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科用废液无公害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841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理科用废液无公害处理装置,主要包括处理框体、过滤器、蒸发壳体、冷凝腔、电源;过滤器与进液口相通,过滤器设置在处理框体的内部上端,蒸发壳体设置在处理框体的内部,位于过滤器下方,蒸发壳体包括加热板、传热板、蒸发腔、搅拌器,加热板包裹设置在所述蒸发腔外表面,所述电动传热板设置在加热板与蒸发腔之间,搅拌器包括转动轴、固定杆、连接杆、网格板,转动轴水平设置在蒸发腔内部,冷凝腔内设有冷凝通道,冷凝通道内设有转动套筒,转动套筒内套有螺旋回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操作,保证充分蒸发废液,冷凝效果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理科用废液无公害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病理科用废液无公害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病理科是大型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包括通过活体组织检查、脱落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尸体剖检,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查明死亡原因。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其工作过程中会大量的产生以有机溶剂为主的废液,由于这些有机溶剂对于土壤和水源都具有较高的污染性,因此未经处理的废液不能直接进行排放,相关科室必须配备相应的稀释排放或者无害处理设施,或将废液送至专业处理机构进行处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降低溶剂采购成本,近年来,专业的病理科废液回收装置开始出现,但是存在着结构复杂,进行蒸发过程中,存在蒸发废液不充分的现象,并在进行冷凝过程中,由于蒸汽流速较快,停留时间不足同样导致蒸汽冷凝效率下降。因此,研发一种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和维护且具有较高分离效果的废液回收装置对于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病理科用废液无公害处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主要包括处理框体、过滤器、蒸发壳体、冷凝腔、电源;所述处理框体顶端设有进液口;所述过滤器设置在处理框体的内部上端,且过滤器与所述进液口相通,过滤器内设有振动筛,过滤器下端设有废液管道;所述蒸发壳体设置在处理框体的内部,位于过滤器下方,蒸发壳体通过所述废液管道与过滤器相通,废液管道上设有阀门;蒸发壳体包括加热板、电动传热板、蒸发腔、搅拌器,所述加热板包裹设置在所述蒸发腔外表面,所述电动传热板设置在加热板与蒸发腔之间,电动传热板用于对温度,电动传热板上均匀分布有通孔,电动传热板下端设有滑块,处理框体底部设有圆形滑轨,传热板与处理框体通过所述滑块、圆形滑轨连接,蒸发腔上方设有排气出口,所述搅拌器包括转动轴、固定杆、连接杆、网格板,所述转动轴水平设置在蒸发腔内部,所述固定杆、连接杆、网格板均设置有8-12个,所述固定杆等距分布于转动轴上,固定杆上内套有缓冲杆,所述网格板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在固定杆上;所述冷凝腔内设有冷凝通道,所述冷凝通道的进水口、出水口与外部水源连接,冷凝通道内设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内均匀分布有三个转动杆,转动套筒内套有螺旋回流管,所述螺旋回流管与所述排气出口连接,螺旋回流管上方连接有排气泵,螺旋回流管的下方右端连接有溶剂收集盒;所述电源与振动筛、转动轴、加热板、电动传热板、排气泵、转动套筒电性连接;处理框体外壁设有开关键盘,开关键盘上设有开关一、开关二、开关三、开关四、开关五、开关六,所述开关一、开关二、开关三、开关四、开关五、开关六分别与振动筛、转动轴、加热板、电动传热板、排气泵、转动套筒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振动筛为双层结构,双层振动筛之间设有弹簧,对废液中的杂物进行过滤。