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74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涂油装置包括底架、动力机构、上滚筒、下滚筒、滚筒和储油盒,上滚筒、下滚筒相互抵靠且平行安装于底架,储油盒用于向上滚筒或下滚筒涂覆油膜,滚筒沿上滚筒及下滚筒的一侧安装于底架,动力机构安装于底架并驱动上滚筒、下滚筒相对滚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稳定工件质量。

Oi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自动涂油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件的涂油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工件进行冲压加工等工序前,为了保证金属工件的加工工序间防锈,通常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油脂类防锈剂,金属工件涂油后表面快速形成一层软膜,油膜附着力强,从而保持了金属工件的固有特性。现有的此类金属工件大多采用人工向金属工件表面刷油的涂油方式,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并且金属工件表面油膜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涂油装置,实现了金属工件的涂油与传输自动完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涂油装置包括底架、动力机构、上滚筒、下滚筒、滚筒和储油盒,上滚筒、下滚筒相互抵靠且平行安装于底架,储油盒用于向上滚筒或下滚筒涂覆油膜,滚筒沿上滚筒及下滚筒的一侧安装于底架,动力机构安装于底架并驱动上滚筒、下滚筒相对滚动。工件从上滚筒、下滚筒之间输入,动力机构驱动上滚筒与下滚筒相对滚动,利用上滚筒与下滚筒的相对滚动将储油盒内的油料涂覆于上滚筒及下滚筒,当上滚筒、下滚筒通过相对滚动输出工件时,工件表面涂油完成,并且涂油均匀,再通过滚筒将工件传输,涂油的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提高了工件的涂油效率。储油盒的安装方式可以是下滚筒置于储油盒内,储油盒的顶部沿下滚筒设有转轴,转轴沿下滚筒固定有刷板,刷板抵靠于下滚筒,刷板可以将储油盒的油料均匀涂附于下滚筒表面;也可以是储油盒悬挂于底架,并通过油管连接于上滚筒的上方,油管通过油泵从储油盒抽取油料流入上滚筒。因此可以实现储油盒的油料能够涂覆于下滚筒或上滚筒,从而利用上滚筒与下滚筒的相对滚动使得上滚筒及下滚筒均涂覆油膜,进而实现工件的涂油过程。上述涂油装置还包括上转轴和下转轴,上滚筒套接且固定于上转轴,上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上轴承及上轴承座,下滚筒套接且固定于下转轴,下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下轴承及下轴承座,上轴承座对应安装于下轴承座,下轴承座的底部固定于底架。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安装于底架,电机通过主动链轮、链条、从动链轮连接下转轴的轴头。由此,通过链传动来驱动下滚筒滚动,并通过下滚筒带动上滚筒滚动,从而上滚筒、下滚筒的相对滚动来传送工件,经过滚筒来输出工件。进一步地,每一下轴承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槽,上轴承座对应置于安装槽,上轴承座的两侧通过轴向挡板限位,安装槽的槽口安装有弹簧座,弹簧座内置有竖向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压紧于上轴承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有调整杆,调整杆的杆身沿竖向滑动安装于弹簧座,调整杆的杆头压紧第一弹簧且限位于弹簧座内。由此,上轴承座沿安装槽竖向滑动,从而调节上滚筒、下滚筒的间距以适应工件的厚度,并且在第一弹簧作用下压紧上轴承座,从而使得上滚筒、下滚筒相对滚动时能够有效地抵靠。底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块侧板,滚筒横向安装于两块侧板,两块侧板的尾部通过横杆连接,横杆设有限位块和感应器,滚筒的下方设有接油盒,接油盒安装于底架。由此,限位块避免了工件从滚筒滑落,感应器用于感应工件的在滚筒上的传输位置。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稳定工件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涂油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涂油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该涂油装置包括底架1、上滚筒2、上转轴3、下滚筒4、下转轴5、滚筒6、储油盒7和动力机构,上滚筒2、下滚筒4横向设置且抵靠,上滚筒2、下滚筒4均为海绵滚筒。