做种方法。这其中,对于浓度不高但是风量很大的有机废气,使用较多、效果较好的方法是紫外光解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纳米TiO2与紫外线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以及强氧化性的OH-、O2+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对废气中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进行氧化处理,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或无机物,这种废气处理方法不产生多余的废弃物,清洁性好,有机废气的有机物颗粒处理效果达到95%左右,然而,这依然还存在处理不完全的问题,从微观上看,是由于经过纳米TiO2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颗粒,有小部分并未接触纳米TiO2涂层,导致未能被氧化分解,就随着处理后的有机废气排出,如果仅仅是增加纳米TiO2涂层的密度,也只是呈线性提高有机废气处理的效果,而且也会显著增加成本。此外,臭氧也对有机废气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如果能多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案同时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有机废气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纳米TiO2处理有机废气效果的智能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智能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处理罐,处理罐的前端为进气端,后端为出气端,处理罐内的空间由前至后分为依次连通的冷却除水段、初步除尘段、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电离段以及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其中,冷却除水段与进气端连通,冷却除水段安装有冷却板,冷却板的四周边缘与处理罐内壁贴合密封固定,冷却板内设置有冷却水走道,冷却水走道两端连接冷水循环管,冷水循环管连接冷却水箱和冷却水泵,冷却水走道、冷水循环管、冷却水箱和冷却水泵形成一冷却水循环结构,冷却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前后贯穿板体的走风孔,走风孔穿过冷却水走道但不与冷却水走道连通,进气端进入冷却除水段的高热有机废气经走风孔通过冷却除水段,进入初步除尘段,初步除尘段安装一布袋,布袋四周边缘与处理罐内壁贴合密封固定,布袋上设置细密袋孔,粒径大于袋孔的灰尘会被布袋挡下,粒径小于袋孔的灰尘随降温后有机废气进入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紫外灯组以及纳米TiO2金属丝团,纳米TiO2金属丝团为表面涂覆纳米TiO2的金属丝团,纳米TiO2金属丝团无序地填充整个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第一紫外灯组包括若干个紫外灯,第一紫外灯组的紫外灯光能照亮整个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使得纳米TiO2金属丝团位于紫外灯光照射下,电离段设置有两块电离板,电离板相对地固定在处理罐内壁上,电离板与外界电源连接,电离板通电时能在两块电离板之间的空间形成负电场,使经过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颗粒带负电,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设置有第二紫外灯组、正电板以及负电板,正电板和负电板均水平设置,正电板和负电板上下交错布设,有机废气能从正电板和负电板之间经过,正电板的表面涂覆有纳米TiO2,第二紫外灯组包括若干个紫外灯,每个正电板和负电板之间均至少安装一个紫外灯,第二紫外灯组能照亮正电板的上下两面,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后端与出气端连通,进气端前部安装有温度湿度感应装置及控制装置,温度湿度感应装置及控制装置包括温湿度感应器以及控制器,温湿度感应器的感应探头伸入至进气端,用于感应进入进气端的有机废气的温度和湿度,温湿度感应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冷却水泵连接,当温湿度感应器检测到的温度或湿度有一项高于预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冷却水泵运作,使冷却水泵入冷却水走道中,处理罐外安装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接入进气端,臭氧发生器能向进气端注入臭氧。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冷却水走道为蛇形走道。上述的布袋的孔径不大于0.8mm。上述的冷却板在走风孔的迎风面下凹形成碗形槽,走风孔开口于碗形槽槽底。上述的处理罐的下部设置有集水段,集水段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上端具有一进水口,进水口开设在处理罐内腔下表面,位于冷却板和布袋之间,集水槽下端具有一放水口,该放水口由一可开关的堵头封堵。