进一步地,缓冲杆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弹簧支杆,所述弹簧支杆与所述固定杆相连,通过调整转动轴的速率,控制固定杆的伸出长度,实现不同情况下废液的搅拌。进一步地,蒸发腔设置有水位报警器,水位报警器为市售的,所述水位报警器内设有探头,用于探测蒸发腔内的废液水位,能够实时了解蒸发腔中废液的水位,调节转动轴的速率。进一步地,蒸发腔底部均匀分布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盛放盘,所述盛放盘中设有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换能器为市售的,蒸发器下方设有腔盖,通过超声换能器的作用对废液进行超声振荡,将无法蒸出的高沸点杂质和不溶物内的溶剂清洗出去,并用盛放盘收集,腔盖对盛放盘进行取出。进一步地,处理框体与所述加热板之间设有保温层,防止加热板对蒸发腔加热时,热量的流失。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先将废液通过进液口导入到过滤器中过滤,再通过废液管道将过滤后的废液流入到蒸发壳体中,当蒸发腔中废液到达一定液位时,打开搅拌器对废液进行搅拌,同时加热板工作,电动传热板在滑块与圆形滑轨的作用下旋转,然后通过真空泵吸入蒸发腔中的废液蒸汽进入到螺旋回收管,外部水源通过冷凝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循环供水,在转动套筒的旋转作用下,对冷凝通道中的水体进行搅拌,废液蒸汽在螺旋回收管内进行冷却,收集盒通过溶剂出口对冷却后的废液蒸汽收集,盛放盘对杂质和不溶物收集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废液通过过滤器过滤后,再进入到蒸发腔中进行溶剂蒸发处理,通过传热板在蒸发器外侧旋转,结合通孔,保证加热板对蒸发腔加热时的均匀性,搅拌器对蒸发腔内的废液进行搅拌处理,提高蒸发效率,盛放盘对杂物和不溶物收集排出,提高工作效率,对溶剂蒸发彻底;冷凝腔内的转动套筒进行旋转,对冷凝通道中的水体进行搅拌,保证螺旋冷凝管冷却温度均匀,提高冷却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冷凝腔的剖面图;其中,1-处理框体、11-进液口、12-圆形滑轨、2-过滤腔、21-振动筛、22-废液管道、3-蒸发壳体、31-加热板、32-电动传热板、321-通孔、322-滑块、33-蒸发腔、331-排气出口、332-放置槽、34-搅拌器、341-转动轴、342-固定杆、343-连接杆、344-网格板、345-缓冲杆、35-盛放盘、36-腔盖、4-冷凝腔、41-冷凝通道、42-转动套筒、421-转动杆、43-螺旋回流管、431-溶剂收集盒。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病理科用废液无公害处理装置,主要包括处理框体11、过滤器2、蒸发壳体3、冷凝腔4、电源;处理框体1顶端设有进液口11,过滤器2设置在处理框体1的内部上端,且过滤器2与进液口11相通,过滤器2内设有振动筛21,振动筛21为双层结构,双层振动筛21之间设有弹簧,过滤器2下端设有废液管道22;蒸发壳体3设置在处理框体1的内部,位于过滤器2下方,蒸发壳体3通过所述废液管道22与过滤器2相通,废液管道22上设有阀门;蒸发壳体3包括加热板31、传热板32、蒸发腔33、搅拌器34,加热板31包裹设置在蒸发腔33外表面,处理框体1与加热板31之间设有保温层,电动传热板32设置在加热板31与蒸发腔33之间,电动传热板32用于对温度,电动传热板32上均匀分布有通孔321,电动传热板32下端设有滑块322,处理框体1底部设有圆形滑轨12,传热板32与处理框体1通过滑块322、圆形滑轨12连接,蒸发腔33上方设有排气出口331,蒸发腔33设置有水位报警器,水位报警器内设有探头,用于探测蒸发腔33内的废液水位,搅拌器34包括转动轴341、固定杆342、连接杆343、网格板344,转动轴341水平设置在蒸发腔33内部,固定杆342、连接杆343、网格板344均设置有8-12个,固定杆342等距分布于转动轴341上,固定杆342上内套有缓冲杆345,缓冲杆345内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