上滚筒2套接且固定于上转轴3,上转轴3的两端分别安装上轴承8及上轴承座9,下滚筒4套接且固定于下转轴5,下转轴5的两端分别安装下轴承10及下轴承座11,上轴承座9对应安装于下轴承座11,下轴承座11固定于底架1,动力机构包括电机12,电机12安装于底架1,电机12通过主动链轮、链条13、从动链轮14连接下转轴5的轴头。每一下轴承座11的顶部设有安装槽15,上轴承座9对应置于安装槽15,上轴承座9的两侧通过轴向挡板16限位,安装槽15的槽口安装有弹簧座17,弹簧座17内置有竖向的第一弹簧18,第一弹簧18的一端压紧于上轴承座9,第一弹簧18的另一端设有调整杆19,调整杆19的杆身19a沿竖向滑动安装于弹簧座17,调整杆19的杆头19b压紧第一弹簧18且限位于弹簧座17内。上轴承座9沿安装槽15竖向滑动,从而调节上滚筒2、下滚筒4的间距以适应工件的厚度,并且在第一弹簧18作用下压紧上轴承座9,从而使得上滚筒2、下滚筒4相对滚动时能够有效地抵靠。底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块侧板20,滚筒6横向安装于两块侧板20,滚筒6横向设置,滚筒6均为镀锌弹簧滚筒。两块侧板20的尾部通过横杆21连接,横杆21设有限位块22和感应器23,限位块避免了工件从滚筒6滑落,感应器23用于感应工件的在滚筒6上的传输位置。滚筒6的下方设有接油盒,接油盒安装于底架1,接油盒用于接收工件经过滚筒6时落下的残油。储油盒7的第一种安装方式为:下滚筒4置于储油盒7内,储油盒7的顶部沿下滚筒4设有转轴24,转轴24沿下滚筒4固定有刷板25,刷板25抵靠于下滚筒4。下滚筒4滚动时,刷板25将储油盒7的油料均匀涂附于下滚筒4表面。储油盒7的第二种安装方式为(附图中未画出):储油盒7悬挂于支架42的侧部,并通过油管连接于上滚筒2的上方,油管通过油泵从储油盒7抽取油料淋向上滚筒2的表面,利用上滚筒2与下滚筒4相对滚动,使得下滚筒4也不断地粘附油料。上述涂油装置工作时(以上述储油盒7的第一种安装方式进行说明),工件从上滚筒2、下滚筒4之间输入,电机12驱动主动链轮、链条13、从动链轮14带动下转轴5、下滚筒4滚动,利用下滚筒4的持续滚动将储油盒7内的油料粘附于下滚筒4,同时上滚筒2与下滚筒4相对滚动,使得上滚筒2也不断地粘附油料,当上滚筒2、下滚筒4通过相对滚动输出工件时,工件表面涂油完成,输出的工件再经过滚筒6来传送,涂油的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提高了工件的涂油效率。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动力机构、上滚筒(2)、下滚筒(4)、滚筒(6)和储油盒(7),所述上滚筒(2)、下滚筒(4)相互抵靠且平行安装于底架(1),所述储油盒(7)用于向上滚筒(2)或下滚筒(4)涂覆油膜,所述滚筒(6)沿上滚筒(2)及下滚筒(4)的一侧安装于底架(1),所述动力机构安装于底架(1)并驱动上滚筒(2)、下滚筒(4)相对滚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动力机构、上滚筒(2)、下滚筒(4)、滚筒(6)和储油盒(7),所述上滚筒(2)、下滚筒(4)相互抵靠且平行安装于底架(1),所述储油盒(7)用于向上滚筒(2)或下滚筒(4)涂覆油膜,所述滚筒(6)沿上滚筒(2)及下滚筒(4)的一侧安装于底架(1),所述动力机构安装于底架(1)并驱动上滚筒(2)、下滚筒(4)相对滚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滚筒(4)置于储油盒(7)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盒(7)的顶部沿下滚筒(4)设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沿下滚筒(4)固定有刷板(25),所述刷板(25)抵靠于下滚筒(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盒(7)悬挂于底架(1),并通过油管连接于上滚筒(2)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转轴(3)和下转轴(5),所述上滚筒(2)套接且固定于上转轴(3),所述上转轴(3)的两端分别安装上轴承(8)及上轴承座(9),所述下滚筒(4)套接且固定于下转轴(5),所述下转轴(5)的两端分别安装下轴承(10)及下轴承座(11),所述上轴承座(9)对应安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春保谭明李劲彬颜昭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鼎照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