上述的纳米TiO2金属丝团为表面涂覆纳米TiO2的钢丝团。上述的处理罐壳体为不锈钢材料制作。上述的控制器为MCS-51型单片机。上述的臭氧发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臭氧发生器的运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智能化系统,以控制器控制是否对有机废气进行降温,纳米TiO2处理有机废气时需要有机废气中有一定的水,以保证光解正常进行,但是又不能让有机废气中的水太多,否则会在表面涂覆纳米TiO2的金属丝团以及金属板上结成水膜,导致纳米TiO2无法与有机废气接触,因此,必须对进入系统的有机废气进行检测,获得有机废气中的温度和湿度数据,然后再决定是否需要降温。此外,当有机废气温度较高时,即使湿度合适,也会由于高温气体容纳水蒸气的能力较高,导致纳米TiO2涂层过于干燥,影响有机废气的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控制装置,当温湿度感应器检测到的温度或湿度有一项高于预定值时,控制器都会控制冷却水泵运作,从而保证进入废气处理罐的有机废气处于合适处理的状态。2、本专利技术在注入的有机废气中加入臭氧,臭氧能与有机废气颗粒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增加有机废气的处理效果。3、采用双段纳米TiO2涂层配合紫外光对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颗粒进行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4、第二段的纳米TiO2光处理前,先对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颗粒进行电离处理,使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颗粒带电,当带电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颗粒到达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时,会被表面涂覆有纳米TiO2的电板吸附,从而使在第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漏网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颗粒全部被二阶纳米TiO2分解处理,有机废气的处理效果达到99.99%以上,显著高于现有的纳米TiO2光处理有机废气的效果(现有效果为有机废气的处理效果达到95%)。5、本专利技术的双段纳米TiO2涂层设计,可以使大部分的有机废气颗粒在第一段即被处理,只有小部分会到达第二段,使得第二段的表面涂覆有纳米TiO2的电板不会吸附太多的有机废气颗粒,能有效降低电板的清洗频率,减少电板上涂覆的纳米TiO2的损失,提高智能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冷却板的立体图;图4是冷却板的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为:处理罐1、进气端11、出气端12、冷却板2、冷却水走道21、走风孔22、冷水循环管23、冷却水箱24、冷却水泵25、布袋3、第一紫外灯组4、纳米TiO2金属丝团41、电离板5、第二紫外灯组6、正电板61、负电板62、集水槽7、温度湿度感应装置及控制装置8、温湿度感应器81、控制器82、臭氧发生器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智能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处理罐1,处理罐1的前端为进气端11,后端为出气端12,处理罐1内的空间由前至后分为依次连通的冷却除水段、初步除尘段、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电离段以及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其中,冷却除水段与进气端11连通,冷却除水段安装有冷却板2,冷却板2的四周边缘与处理罐1内壁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处理罐(1),所述的处理罐(1)的前端为进气端(11),后端为出气端(12),所述的处理罐(1)内的空间由前至后分为依次连通的冷却除水段、初步除尘段、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电离段以及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其中,冷却除水段与进气端(11)连通,冷却除水段安装有冷却板(2),所述的冷却板(2)的四周边缘与处理罐(1)内壁贴合密封固定,所述的冷却板(2)内设置有冷却水走道(21),所述的冷却水走道(21)两端连接冷水循环管(23),冷水循环管(23)连接冷却水箱(24)和冷却水泵(25),所述的冷却水走道(21)、冷水循环管(23)、冷却水箱(24)和冷却水泵(25)形成一冷却水循环结构,冷却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前后贯穿板体的走风孔(22),所述的走风孔(22)穿过冷却水走道(21)但不与冷却水走道(21)连通,进气端(11)进入冷却除水段的高热有机废气经走风孔(22)通过冷却除水段,进入初步除尘段,所述的初步除尘段安装一布袋(3),所述的布袋(3)四周边缘与处理罐(1)内壁贴合密封固定,布袋(3)上设置细密袋孔,粒径大于袋孔的灰尘会被布袋(3)挡下,粒径小于袋孔的