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小龙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镜下专用带吸引功能的滴水双极电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51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神经内镜下专用带吸引功能的滴水双极电凝装置,包括绝缘镊子本体、双极电凝部分以及滴水部分,双极电凝部分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双极电凝和电凝主机,双极电凝分别设置于镊子本体的尖端,镊子本体尖端的双极电凝裸露;滴水部分包括冲洗液瓶和连接于冲洗液瓶上的输水导管,输水导管具有滴水孔,输水导管设置于镊子本体一个镊瓣的内侧,滴水孔和双极电凝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滴水孔不断滴水冲洗双极电凝和手术野,防止被被灼组织粘连在镊尖的双极电凝上,具有相对较好的防粘特性,镊尖能随时保持清洁。同时产生的积液通过吸引孔吸除,可以显露手术野出血点,适合神经内镜手术的精准止血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镜下专用带吸引功能的滴水双极电凝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镜下专用带吸引功能的滴水双极电凝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内镜技术是神经外科领域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技术。近几年内镜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不仅应用于脑室系统病变的治疗、颅底病变的处理,还大量地应用于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中,吸引器和滴水双极电凝镊子是神经外科手术中不可缺少两样重要器械。吸引器用于吸除手术中出血、渗出物、脓液、器官中的内容物,负责显露手术视野,使手术清楚。滴水双极电凝镊子主要是通过高频电流对微细血管出血口电凝止血。在电凝过程中滴水,水流不断的冲洗镊尖,既可减弱焦伽的粘附,又可散热。但由于在电凝过程中滴水会对视野造成一定干扰,需要及时吸除手术中积液,往往需要吸引器和滴水双极电凝镊子同时配合使用,频繁地更换手术器械,会延长手术的时间;且神经内镜手术操作空间狭小,要同时容纳内镜、吸引器、滴水双极电凝镊子等多种器械,会增加手术难度。中国专利《一种携带冲洗吸引功能的双极电凝镊》(申请日:2015-01-09,专利号:ZL201520013009.6,公开日:2015-07-01,公开号:204428151U),公开了一种携带冲洗吸引功能的双极电凝镊,一种携带冲洗吸引功能的双极电凝镊,包括镊体,镊体为空心结构,镊体的管壁绝缘,镊尖裸露,镊体的后端为电缆线,在镊体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孔道,分别作为冲洗端、吸引端。通过金属镊体内置的输水管道外接冲洗管,吸水孔道通过金属镊体内置的吸水管道外接吸引管。实现了单手使用双极电凝镊的同时完成冲洗和吸引操作,提高手术效率。但是,该器械滴水孔设置在双极电凝镊子的尖端,滴水孔增大了镊尖的操作空间,只能对已经结痂焦粘连镊尖的组织进行冲洗操作,对于减少被灼组织粘连在镊尖双极电凝上的作用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内镜下专用带吸引功能的滴水双极电凝装置,解决了现有神经内镜手术中使用吸引器、滴水双极电凝镊子等器械时,占用手术空间,且容易在镊尖产生焦粘的现象,增加技术难度和手术危险性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神经内镜下专用的带吸引功能的滴水双极电凝装置,包括绝缘的镊子本体、双极电凝部分以及滴水部分,双极电凝部分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双极电凝和电凝主机,双极电凝分别设置于镊子本体的尖端;滴水部分包括冲洗液瓶和连接于冲洗液瓶上的输水导管,输水导管具有滴水孔,输水导管设置于镊子本体一个镊瓣的内侧,滴水孔和双极电凝相对设置。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滴水孔与双极电凝之间的距离为2-3mm。电凝主机上设置有脚踏式开关。还包括吸引器部分,吸引器部分包括吸引器和连接于吸引器上的吸引管,吸引管远离吸引器的一端为吸引孔,吸引管设置于镊子本体另一个镊瓣的内侧,吸引孔设置于镊瓣双极电凝的前端,吸引孔设置为D形孔。吸引管上设置有吸引器调节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神经内镜下专用带吸引功能的滴水双极电凝装置,将神经内镜手术中常用的滴水双极电凝镊子和吸引器巧妙地融合于一体,通过持续滴水,水流经过镊尖双极电凝能够减少被灼组织粘连在双极电凝上,具有相对较好的防粘特性,镊尖也能随时保持清洁。