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潘声专利>正文

多功能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16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阀,包括含进口道和出口道的阀体,一端置于阀体内的阀芯,其特征是在阀体和阀芯间有可将进出口道与阀芯密封隔离的密封套。将动态密封变为静态密封。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还设有储能缓释机构,不用电、不用油而能在调定时间内自动关闭以控制液体或气体流量,节能,耐用,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阀。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出售的各种阀均为动态密封,密封件易磨损且无法自动补偿,故而寿命短、易泄漏;而自动开闭式的阀多采用电子元件控制,同样存在密封件磨损和不能自动补偿的缺陷,且电子控制造价高,易坏且不易修;延时阀多为阻尼式,也存在密封件磨损后不能自动补偿问题,若气体或液体含有杂质,则更易泄漏,延时阀的定时机构均受液体压力或气体压力影响而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节能效果。鉴于以上原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工作效率高,节能,耐用的多功能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密封件磨损后能自动补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有含有进口道和出口道的阀体,一端置于阀体内的阀芯,其特征是在阀体与阀芯间有可将进出口道与阀芯隔离的密封套(参见附图说明图1-图3)。上述的阀体与阀芯间有与阀体紧密配合且与阀芯连接的嵌件,密封套上部装于嵌件与阀体间而下部连接在阀芯上(参见图1-图3),嵌件与阀芯螺纹连接或滑动配合,且阀芯螺纹可采用多头螺纹,阀芯上提,被静态安置在阀体和嵌件间的密封套下部也随之上移,进口道和出口道打开,使气体或液体经进口道从出口道流出,变已有阀的动密封为静密封,避免了密封套的磨损,密封性能好。上述的密封套下部形状为球形,阀体上有与密封套吻合的球形阀线带(参见图1-图3),变平面密封为球面阀线带密封,提高密封性能。上述密封套和阀体相对应位置上有磁性相反的磁铁(参见图2),可使液体磁化。上述的阀体内有储能缓释机构(参见图1-图3)。上述的储能缓释机构中有固定在阀体上的弹性元件上座,连接在阀芯上的弹性元件下座,置于弹性元件上下座间的弹性元件,置于弹性元件上座上方的由网状分子结构材料制成的阻尼体,在弹性元件下座和嵌件相对应位置上有极性相反的磁铁(参见图3、图8)。上述的阀芯上在与阻尼体相对应位置上有缓释限位部(参见图3、图4),缓释限位部可为凸台或凹台。在上述的储能缓释机构中当弹性元件下座和嵌件接触时,分别装在弹性元件下座和嵌件上的磁铁间有间隙δ(参见图5),可自动补偿,起到了自动补偿机构的作用。上述的储能缓释机构中设有调节器(参见图3、图),调节器可采用与阀体连接的螺母,结构简单,可根据需要调节延时时间。上述的阀体的进口道内壁上有锥度槽,进口道处有弹簧座,弹簧、活塞依次装在进口道内且活塞与进口道滑动配合(参见图3、图6),当介质(如液体或气体)压力大时,推动活塞和弹簧向进口道内移,此时通过锥度槽进入阀体的介质少,当介质压力小时,由于弹簧力的作用推动活塞向外移动,通过锥度槽进入阀体的介质多,起到了介质稳压机构的作用。参见图1-图4,可在阀芯伸出阀体一端上装上手柄,当手柄旋转90°时,阀芯随之转动,由于嵌件的作用,阀芯上提,连接在阀芯上的弹性元件下座也随之上提,而安置在弹性元件上下座间的弹性元件(如弹簧)受压储能。由于阀芯上提,使分别固定在弹性元件下座和嵌件上的磁性相反的磁铁分离,被静态安置在阀体和嵌件间的密封套也随之直线上提,进口道、出口道也随之导通。由于进口道中的弹簧和活塞的作用,使液(气)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阀导通后,储能的弹性元件开始释能,但由于阻尼体是由网状分子结构材料制成的,当阻尼体与置于阀芯上的缓释限位部(凸或凹台)时,阀芯受阻缓慢转动(转动快慢由调节器调节对阻尼体的压力而定)。阀芯转动到阻尼体脱离缓释限位凸(或凹)台时,阻尼体失去作用,储能的弹性元件突发冲量。当回弹后期的弹性元件的弹性明显衰减影响阀线密封时,置于嵌件和弹性元件下座上的磁铁开始接轨,磁性吸力不断增强,远远超过弹性元件衰减程度,因而与弹性元件的回弹力形成合力,使弹性元件的冲量得到能量补充,保证了阀门关闭的密封性。