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小龙专利>正文

车位、充电桩共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8343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车位共享系统,包括子站系统、用户终端系统和平台服务器,该平台服务器包括与子站系统及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和控制并具备计算和管理功能的平台服务器设备,所述子站系统包括门禁系统和子站工作终端;所述门禁系统具备允许进入车辆信息录入与识别,并能进行自动放行的功能,该门禁系统可通过车牌、二维码识别方式识别进出车的身份信息;所述用户终端系统包括资源主体用于发布资源客体共享信息和维护收款信息的终端设备,以及资源请求主体用于搜索资源客体进行预订并前往停车并付费的设备;还公开了同原理的共享充电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系列创新实现了车位、充电桩的电子化、网络化稳定共享,对于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十分实际的重要意义。具有十分实际的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位、充电桩共享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及其充电系统和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车位、充电桩的共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但容量、停车场内部管理等因素制约,居民小区、城市核心区等位置的车位、充电设施依然很少,客户停车不便捷,影响客户购买汽车。
[0003]其中,对于充电桩共享的突出问题:

供电变压器负荷平衡问题;

系统的个体化识别技术;

内部导航及充电桩的快速锁定问题;

商超环境下的智能调度问题等;现有技术尚未公开相关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充电桩共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1:子站系统接入;所述子站系统接入至少包含:将子站工作终端、扫码枪、门禁系统接入平台服务器,所述门禁系统为具备允许进入车辆信息录入与识别,并能进行自动放行的装置及管理软件,包含具备车牌识别功能的门禁和不具备车牌识别功能的门禁;将配变负荷监测设备接入平台服务器并进行参数设置;
[0007]步骤2:资源主、客体的接入;依据资源主体发出的申请请求进行被动启动,资源主体的申请信息首先经过准确性及合规性审核,审核无误后进行资源客体接入处理;所述接入处理包括:A、充电桩接入,将充电桩接入平台服务器,接入后与平台服务器实现信息交互,并与其所在车位及资源主体形成一一对应映射关系,同时生成含有该充电桩的身份信息的二维码;B、管理权限创建:创建管理资源客体对应车位的管理权限,该权限包含临时增加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允许进入车辆的车牌信息和资源请求主体的身份信息,对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允许进入车辆信息和资源请求主体的身份信息的有效性进行临时管理,所述允许进入车辆信息包括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原有允许进入车辆的信息;
[0008]步骤3:基于资源主体的信息发布和管理;资源客体接入完成后,资源主体自主选择时段出租资源客体并通过用户终端进行信息发布,发布后资源客体的出租信息在用户终端上显示;
[0009]步骤4:资源客体预定;作为租用主体的资源请求主体通过用户终端输入包含位置、时段在内的请求信息,平台服务器自动计算出符合条件的资源客体信息,资源请求主体选择资源客体并进行预定;预定信息上传平台服务器供多方自由查看;
[0010]步骤5:权限呈递交互Ⅰ;方式A
‑‑
车牌识别方式:资源请求主体预定资源客体后,平台服务器根据步骤2中创建的管理权限,将资源请求主体的车牌号增加至该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允许进入车辆的车牌号码中,并进行标记;方式B
‑‑
二维码识别方式:资源请求主体预定后,平台服务器根据步骤2中创建的管理权限,将资源请求主体的身份信息临时增加至资
源客体对应车位允许进入的信息中,在资源请求主体的用户终端上形成含有预定信息和身份信息的二维码;以上A、B两种方式,由工作人员针对停车场不同的门禁系统进行设置;
[0011]同时,利用步骤2中创建的管理权限,通过对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原有允许进入辆量信息有效性不同方式的临时管理,实现从资源主体发布共享信息至资源请求主体进入停车场时间范围内,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原有允许进入车辆是否允许进入停车场的3种不同模式:

只要处于共享信息发布状态,无论是否被预定,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原有允许进入车辆均禁止进入;

虽处于共享信息发布状态,但未被预定前,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原有允许进入的车辆允许进入,被预定后禁止进入;

