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LED背光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02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LED背光电源,包括安装基板和电源本体,所述安装基板侧面沿纵向开设有多个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为燕尾型槽,每个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沿横向开设有多个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通过卡钩与压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顶柱,所述顶柱端部固定有顶块,且所述顶块为凸面结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源本体背面的限位块滑入安装基板安装槽的方式来将电源本体装入安装基板,并通过压簧的弹力将顶柱卡入限位槽的方式在安装到位时锁定电源本体和安装基板的相对位置,实现了电源本体和安装基板的快速组装,代替了加装螺丝固定的连接方式,提升了组装效率且便于快速拆装。

A kind of LED backlight power supply for easy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LED背光电源
本技术涉及的LED背光电源组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LED背光电源。
技术介绍
LED背光是指用LED来作为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和传统的CCFL背光源相比,LED具有低功耗、低发热量、亮度高、寿命长等特点,有望近年彻底取代传统背光系统。LED背光可增进LCD显示的色彩表现。LED光是经由三个各别的LED所产生出来,提供相当吻合LCD像点滤色器自身的色光谱,LED背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到LED背光电源进行驱动。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背光电源与安装基板组装时往往采用螺钉固定的连接方式,组装效率低且拆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LED背光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背光电源与安装基板组装时往往采用螺钉固定的连接方式,拆装不便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本技术通过电源本体背面的限位块滑入安装基板安装槽的方式来将电源本体装入安装基板,并通过压簧的弹力将顶柱卡入限位槽的方式在安装到位时锁定电源本体和安装基板的相对位置,实现了电源本体和安装基板的快速组装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LED背光电源,包括安装基板和电源本体,所述安装基板侧面沿纵向开设有多个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为燕尾型槽,每个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沿横向开设有多个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通过卡钩与压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顶柱,所述顶柱端部固定有顶块,且所述顶块为凸面结构;所述电源本体侧面固定有多个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缓冲槽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块两侧固定有引导块,所述限位块侧面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顶块通过所述压簧卡入所述限位槽。采用上述一种便于拆装的LED背光电源,在使用时,将所述电源本体背面的多组所述限位块依次对准所述安装基板上相对应的所述安装槽,之后操作所述电源本体施力将所述限位块滑入所述安装槽内,在滑入的过程中,所述限位块侧面的所述引导块会首先接触所述顶块,且由于所述顶块为凸面结构,从而所述引导块在接触所述顶块后会将所述顶块和所述顶柱压入所述缓冲槽内,此过程中所述顶柱压缩所述压簧,操作所述电源本体继续通过所述限位块在所述安装槽内滑动的方式滑移,当所述电源本体滑移至与所述安装基板正对时,此时表示安装到位,同时所述限位块上的所述限位槽随之滑移至与所述缓冲槽正对,此时所述压簧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将所述顶柱上的所述顶块卡入所述限位槽内,并通过所述压簧自身的弹力将所述顶块压紧在所述限位槽内,防止了所述电源本体安装到位后自然滑移,这样便完成了对所述电源本体和所述安装基板的组装连接,代替了加装螺丝将所述安装基板与所述电源本体固定连接的组装方式,提升了所述电源本体与所述安装基板的组装效率且便于快速拆装。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两个。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槽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缓冲槽的槽深不大于所述压簧的压缩行程。作为优选,所述顶块的材质为调质橡胶,所述顶块与所述顶柱胶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电源本体胶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引导块与所述限位块胶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为凹面槽。