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屋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411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全屋净水器,包括前置过滤器,所述前置过滤器包括活性炭过滤装置、进水管、出水管、桥接管以及控制器,所述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本体、隔离变压器、导电装置和排水管,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以及排水电磁阀开/闭,导电装置通过外接电源对活性炭滤芯进行电加热,从而有效杀死吸附在块状活性炭表面和箱体内的细菌和微生物,待杀菌完成后,再通过排水电磁阀和排水管将箱体内的水连同杀死的细菌和微生物一同排出,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保证活性炭滤芯的性能,而且这些杀死的细菌和微生物不会进入水回路中,从而保证出水质量。

New house wate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全屋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设备,特别是指新型全屋净水器。
技术介绍
全屋净水系统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前置过滤装置、中央净水器、直饮机、RO反渗透系统(末端净水机)。这四个部分每个都担当着重要作用,他们互相组合形成的全屋净水系统,有着远比一般的净水机更强大更全面的净水能力。可以说全屋净水系统是未来智能家居生活的一种趋势。其中,前置过滤装置通常被安装在净水系统的最前端,可以过滤泥沙和大颗粒的杂质,洁净水质的第一道屏障,如果前置过滤装置质量好,他也能或多或少地承担后面几个部分的工作,例如,设置活性炭过滤装置,用于吸附部分细菌和绝大部分的微生物。上述活性炭过滤装置通常能有效吸附有害物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吸附物质将在活性炭过滤装置中积累,微生物和细菌将在活性炭过滤装置的活性炭滤芯上生长。吸附物质的积累以及微生物和细菌的生长可能阻止原水顺利通过活性炭滤芯,这导致活性炭过滤装置性能的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新型全屋净水器,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了达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新型全屋净水器,包括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器包括:活性炭过滤装置:该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本体、隔离变压器、与外接电源连接的继电器、导电装置和排水管,过滤装置本体包括箱体和活性炭滤芯,所述活性炭滤芯安装于箱体内,活性炭滤芯包括筒体和块状活性炭,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滤网,所述块状活性炭充满于筒体内;所述导电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一导电弹簧以及第二导电弹簧,所述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分别安装于箱体的相对侧;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安装于两个滤网上,并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块状活性炭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弹簧和第二导电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并且第一导电弹簧压缩于第一电极和第一接线柱之间,第二导电弹簧压缩于第二电极和第二接线柱之间;所述隔离变压器分别与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电连接;所述排水管跟箱体连通,并且排水管上设有排水电磁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跟箱体连通,且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跟箱体连通,且出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桥接管:所述桥接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并且桥接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排水电磁阀以及继电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该活性炭过滤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插入块状活性炭内。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分别设有凸出的定位柱,所述第一导电弹簧和第二导电弹簧分别套设于相应的定位柱上。第一导电弹簧和第二导电弹簧分别套设于定位柱上,可防止第一导电弹簧和第二导电弹簧移位。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导电装置并外接电源对活性炭滤芯进行电加热,从而有效杀死吸附在块状活性炭表面和箱体内的细菌和微生物,待杀菌完成后,再通过排水电磁阀和排水管将箱体内的水连同杀死的细菌和微生物一同排出,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保证活性炭滤芯的性能,而且这些杀死的细菌和微生物不会进入水回路中,从而保证出水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滤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控制器与各电器元件配合的框架示意图。图示说明:1隔离变压器,2继电器,3排水管,4箱体,5活性炭滤芯,51筒体,52块状活性炭,511滤网,60定位柱,61第一电极,62第二电极,63第一接线柱,64第二接线柱,65第一导电弹簧,66第二导电弹簧,31排水电磁阀,71进水管,711第一电磁阀,72出水管,721第二电磁阀,73桥接管,731第三电磁阀,8控制器,9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新型全屋净水器,包括前置过滤器,所述前置过滤器包括:活性炭过滤装置,该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本体、隔离变压器1、与外接的家用电源连接的继电器2、导电装置和排水管3。过滤装置本体包括箱体4和活性炭滤芯5,所述活性炭滤芯5安装于箱体4内,活性炭滤芯5包括筒体51和块状活性炭52,所述筒体51的两端分别设有滤网511,所述块状活性炭52充满于筒体51内。所述导电装置包括第一电极61、第二电极62、第一接线柱63、第二接线柱64、第一导电弹簧65以及第二导电弹簧66,所述第一接线柱63和第二接线柱64分别安装于箱体4的相对侧。