即使被预定,但超前在资源请求主体预定的使用时间点之前一定时长(如1小时)以上允许进入,不满足超前预定的使用时间一定时长以上禁止进入,所述的一定时长由工作人员设定(如1小时);以上三种模式支持根据运营场景批量设定和根据资源主体情况单独设定;
[0012]步骤6:资源对接Ⅰ;预定后资源请求主体前往充电;资源请求主体到达停车场的门禁系统,对于方式A即车牌识别方式:门禁系统识别车牌并上传至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根据车牌信息判断是否为预定资源请求主体车辆,如果是则允许进入,并记录进入时间,否则不允许进入,此操作不影响停车场自有管理系统判断是否允许进入;对于方式B即二维码识别方式:资源请求主体驾车来到步骤1中接入平台服务器的扫码枪旁,利用扫码枪扫描步骤5中生成的带有身份信息和预定信息的二维码,扫码枪将扫码结果上传至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判断是否为预定的资源请求主体,是则允许进入,否则不允许进入;
[0013]步骤7:资源对接Ⅱ;资源请求主体到达车位后,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启动充电,充电的进度信息实时上传平台服务器供多方自由查看;
[0014]步骤8:资源对接完成;资源请求主体完成充电后,从停车场出口离开;对于方式A即车牌识别方式:与进入时一样,到达出口后,门禁系统进行车牌识别并传至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判断是否为预约充电的资源请求主体车辆,是则允许驶离并记录资源请求主体离开的时间;对于方式B即二维码识别方式:资源请求主体驾车来到步骤1中接入平台服务器的扫码枪旁,利用扫码枪扫描步骤5中生成的带有身份信息和预定信息的二维码,扫码枪将结果上传至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判断是否为预定资源请求主体,是则打开门禁供资源请求主体离开,同时记录时间;根据资源请求主体的进入时间,离开时间,充电电量,价格系列信息计算出资源请求主体本次停车充电的费用并进行扣费操作;
[0015]步骤9:权限呈递交互Ⅱ;对于方式A即车牌识别方式:平台服务器利用步骤2中创建的管理权限,将临时增加的资源请求主体的车牌号从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允许进入的车牌中删除,继续共享或暂停共享;对于方式B即二维码识别方式:平台服务器利用步骤2中创建的管理权限,将临时增加在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允许进入信息中的资源请求主体的身份信息删除,继续共享或暂停共享;至此完成一个完整作业循环。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该方法具备入位管理功能;资源请求主体预定充电桩后,通过用户终端提示消息、使用说明提示资源请求主体到达预定的充电桩位置后,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以确认到达预定位置,资源请求主体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后,平台服务器判断资源请求主体与资源客体是否为对应的预定关系,如果是,进行确认入位操作;依据确认入位功能对资源请求主体进入停车场后的入位情况进行管理,管理方法为使用短消息、人工对通过停车场门禁一定时间后,没有被确认入位的资源请求主体进行提醒,
确保车辆停在预定的充电桩位置充电,而非其它位置。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该方法具备配变负荷平衡功能,所述配变为向停车场及停车场所服务的小区或商厦建筑供电的变压器;对供变电设备进行如下负荷平衡功能改造:子站系统中的配变负荷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停车场变压器的实时电力负荷情况,并将情况上传至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根据当天变压器负荷情况及天气因素、结合往期变压器负荷情况及天气因素、往期充电桩共享及充电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充电桩共享系统,该系统用于将停车位上的、带用于充电启动的二维码的充电桩向承租者共享,所述二维码含有所属充电桩的身份信息,所述充电桩共享系统包括子站系统、用户终端系统和平台服务器,该平台服务器包括与子站系统及用户终端系统进行通信和控制并具备计算和管理功能的基于数据库的平台服务器设备,所述子站系统包括门禁系统和子站工作终端(电脑或手机),所述门禁系统为具备允许进入车辆信息录入与识别,并能进行自动放行功能的系统,该门禁系统通过车牌识别和/或二维码识别方式识别进出车的身份信息(如通过扫码枪识别);所述用户终端系统包括资源主体(资源客体充电桩的产权人或拥有长期使用权的租户)用于发布充电桩共享信息和维护收款信息的终端设备,以及资源请求主体用于搜索充电桩进行预订并前往停车充电并支付费用的设备,所述充电桩的身份信息可至少包括:实时功率、是否可用、工作状态及电学坐标;平台服务器所述通信和控制包括:A、将充电桩与其所在车位及资源主体形成一一对应映射关系;B、管理权限2的创建:创建管理资源客体对应车位的管理权限,该权限包含临时增加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允许进入车辆的车牌信息和/或资源请求主体的身份信息(应用所述二维码扫码识别方式时),及对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允许进入车辆信息和/或资源请求主体的身份信息(二维码识别时)的有效性进行临时管理,所述允许进入车辆信息包括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原有允许进入车辆的信息;所述用户终端系统包含共享信息发布模块和资源客体预定模块,所述共享信息发布模块用于资源主体发布出租资源客体的信息,该信息发布后在用户终端系统上显示;所述资源客体预定模块用于资源请求主体对资源客体进行预订,预定信息上传平台服务器供多方自由查看;平台服务器所述通信和控制还包括:步骤5,权限呈递交互Ⅰ:方式A
