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875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阀,包括一个电磁驱动元件(1)、一个阀滑块(2)和一个阀外壳(3),阀滑块(2)与驱动元件连接且可到两个最终位置,阀外壳(3)有一个供应通道(29)、一个工作通道(30)、一个排放通道(31)和一个控制腔(40)。在第一切换位置时,阀滑块将工作通道与排放通道连接起来,在第二切换位置时,阀滑块将供应通道与工作通道连接起来。阀滑块(2)配备有第一辅助控制缘(8)和第二辅助控制缘(9)。控制通道(32)将排放通道(31)与控制腔(40)连接起来。(*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带压介质的流通的一种电磁阀,该电磁阀有一个驱动元件1、一个阀外壳3和一个阀滑块2,阀外壳中形成有至少一条带压介质的供应通道29和至少一条另一条通道30,31,阀滑块2与驱动元件1连接,且可沿轴向移动地配置在阀外壳中,处在其切换位置时可分别接通或切断供应通道与另一通道之间的连接。在直接控制式的阀门中,阀滑块是借助于动力马达或借助于电磁铁移动到一个位置或其它位置且在各自的位置保持就位的。产生足以完成上述移动和就位所需要的电能量总的来说都转换成焦耳热,因而通电的时间严格受到限制,而且通常线圈是需要加以冷却的。本专利技术电磁阀的特征在于,阀滑块2上配备有第一辅助控制缘8和第二辅助控制缘9,阀外壳3,4中配备有控制腔40和控制通道32,所述控制通道将另一通道31与控制腔40连接起来,其中控制腔在阀滑块处于一个切换位置时处于关闭状态,控制腔与供应通道29连通,以便使阀滑块保持在带压介质的切换位置,阀滑块处在第二切换位置时,控制通道32处于开放状态,从而切断控制腔40与供应通道29之间的连接,于是阀滑块借助于控制腔52中现有的不变压力保持在第二切换位置。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电磁阀是为消除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而提出的,借助于带压介质使阀滑块保持在分别用电的方法形成的位置。本专利申请的好处在于,缩短了通电时间,使驱动元件通电的时间在1毫秒或以下的范围。下面借助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磁阀一个实施例的轴向剖示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3是图1经修改后得出的第二实施例;图4为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修改方案。图1示出了一个3/2通阀,该阀主要由下列各部分组成驱动元件1,阀滑块或阀柱2,和带阀体4和外壳5的阀壳3。驱动元件1为欧洲专利EP-A-0 570 649中所述的那一种电动阀,因而这里不再详述。阀滑块2呈棒形,其横截面基本上是圆的,其一端与驱动元件1连接。阀滑块2有两个控制缘6,7控制着带压介质的流动,还有第一和第二辅助控制缘8,9,其作用稍后将说明。部分10是为形成两个控制缘6,7而设的,其外径比阀滑块2的外径小,因而形成圆形横截面的流通腔11。如图2中所示,部分12的横截面减小了,此部分是为形成第一和第二辅助控制缘8,9而设的,具有圆形部分13和扁平部分14。此外在扁平部分14还形成有槽15处在第二辅助控制缘9的交界。阀体4是个圆柱体,具有一个轴向通孔21,阀滑块2可在通孔21中移动。阀体4的外套表面开有凹槽22彼此间隔一段距离形成。阀体4还开通孔23分别将各凹槽22与通孔21和凹口24连接起来。外壳5有两个分壳体26,27用适当的连接件(图中未示出)连接起来。第一外壳部分26有一个通孔28供容纳阀体4、供应通道29、工作通道30和排放通道31及控制通道32的一段之用。供应通道29可与带压介质源连接。排放通道31可与例如某一容器连接。控制通道32则与从第一部分外壳26的前端开始的排放通道31连通。第二部分外壳27有一个支架(图中未示出)供安装驱动元件和电气连接件(图中未示出)之用。壳体27的一个前端形成有凸起35,第一部分外壳26即配置在该前端上。第二部分外壳27中开有通孔36,与凸起35共轴线。控制通道32的第二段在第二部分外壳27中形成,将控制通道32的第一段与通孔36连接起来。控制通道32的第二段由封闭部件37封闭住。如图1中所示,阀体4插入第一部分外壳26的的通孔28中,且与端面处的一个簧环39接触。控制腔40即这样形成的。阀体4的另一端在套筒41处支撑着,套筒41配置在通孔28中由盖42固定住,盖42将第一部分外壳26封闭住。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阀中设有第二连接通道51将排放通道31与第二控制腔52连接起来。