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生植物培养
,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淹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因子。水淹对于湿地植物的生长与抗逆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水淹的深度、时间、频次和强度都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缺乏相关装置且人工模拟水淹操作繁琐,阻碍与限制了水淹对湿地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因此需要一种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能够根据实验要求对水生植物进行水淹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用于实现对水生植物的水淹环境模拟,以研究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外桶、内桶、支撑单元、液位标识单元和进排水单元,所述内桶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且内桶的下部置于外桶的内腔中,所述外桶的顶部与内桶的外壁之间接触且密封,在内桶内腔的底部放置有沙土,在内桶的内腔中可拆卸的安装有下板,在下板顶部固定有直杆,在直杆上滑动安装有浮球,所述直杆、下板和浮球构成了液位标识单元,在内桶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在内桶下部的外壁上设 ...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外桶、内桶、支撑单元、液位标识单元和进排水单元,所述内桶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且内桶的下部置于外桶的内腔中,所述外桶的顶部与内桶的外壁之间接触且密封,在内桶内腔的底部放置有沙土,在内桶的内腔中可拆卸的安装有下板,在下板顶部固定有直杆,在直杆上滑动安装有浮球,所述直杆、下板和浮球构成了液位标识单元,在内桶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在内桶下部的外壁上设有通孔,在内桶的内侧设有支撑植株的支撑单元,在外桶与内桶之间设有进排水单元,在进排水单元的作用下水直接进入内桶中,而内桶中的水经外桶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外桶、内桶、支撑单元、液位标识单元和进排水单元,所述内桶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且内桶的下部置于外桶的内腔中,所述外桶的顶部与内桶的外壁之间接触且密封,在内桶内腔的底部放置有沙土,在内桶的内腔中可拆卸的安装有下板,在下板顶部固定有直杆,在直杆上滑动安装有浮球,所述直杆、下板和浮球构成了液位标识单元,在内桶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在内桶下部的外壁上设有通孔,在内桶的内侧设有支撑植株的支撑单元,在外桶与内桶之间设有进排水单元,在进排水单元的作用下水直接进入内桶中,而内桶中的水经外桶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桶和内桶均为圆柱形的透明件,在外桶的底部设有桶底,在外桶内腔的底部设有螺纹孔,在内桶的底部设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安装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在外桶的顶部设有圆孔,在外桶的顶部固定有置于外桶内腔中的凸台,在外桶顶部与凸台之间设有圆孔,在圆孔的内壁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内桶外壁紧密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在下板的圆形外壁上设有一对第一限位块,在内桶的内壁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鸣,阮俊潮,段俊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