灰尘随降温后有机废气进入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所述的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紫外灯组(4)以及纳米TiO2金属丝团(41),所述的纳米TiO2金属丝团(41)为表面涂覆纳米TiO2的金属丝团,纳米TiO2金属丝团(41)无序地填充整个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所述的第一紫外灯组(4)包括若干个紫外灯,第一紫外灯组(4)的紫外灯光能照亮整个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使得纳米TiO2金属丝团(41)位于紫外灯光照射下,所述的电离段设置有两块电离板(5),所述的电离板(5)相对地固定在处理罐(1)内壁上,电离板(5)与外界电源连接,电离板(5)通电时能在两块电离板(5)之间的空间形成负电场,使经过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颗粒带负电,所述的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设置有第二紫外灯组(6)、正电板(61)以及负电板(62),所述的正电板(61)和负电板(62)均水平设置,正电板(61)和负电板(62)上下交错布设,有机废气能从正电板(61)和负电板(62)之间经过,所述的正电板(61)的表面涂覆有纳米TiO2,所述的第二紫外灯组(6)包括若干个紫外灯,每个正电板(61)和负电板(62)之间均至少安装一个紫外灯,所述的第二紫外灯组(6)能照亮正电板(61)的上下两面,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后端与出气端(12)连通,所述的进气端(11)前部安装有温度湿度感应装置及控制装置(8),所述的温度湿度感应装置及控制装置(8)包括温湿度感应器(81)以及控制器(82),所述的温湿度感应器(81)的感应探头伸入至进气端(11),用于感应进入进气端(11)的有机废气的温度和湿度,所述的温湿度感应器(81)与控制器(82)连接,所述的控制器(82)与冷却水泵(25)连接,当温湿度感应器(81)检测到的温度或湿度有一项高于预定值时,所述的控制器(82)控制冷却水泵(25)运作,使冷却水泵入冷却水走道(21)中,所述的处理罐(1)外安装有臭氧发生器(9),所述的臭氧发生器接入进气端(11),臭氧发生器(9)能向进气端(11)注入臭氧。...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处理罐(1),所述的处理罐(1)的前端为进气端(11),后端为出气端(12),所述的处理罐(1)内的空间由前至后分为依次连通的冷却除水段、初步除尘段、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电离段以及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其中,冷却除水段与进气端(11)连通,冷却除水段安装有冷却板(2),所述的冷却板(2)的四周边缘与处理罐(1)内壁贴合密封固定,所述的冷却板(2)内设置有冷却水走道(21),所述的冷却水走道(21)两端连接冷水循环管(23),冷水循环管(23)连接冷却水箱(24)和冷却水泵(25),所述的冷却水走道(21)、冷水循环管(23)、冷却水箱(24)和冷却水泵(25)形成一冷却水循环结构,冷却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前后贯穿板体的走风孔(22),所述的走风孔(22)穿过冷却水走道(21)但不与冷却水走道(21)连通,进气端(11)进入冷却除水段的高热有机废气经走风孔(22)通过冷却除水段,进入初步除尘段,所述的初步除尘段安装一布袋(3),所述的布袋(3)四周边缘与处理罐(1)内壁贴合密封固定,布袋(3)上设置细密袋孔,粒径大于袋孔的灰尘会被布袋(3)挡下,粒径小于袋孔的灰尘随降温后有机废气进入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所述的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紫外灯组(4)以及纳米TiO2金属丝团(41),所述的纳米TiO2金属丝团(41)为表面涂覆纳米TiO2的金属丝团,纳米TiO2金属丝团(41)无序地填充整个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所述的第一紫外灯组(4)包括若干个紫外灯,第一紫外灯组(4)的紫外灯光能照亮整个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使得纳米TiO2金属丝团(41)位于紫外灯光照射下,所述的电离段设置有两块电离板(5),所述的电离板(5)相对地固定在处理罐(1)内壁上,电离板(5)与外界电源连接,电离板(5)通电时能在两块电离板(5)之间的空间形成负电场,使经过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颗粒带负电,所述的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设置有第二紫外灯组(6)、正电板(61)以及负电板(62),所述的正电板(61)和负电板(62)均水平设置,正电板(61)和负电板(62)上下交错布设,有机废气能从正电板(61)和负电板(62)之间经过,所述的正电板(61)的表面涂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锦
申请(专利权)人:王艺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