下面说明3/2连通阀的作用。要使阀门工作需要往供应通道29中通带压介质。这种阀有两个切换位置。其在图1中所示的位置为中间位置。若借助于驱动元件1使阀门进入切换位置,则排放通道30和工作通道31就连通起来。阀滑块2如此移动时,先是第二辅助控制缘9越过控制通道32,将该通道关闭,接着第一辅助控制缘8越过供应通道口29,从而使带压介质经环形通道61流入控制腔40中。由于阀滑块2的外径与部分13的外径不同,因而产生了一个将阀滑块2固定在电产生的切换位置的力。所述力出现之后,可立即中断激励驱动元件的电路,从而具有缩短通电时间的好处。若借助驱动元件1使阀门移到另一个切换位置,则供应通道29与工作通道30连通。在此移动过程中,第一辅助控制缘8越过供应通道29的口,中断供应通道29与控制腔40之间的连接,同时第二辅助控制缘9将控制腔40与连接通道32连接起来,从而使带压介质能通过排出通道31排出。由于在液压系统中出于液体静力学的原因通常总是保持固定某固定不变的压力,这个固定不变的压力经通道53的控制腔52中的连接壁54作用到阀杆2伸入控制腔52的一端,将阀杆固定在另一切换位置。在图4的特殊实施例中,阀滑块2借助于作用在其端面的弹簧55的力固定在另一切换位置,从而有这样的好处;阀门不受压而能固定在规定的切换位置上。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阀装有电子驱动元件1、阀滑块2和阀外壳3,阀滑块2与驱动元件1连接,且可移到两端部位置,阀外壳3有一个供应通道29、一个工作通道30、一个排放通道31和一个控制腔40。阀滑块在第一切换位置使工作通道与排放通道连通,在第二切换位置使供应通道与工作通道连通。阀滑块2上设有第一辅助控制缘8和第二辅助控制缘9。控制通道32将排放通道31与控制腔40连接起来。在第一端部位置,控制通道处于关闭状态,控制腔与供应通道29连通,以便借助于带压介质将阀滑块保持在第一切换位置上。在第二切换位置,控制通道32处于打开状态,流通腔11将供应通道29与工作通道30连接起来,阀滑块借助于控制腔52中保持不变的压力在第二切换位置保持就位。这样的好处是,由于阀滑块是借助于带压介质固定就位的,因而减小了驱动元件的功耗,从而无需冷却驱动元件,而且缩短了驱动元件的通电时间。权利要求1.控制带压介质的流通的一种电磁阀,具有一个驱动元件(1)、一个阀外壳(3)和一个阀滑块(2),阀外壳中形成有至少一条带压介质供应通道(29)和至少一条另一条通道(30,31),阀滑块(2)与驱动元件(1)连接,且可沿轴向移动地配置在阀外壳中,处在其切换位置时可分别接通或切断供应通道与另一通道之间的连接,所述电磁阀的特征在于,阀滑块(2)上配备有第一辅助控制缘(8)和第二辅助控制缘(9),阀外壳(3,4)中配备有控制腔(40)和控制通道(32),所述控制通道将另一通道(31)与控制腔(40)连接起来,其中控制腔在阀滑块处于一个切换位置时处于关闭状态,控制腔与供应通道(29)连通,以便使阀滑块保持在带压介质的切换位置,阀滑块处在第二切换位置时,控制通道(32)处于打开状态,从而切断控制腔(40)与供应通道(29)之间的连接,于是阀滑块借助于控制腔(22)中现有的不变压力保持在第二切换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配置第二控制腔(53)中的弹性元件(5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电磁阀的阀外壳(3)有一个供应通道和另一通道(30,31),电磁阀的阀体(4)有一个供应通道和另一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控制带压介质的流通的一种电磁阀,具有一个驱动元件(1)、一个阀外壳(3)和一个阀滑块(2),阀外壳中形成有至少一条带压介质供应通道(29)和至少一条另一条通道(30,31),阀滑块(2)与驱动元件(1)连接,且可沿轴向移动地配置在阀外壳中,处在其切换位置时可分别接通或切断供应通道与另一通道之间的连接,所述电磁阀的特征在于,阀滑块(2)上配备有第一辅助控制缘(8)和第二辅助控制缘(9),阀外壳(3,4)中配备有控制腔(40)和控制通道(32),所述控制通道将另一通道(31)与控制腔(40)连接起来,其中控制腔在阀滑块处于一个切换位置时处于关闭状态,控制腔与供应通道(29)连通,以便使阀滑块保持在带压介质的切换位置,阀滑块处在第二切换位置时,控制通道(32)处于打开状态,从而切断控制腔(40)与供应通道(29)之间的连接,于是阀滑块借助于控制腔(22)中现有的不变压力保持在第二切换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F温特
申请(专利权)人:瓦特西拉瑞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