‑‑
车牌识别方式:资源请求主体预定后,平台服务器根据创建的所述管理权限2,将资源请求主体的车牌号增加至该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允许进入车辆的车牌号码中,并进行标记;方式B
‑‑
二维码识别方式:资源请求主体预定后,平台服务器根据创建的所述管理权限2,将资源请求主体的身份信息临时增加至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允许进入的信息中,在资源请求主体的用户终端上形成含有预定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的二维码;以上A、B两种方式,由工作人员针对停车场不同的门禁系统进行设置;步骤6,资源对接Ⅰ:预定后资源请求主体前往充电,资源请求主体到达停车场的门禁系统,对于所述方式A:门禁系统识别车牌并上传至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判断是否为预定资源请求主体车辆,如果是则允许进入,并记录进入时间,否则不允许进入,此操作不影响停车场自有管理系统判断是否允许进入;对于方式B即二维码识别方式:扫描步骤5中生成的带有身份信息和预定信息的二维码,扫码结果上传至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判断是否为预定的资源请求主体,是则允许进入,否则不允许进入;步骤7,资源对接Ⅱ:资源请求主体到达车位后,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启动充电,充电的进度信息实时上传平台服务器供多方自由查看;步骤8,资源对接完成,资源请求主体完成充电后,从停车场出口离开:对于方式A:到达出口后,门禁系统进行车牌识别并传至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判断是否为预约充电的资源请求主体车辆,是则允许驶离并记录资源请求主体离开的时间;对于方式B即二维码识别方式:扫描步骤5中生成的带有身份信息和预定信息的二维码,扫码结果上传至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判断是否为预定资源请求主体,是则打开门禁供资源请求主体离开,同时记
录时间根据资源请求主体的进入时间、离开时间、充电电量及价格系列信息计算出资源请求主体本次停车充电的费用并进行扣费操作;步骤9,权限呈递交互Ⅱ:对于方式A:平台服务器利用创建的所述管理权限2,将临时增加的资源请求主体的车牌号从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允许进入的车牌中删除,继续共享或暂停共享;对于方式B即二维码识别方式:平台服务器利用创建的所述管理权限2,将临时增加在资源客体对应车位允许进入信息中的资源请求主体的身份信息删除,继续共享或暂停共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共享系统具备入位管理模块,该入位管理模块以资源请求主体扫描充电桩上的所述二维码作为确认到达预定位置的依据,在资源请求主体完成前述扫码后经所述平台服务器判断资源请求主体与资源客体是否为对应的预定关系,如果是,进行确认入位操作;所述入位管理模块能够依据确认入位功能对资源请求主体进入停车场后的入位情况进行管理,管理方法包括使用短消息对通过停车场门禁一定时间后、没有被确认入位的资源请求主体进行提醒,确保车辆停在预定的位置,而非其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具备配变负荷平衡模块,所述配变为向停车场及停车场所服务的小区或商厦建筑供电的变压器,所述子站系统还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变压器电力负荷情况的配变负荷监测设备以将该负荷情况上传至平台服务器,所述配变负荷平衡模块配置为:平台服务器根据当天变压器所述负荷情况及天气因素、结合往期变压器负荷情况及天气因素、往期充电桩共享及充电情况,以及当前共享和已预约的充电情况,计算出未来各时段变压器的电力负荷;测算所得的未来某个时段变压器的电力负荷的可能值超过该变压器的限定值(小于变压器额定容量的一个保护值,其大小可由变压器额定容量、变压器所带负荷中功率最大设备的功率及其数量和启动情况、充电桩的最大功率决定)时,平台服务器向未被预定的充电桩下发特定时段暂停工作的指令,该指令使相应的充电桩在该特定时段不可被预定也不会被启动充电;可选地,变压器的所述限定值设置为多级负荷限定值,其初级限定值用于对部分未被预定的充电桩下发所述暂停工作的指令;独立可选地,平台服务器能够对变压器各时段负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列可选地:该系统具备帮助承租者熟悉充电桩位置的导航功能模块和/或引导功能模块,该导航功能模块配置有录有停车场入口的坐标信息、内部的道路信息及各充电桩和停车位的位置信息的平台数据库,并设置为利用导航软件实现导航功能;所述引导功能模块为每个共享充电桩的信息增加包含着图片和文字结合的路线说明,并将所述路线说明配置为主动或依请求向资源请求主体展示;并列可选地,该系统具有内部导航模块,该内部导航模块设定平台数据库中有内部导航图集,设置平台服务器在资源请求主体进入停车场后能够自动切换为内部导航,并具备手动导航模式,所述内部导航图集的制作包括:依据停车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王楠陈博王小龙李倩蒋吉元常冉杨轶赵永开
申请(专利权)人:王小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