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17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包括面罩主体和固定在面罩主体下端的加强筋,面罩主体的左端设置有左车门操控按钮孔,面罩主体的右端设置有右车门操控按钮孔,面罩主体的上端阵列并排均匀设置有VCB按钮安装孔、受电弓按钮安装孔、窗纱按钮安装孔和风笛按钮安装孔,其中,面罩主体下端设置的加强筋提高了面罩主体的结构强度,将左车门操控按钮孔集中设置在面罩主体的左端,将右车门操控按钮孔集中设置在面罩主体的右端,统一了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的结构形式,合理布局标准动车组操控台的控制按钮,非常方便列车操作员进行操作并避免列车员使用过程中发生操作失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
技术介绍
近几年,国内列车等城市轨道列车迅猛发展,有效缓减了许多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并且通过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努力开发,中国地铁及轨道列车技术水平已经到达了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借鉴中国的经验,大力发展地铁及轨道交通并直接从中国采购地铁及轨道列车,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更多的中型城市不断扩大,其交通状况日渐严峻,也不短地加入到轨交化建设行列中来。操作台是列车驾驶员驾驶列车的操控设备,列车在停止运行时,为了避免操作台上落灰,现有的列车操作台上设置有罩板;驾驶员在驾驶列车时将盖板打开,列车停止运行时,驾驶员将盖板关闭,从而防止灰尘落在操作台上。但是,现有的列车操控台面罩结构和功能均比较单一,其上控制按钮的安装固定混乱,导致列车员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操作失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旨在统一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的结构形式,合理布局标准动车组操控台的控制按钮,方便列车操作员进行操作并避免列车员使用过程中发生操作失误。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包括面罩主体和固定在所述面罩主体下端的加强筋,所述面罩主体的左端设置有左车门操控按钮孔,所述面罩主体的右端设置有右车门操控按钮孔,所述面罩主体的上端阵列并排均匀设置有VCB按钮安装孔、受电弓按钮安装孔、窗纱按钮安装孔和风笛按钮安装孔。可选的,所述面罩主体的左上角设置有手动检测按钮安装孔,所述面罩主体的右上角设置有操作模式选择按钮安装孔。可选的,所述面罩主体的左端还并排设置有司机室灯控制按钮安装孔、前照灯控制按钮安装孔、遮阳帘控制按钮安装孔、刮雨器控制按钮安装孔。可选的,所述左车门操控按钮孔包括开左门按钮安装孔、释放左门按钮安装孔和关左门按钮安装孔。可选的,所述右车门操控按钮孔包括开右门按钮安装孔、释放右门按钮安装孔和关右门按钮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包括面罩主体和固定在面罩主体下端的加强筋,面罩主体的左端设置有左车门操控按钮孔,面罩主体的右端设置有右车门操控按钮孔,面罩主体的上端阵列并排均匀设置有VCB按钮安装孔、受电弓按钮安装孔、窗纱按钮安装孔和风笛按钮安装孔,其中,面罩主体下端设置的加强筋提高了面罩主体的结构强度,将左车门操控按钮孔集中设置在面罩主体的左端,将右车门操控按钮孔集中设置在面罩主体的右端,非常方便列车操作员进行操作并避免列车员使用过程中发生操作失误,也即本技术实施例统一了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的结构形式,合理布局标准动车组操控台的控制按钮,方便列车操作员进行操作并避免列车员使用过程中发生操作失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包括面罩主体1和固定在面罩主体1下端的加强筋2,其中,面罩主体1的下端设置的加强筋提高了面罩主体的结构强度。参考图1所示,加强筋2的形状与面罩主体1的形状相似,并且,加强筋2的外边沿与面罩主体1的外边沿完美过渡,不仅可以减小加强筋2与面罩主体1之间的接缝和不光滑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加强筋2对面罩主体1的补强效果。