弹簧支杆,弹簧支杆与固定杆342相连,网格板344通过连接杆343固定在固定杆342上;蒸发腔33底部均匀分布有放置槽332,每个放置槽332内放置有盛放盘35,盛放盘35中设有超声换能器,每个放置槽332下方设有腔盖36;冷凝腔4内设有冷凝通道41,冷凝通道41的进水口、出水口与外部水源连接,冷凝通道41内设有转动套筒42,转动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理科用废液无公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处理框体(1)、过滤器(2)、蒸发壳体(3)、冷凝腔(4)、电源;所述处理框体(1)顶端设有进液口(11);所述过滤器(2)设置在处理框体(1)的内部上端,且过滤器(2)与所述进液口(11)相通,且过滤器(2)与所述进液口(11)相通,过滤器(2)内设有振动筛(21),过滤器(2)下端设有废液管道(22);所述蒸发壳体(3)设置在处理框体(1)的内部,位于过滤器(2)下方,蒸发壳体(3)通过所述废液管道(22)与过滤器(2)相通,废液管道(22)上设有阀门;蒸发壳体(3)包括加热板(31)、电动传热板(32)、蒸发腔(33)、搅拌器(34),所述加热板(31)包裹设置在所述蒸发腔(33)外表面,所述电动传热板(32)设置在加热板(31)与蒸发腔(33)之间,电动传热板(32)用于对温度,电动传热板(32)上均匀分布有通孔(321),电动传热板(32)下端设有滑块(322),处理框体(1)底部设有圆形滑轨(12),传热板(32)与处理框体(1)通过所述滑块(322)、圆形滑轨(12)连接,蒸发腔(33)上方设有排气出口(331);所述搅拌器(34)包括转动轴(341)、固定杆(342)、连接杆(343)、网格板(344),所述转动轴(341)水平设置在蒸发腔(33)内部,所述固定杆(342)、连接杆(343)、网格板(344)均设置有8‑12个,所述固定杆(342)等距分布于转动轴(341)上,固定杆(342)上内套有缓冲杆(345),所述网格板(344)通过所述连接杆(343)固定在固定杆(342)上;所述冷凝腔(4)内设有冷凝通道(41),所述冷凝通道(41)的进水口、出水口与外部水源连接,冷凝通道(41)内设有转动套筒(42),所述转动套筒(42)内均匀分布有三个转动杆(421),转动套筒(42)内套有螺旋回流管(43),所述螺旋回流管(43)与所述排气出口(331)连接,螺旋回流管(43)上方连接有排气泵,螺旋回流管(43)的下方右端连接有溶剂收集盒(431);所述电源与振动筛(21)、转动轴(341)、加热板(31)、电动传热板(32)、排气泵、转动套筒(42)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理科用废液无公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处理框体(1)、过滤器(2)、蒸发壳体(3)、冷凝腔(4)、电源;所述处理框体(1)顶端设有进液口(11);所述过滤器(2)设置在处理框体(1)的内部上端,且过滤器(2)与所述进液口(11)相通,且过滤器(2)与所述进液口(11)相通,过滤器(2)内设有振动筛(21),过滤器(2)下端设有废液管道(22);所述蒸发壳体(3)设置在处理框体(1)的内部,位于过滤器(2)下方,蒸发壳体(3)通过所述废液管道(22)与过滤器(2)相通,废液管道(22)上设有阀门;蒸发壳体(3)包括加热板(31)、电动传热板(32)、蒸发腔(33)、搅拌器(34),所述加热板(31)包裹设置在所述蒸发腔(33)外表面,所述电动传热板(32)设置在加热板(31)与蒸发腔(33)之间,电动传热板(32)用于对温度,电动传热板(32)上均匀分布有通孔(321),电动传热板(32)下端设有滑块(322),处理框体(1)底部设有圆形滑轨(12),传热板(32)与处理框体(1)通过所述滑块(322)、圆形滑轨(12)连接,蒸发腔(33)上方设有排气出口(331);所述搅拌器(34)包括转动轴(341)、固定杆(342)、连接杆(343)、网格板(344),所述转动轴(341)水平设置在蒸发腔(33)内部,所述固定杆(342)、连接杆(343)、网格板(344)均设置有8-12个,所述固定杆(342)等距分布于转动轴(341)上,固定杆(342)上内套有缓冲杆(345),所述网格板(344)通过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敬童英吴倩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