滴水双极电凝镊子与吸引器融合于一体,有效地减少了神经内镜手术操作空间里的器械数量,相对增大了操作空间,节约了频繁更换手术器械的时间,更便于内镜下止血、分离等操作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神经内镜下专用带吸引功能的滴水双极电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双极电凝,2.吸引孔,3.滴水孔,4.吸引器调节孔,5.冲洗液瓶,6.吸引器,7.电凝主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神经内镜下专用带吸引功能的滴水双极电凝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绝缘镊子本体、双极电凝部分以及滴水部分,双极电凝部分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双极电凝1和电凝主机7,双极电凝1分别设置于镊子本体的尖端,镊子本体尖端的双极电凝1裸露;滴水部分包括冲洗液瓶5和连接于冲洗液瓶5上的输水导管,输水导管具有滴水孔3,滴水孔3的直径为0.5mm,输水导管设置于镊子本体一个镊瓣的内侧,滴水孔3和双极电凝1相对设置,滴水孔3与双极电凝1之间的距离为2-3mm。电凝主机7上设置有脚踏式开关;还包括吸引器部分,吸引器部分包括吸引器6和连接于吸引器6上的吸引管,吸引管远离吸引器6的一端为吸引孔2,吸引孔2直径为2mm,吸引管设置于镊子本体另一个镊瓣的内侧,吸引孔2设置于镊瓣双极电凝1的前端,吸引孔2设置为D形孔,吸引管上设置有水滴形吸引器调节孔4。本技术的一种神经内镜下专用带吸引功能的滴水双极电凝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在进行神经内镜手术时,双极电凝1通过设置在镊体上的导线连接电凝主机7,电凝主机7通过控制脚踏式的开关,向设置在镊尖上的双极电凝1提供高频电能。电凝时,踩下电凝主机7脚踏式的开关,镊尖上的双极电凝1产生的电能,闭合镊尖,电流通过镊尖双极电凝1之间的脑组织血管,从一镊尖传导到另一镊尖,形成回路,脑组织血管受到电流的热效应作用,蛋白加热脱水而凝固,达到止血、分离的目的。镊子本体绝缘,仅镊尖双极电凝1之间传导电流,电凝的作用范围只限于处在镊尖双极电凝1之间的组织,而处在镊尖双极电凝1外的组织基本不受影响,而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同时冲洗液会通过输水导管不断地从冲洗液瓶5流至滴水孔3,冲洗液从滴水孔3流过双极电凝1,防止被被灼组织粘连在镊尖的双极电凝1上,同时冲洗液还能够冲洗及湿润创面。镊体另一侧的镊瓣内嵌入有吸引管,吸引器5是持续吸引的,通过镊子本体手握的部位上的水滴形吸引器调节孔4,来调节吸引器5的压力。当手指将吸引器调节孔4完全按住时,吸引孔2的吸引力最强,完全放开时,吸引孔2的吸引力最弱。本技术的一种神经内镜下专用带吸引功能的滴水双极电凝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神经内镜手术中局部组织出血时,使用双极电凝1进行电凝止血,同时滴水孔3不断滴水冲洗双极电凝1和手术野,防止被被灼组织粘连在镊尖的双极电凝1上,产生的积液通过吸引孔2吸引,可以显露手术野出血点,适合神经内镜手术的精准止血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镜下专用带吸引功能的滴水双极电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镊子本体、双极电凝部分以及滴水部分,所述双极电凝部分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双极电凝(1)和电凝主机(7),双极电凝(1)分别设置于镊子本体的尖端,镊子本体尖端的双极电凝(1)裸露;所述滴水部分包括冲洗液瓶(5)和连接于冲洗液瓶(5)上的输水导管,所述输水导管具有滴水孔(3),所述输水导管设置于镊子本体一个镊瓣的内侧,所述滴水孔(3)和双极电凝(1)相对设置;还包括吸引器部分,所述吸引器部分包括吸引器(6)和连接于吸引器(6)上的吸引管,所述吸引管远离吸引器(6)的一端为吸引孔(2),所述吸引管设置于所述镊子本体另一个镊瓣的内侧,所述吸引孔(2)设置于镊瓣双极电凝(1)的前端,吸引孔(2)设置为D形孔;吸引管上设置有吸引器调节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镜下专用带吸引功能的滴水双极电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镊子本体、双极电凝部分以及滴水部分,所述双极电凝部分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双极电凝(1)和电凝主机(7),双极电凝(1)分别设置于镊子本体的尖端,镊子本体尖端的双极电凝(1)裸露;所述滴水部分包括冲洗液瓶(5)和连接于冲洗液瓶(5)上的输水导管,所述输水导管具有滴水孔(3),所述输水导管设置于镊子本体一个镊瓣的内侧,所述滴水孔(3)和双极电凝(1)相对设置;还包括吸引器部分,所述吸引器部分包括吸引器(6)和连接于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王小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