本专利技术与已有的阀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变动态密封为静态密封,变平面密封为球型阀线密封、介质从进口道到出口道,完全与阀芯隔离,不存在密封件的磨损,密封性能好,节能,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2,利用磁场特性弥补弹性元件后期的衰减,保证了阀门关闭的密封性;3,由于固定在弹性元件下座与嵌件上的极性相反的磁铁在安装时留有极限间隙δ,因此起到加速、锁定作用和自动补偿因封密套与阀体长期接触而造成的磨损。4,采用了由阀体、弹簧、活塞组成的稳压机构,保证了介质压力稳定;5,采用了调节器,可随时调节延时长短;6,采用储能缓释机构,不用电、不用油而能在调定时间内自动关闭以此控制气体、液体流量,节能;7,适用范围广,适于液体、气体、民用、工业之用。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2为本专利技术(带磁化装置)的结构示意3为本专利技术(带储能缓释机构)的结构示意4为阻尼体与阀芯位置关系5为弹性元件下座与嵌件相互位置关系6为阀体上的进口道、弹簧、活塞位置关系示意7为图6的右视8为图3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图1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图。如图1中所示,阀体1上有进口道2和出口道3。嵌件4置于阀体1内且与阀体1紧配合。阀芯5一端置于嵌件4中与嵌件4螺纹连接或滑动连接。阀芯5伸出阀体的另一端上装有手柄6。密封套7的上部紧压在阀体1和嵌1件4间而其球形下部与阀芯5无扭曲连接,而阀体1上有与密封套吻合的球形阀线带8。这样,密封套7可将进口道和出口道完全隔离。实施例2图2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图。本实施例2基本与实施例1同,不同处是在密封套7和阀体1上与密封套7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装有磁性相反的强磁铁9、10(即N、S极磁铁)。强磁铁9、10组成了磁化装置,可将液体磁化。实施例3图3-图8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图。本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改进。参见图3,储能缓释机构11中的弹性元件下座12连接在阀芯13上,弹性元件上座14固定在阀体15上。在弹性元件上下座间有弹性元件-弹簧16。网状分子结构材料(如橡胶)制成的阻尼体17置于弹性元件上座14的凹槽18中。在弹性元件下座12和嵌件19相对应位置上装有极性相反的永磁铁20、21。调节器22可采用与阀体连接的螺母而置于阀体内。参见图4,在阀芯13上有含可与阻尼体17配合的锥体23的缓释限位部24。参见图5,在弹性元件下座12和嵌件19接触时,永磁铁20、21间有补偿间隙δ。图中f表示力,α表示旋角。参见图6、图7,阀体15的进口道24内壁上有锥度槽25,弹簧26、活塞27依次装入进口道中且弹簧一端与弹簧座28接触。活塞27与进口道内壁滑动配合。可以这样说,阀芯13、阻尼体17、弹性元件16、永磁铁20、21组成了自冲量加速机构;由弹性元件下座12、嵌件19、永磁铁20、21组成了锁紧机构和密封件自动补偿机构;由阀体15、弹簧26、活塞27组成了介质稳压机构。图8是图3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不同处是进口道轴线和阀芯轴线在同一方向上。权利要求1.多功能阀,包括含进口道、出口道的阀体,一端置于阀体内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与阀芯间有可将进出口道与阀芯密封隔离的密封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和阀芯间有与阀体紧密配合且与阀芯连接的嵌件,密封套上部装于嵌件与阀体间而下部连接在阀芯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阀,其特征在于密封套下部形状为球形,阀体上有与密封套吻合的球形阀线带。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阀,包括含进口道、出口道的阀体,一端置于阀体内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与阀芯间有可将进出口道与阀芯密封隔离的密封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潘声
申请(专利权)人:龚潘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