所述第一电极61和第二电极62分别安装于两个滤网511上,并且第一电极61和第二电极62与块状活性炭52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弹簧65和第二导电弹簧66均处于压缩状态,并且第一导电弹簧65压缩于第一电极61和第一接线柱63之间,第二导电弹簧66压缩于第二电极62和第二接线柱64之间。所述隔离变压器1分别与第一接线柱63和第二接线柱64电连接;所述排水管3跟箱体4连通,并且排水管3上设有排水电磁阀31。进水管71,所述进水管71跟箱体4连通,且进水管7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711。出水管72,所述出水管72跟箱体4连通,且出水管72上设有第二电磁阀721。桥接管73,所述桥接管7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71和出水管72连通,并且桥接管73上设有第三电磁阀731。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分别与第一电磁阀711、第二电磁阀721、第三电磁阀731、排水电磁阀31以及继电器2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该活性炭过滤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的感应端插入块状活性炭52内。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61和第二电极62上分别设有凸出的定位柱60,所述第一导电弹簧65和第二导电弹簧66分别套设于相应的定位柱60上。第一导电弹簧65和第二导电弹簧66分别套设于定位柱60上,这样可防止第一导电弹簧65和第二导电弹簧66移位。控制器8能控制第一电磁阀71、第二电磁阀72、第三电磁阀73、排水电磁阀31以及继电器2的开/闭状态。正常工作时,第一电磁阀71和第二电磁阀72打开,第三电磁阀73和排水电磁阀31关闭,水流从进水管71进入过滤装置本体,水流经过活性炭滤芯5,活性炭滤芯5对原水进行有效的过滤,可对部分细菌和微生物进行吸附,然后过滤后的水流再从出水管72流出。当需要清洗过滤装置本体时,关闭第一电磁阀71和第二电磁阀72,同时打开第三电磁阀73,此时排水电磁阀31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原水直接从桥接管73流动。这时外接电源如220V的家用电压供电,经隔离变压器1降压至36V以下,对活性炭滤芯5进行供电,并对块状活性炭52进行电加热,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另外,温度传感器9实时感应内部温度,并将信息反馈至控制器8,并由控制器8控制继电器2开关。待杀菌完成后,先将排水电磁阀31打开,使得杀菌后的细菌从排水管3排出。本技术通过导电装置并外接电源对活性炭滤芯5进行电加热,从而有效杀死吸附在块状活性炭52表面和箱体4内的细菌和微生物,待杀菌完成后,再通过排水电磁阀31和排水管3将箱体4内的水连同杀死的细菌和微生物一同排出,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保证活性炭滤芯5的性能,而且这些杀死的细菌和微生物不会进入水回路中,从而保证出水质量。以上结合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全屋净水器,包括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器包括:活性炭过滤装置:该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本体、隔离变压器、与外接电源连接的继电器、导电装置和排水管,过滤装置本体包括箱体和活性炭滤芯,所述活性炭滤芯安装于箱体内,活性炭滤芯包括筒体和块状活性炭,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滤网,所述块状活性炭充满于筒体内;所述导电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一导电弹簧以及第二导电弹簧,所述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分别安装于箱体的相对侧;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安装于两个滤网上,并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块状活性炭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弹簧和第二导电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并且第一导电弹簧压缩于第一电极和第一接线柱之间,第二导电弹簧压缩于第二电极和第二接线柱之间;所述隔离变压器分别与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电连接;所述排水管跟箱体连通,并且排水管上设有排水电磁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跟箱体连通,且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跟箱体连通,且出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桥接管:所述桥接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并且桥接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排水电磁阀以及继电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全屋净水器,包括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器包括:活性炭过滤装置:该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本体、隔离变压器、与外接电源连接的继电器、导电装置和排水管,过滤装置本体包括箱体和活性炭滤芯,所述活性炭滤芯安装于箱体内,活性炭滤芯包括筒体和块状活性炭,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滤网,所述块状活性炭充满于筒体内;所述导电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一导电弹簧以及第二导电弹簧,所述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分别安装于箱体的相对侧;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安装于两个滤网上,并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块状活性炭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弹簧和第二导电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并且第一导电弹簧压缩于第一电极和第一接线柱之间,第二导电弹簧压缩于第二电极和第二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涛金王勇罗星张岳才吕灿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