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电源本体背面的限位块滑入安装基板安装槽的方式来将电源本体装入安装基板,并通过压簧的弹力将顶柱卡入限位槽的方式在安装到位时锁定电源本体和安装基板的相对位置,实现了电源本体和安装基板的快速组装,代替了加装螺丝固定的连接方式,提升了组装效率且便于快速拆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外部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基板右视外部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源本体左视外部图;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安装基板;101、安装槽;102、顶柱;103、缓冲槽;104、压簧;105、顶块;2、电源本体;201、限位块;202、引导块;203、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LED背光电源,包括安装基板1和电源本体2,安装基板1侧面沿纵向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01,且安装槽101为燕尾型槽,每个安装槽101的槽底沿横向开设有多个缓冲槽103,缓冲槽103内通过卡钩与压簧104的一端固定连接,压簧104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顶柱102,顶柱102端部固定有顶块105,且顶块105为凸面结构;电源本体2侧面固定有多个限位块201,且限位块201与缓冲槽103一一对应,限位块201两侧固定有引导块202,限位块201侧面开设有限位槽203,且顶块105通过压簧104卡入限位槽203。作为优选,安装槽101的数量为两个,如此设置,便于从多个位置来固定连接安装基板1与电源本体2。缓冲槽103的数量为四个,缓冲槽103的槽深不大于压簧104的压缩行程,如此设置,便于防止压簧104到达自身的极限压缩行程而失效。顶块105的材质为调质橡胶,顶块105与顶柱102胶接固定,如此设置,便于顶块105在压入限位槽203内时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限位块201的数量为四个,限位块201与电源本体2胶接固定,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多个限位块201来保证安装基板1与电源本体2的相对位置准确。引导块202与限位块201胶接固定,如此设置,便于引导块202在限位块201上的快速更换。限位槽203为凹面槽,如此设置,便于顶块105更贴合的卡入限位槽203。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将电源本体2背面的多组限位块201依次对准安装基板1上相对应的安装槽101,之后操作电源本体2施力将限位块201滑入安装槽101内,在滑入的过程中,限位块201侧面的引导块202会首先接触顶块105,且由于顶块105为凸面结构,从而引导块202在接触顶块105后会将顶块105和顶柱102压入缓冲槽103内,此过程中顶柱102压缩压簧104,操作电源本体2继续通过限位块201在安装槽101内滑动的方式滑移,当电源本体2滑移至与安装基板1正对时,此时表示安装到位,同时限位块201上的限位槽203随之滑移至与缓冲槽103正对,此时压簧104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将顶柱102上的顶块105卡入限位槽203内,并通过压簧104自身的弹力将顶块105压紧在限位槽203内,防止了电源本体2安装到位后自然滑移,这样便完成了对电源本体2和安装基板1的组装连接,代替了加装螺丝将安装基板1与电源本体2固定连接的组装方式,提升了电源本体2与安装基板1的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装的LED背光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板(1)和电源本体(2),所述安装基板(1)侧面沿纵向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01),且所述安装槽(101)为燕尾型槽,每个所述安装槽(101)的槽底沿横向开设有多个缓冲槽(103),所述缓冲槽(103)内通过卡钩与压簧(10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簧(104)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顶柱(102),所述顶柱(102)端部固定有顶块(105),且所述顶块(105)为凸面结构;所述电源本体(2)侧面固定有多个限位块(201),且所述限位块(201)与所述缓冲槽(103)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块(201)两侧固定有引导块(202),所述限位块(201)侧面开设有限位槽(203),且所述顶块(105)通过所述压簧(104)卡入所述限位槽(2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LED背光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板(1)和电源本体(2),所述安装基板(1)侧面沿纵向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01),且所述安装槽(101)为燕尾型槽,每个所述安装槽(101)的槽底沿横向开设有多个缓冲槽(103),所述缓冲槽(103)内通过卡钩与压簧(10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簧(104)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顶柱(102),所述顶柱(102)端部固定有顶块(105),且所述顶块(105)为凸面结构;所述电源本体(2)侧面固定有多个限位块(201),且所述限位块(201)与所述缓冲槽(103)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块(201)两侧固定有引导块(202),所述限位块(201)侧面开设有限位槽(203),且所述顶块(105)通过所述压簧(104)卡入所述限位槽(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素华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顺通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