参考图1所示,面罩主体1的左端设置有左车门操控按钮孔,面罩主体1的右端设置有右车门操控按钮孔,其中,左车门操控按钮孔包括开左门按钮安装孔101、释放左门按钮安装孔102和关左门按钮安装孔103;右车门操控按钮孔包括开右门按钮安装孔104、释放右门按钮安装孔105和关右门按钮安装孔106。示例的,参考图1所示,开左门按钮安装孔101、释放左门按钮安装孔102和关左门按钮安装孔103成排、阵列、均匀设置在面罩主体1的左端;开右门按钮安装孔104、释放右门按钮安装孔105和关右门按钮安装孔106成排、阵列、均匀设置在面罩主体1的右端,其中,将左车门操控按钮孔集中设置在面罩主体的左端,将右车门操控按钮孔集中设置在面罩主体的右端,非常方便列车操作员进行操作并避免列车员使用过程中发生操作失误。参考图1所示,开左门按钮安装孔101、释放左门按钮安装孔102和关左门按钮安装孔103均匀的呈一列设置在面罩主体1的左端,开右门按钮安装孔104、释放右门按钮安装孔105和关右门按钮安装孔106均匀的呈一列设置在面罩主体1的右端,其中,开左门按钮安装孔101、释放左门按钮安装孔102和关左门按钮安装孔103中心连线与开右门按钮安装孔104、释放右门按钮安装孔105和关右门按钮安装孔106的中心连线相对与面罩主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也即左车门操控按钮孔和右车门操控按钮孔对称设置在面罩主体1的左右两侧,非常方便列车员的左右手进行操作。参考图1所示,面罩主体1的上端阵列并排均匀设置有VCB按钮安装孔107、受电弓按钮安装孔108、窗纱按钮安装孔109和风笛按钮安装孔110。面罩主体1的左上角设置有手动检测按钮安装孔111,面罩主体1的右上角设置有操作模式选择按钮安装孔112。参考图1所示,面罩主体1的左端还并排设置有司机室灯控制按钮安装孔113、前照灯控制按钮安装孔114、遮阳帘控制按钮安装孔115、刮雨器控制按钮安装孔116。其中,由于司机室灯控制按钮安装孔113、前照灯控制按钮安装孔114、遮阳帘控制按钮安装孔115、刮雨器控制按钮安装孔116在行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其被操作的频次较低,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将其设置在面罩主体1的左端非核心区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的面罩主体1的右上角设置有停放施加按钮安装孔117、停放缓解按钮安装孔118、清洁制动按钮安装孔119、保持制动按钮安装孔120和比例制动按钮安装孔121,其中,停放施加按钮安装孔117、停放缓解按钮安装孔118、清洁制动按钮安装孔119、保持制动按钮安装孔120和比例制动按钮安装孔121间隔相同的距离呈一列设置,并且停放施加按钮安装孔117、停放缓解按钮安装孔118、清洁制动按钮安装孔119、保持制动按钮安装孔120和比例制动按钮安装孔121的中心连线与所述面罩主体的左边线平行。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将各种制动按钮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规则的、均匀的设置在面罩主体1的右上角,当列车员需要进行制动操作时,仅需要在同一区域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制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包括面罩主体和固定在所述面罩主体下端的加强筋,所述面罩主体的左端设置有左车门操控按钮孔,所述面罩主体的右端设置有右车门操控按钮孔,所述面罩主体的上端阵列并排均匀设置有VCB按钮安装孔、受电弓按钮安装孔、窗纱按钮安装孔和风笛按钮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包括面罩主体和固定在所述面罩主体下端的加强筋,所述面罩主体的左端设置有左车门操控按钮孔,所述面罩主体的右端设置有右车门操控按钮孔,所述面罩主体的上端阵列并排均匀设置有VCB按钮安装孔、受电弓按钮安装孔、窗纱按钮安装孔和风笛按钮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动车组操控台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主体的左上角设置有手动检测按钮安装孔,所述面罩主体的右上角设置有操作模式选择按钮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徐立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正能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