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永东专利>正文

乘坐式插秧机浮动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264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坐式插秧机浮动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架;牵引架安装有深浅调节机构,深浅调节机构包括动力装置、轴套、主轴和摆臂,轴套固定于牵引架,主轴转动套设于轴套内,主轴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摆臂固定连接,动力装置与主轴传动连接驱动主轴旋转;摆臂安装有行走构件,行走构件设置于牵引架两侧。行走构件为行走轮或者支撑腿,行走轮、支撑腿与泥水接触面小,不会产生大的水浪,避免了壅苗掩埋秧苗。通过浮动油缸驱动主轴旋转,调节牵引架的离地间隙,以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保证稳定的插秧质量,过田埂或者不平整的水田时保护插秧爪。

Floating traction device of riding transpla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坐式插秧机浮动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插秧机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乘坐式插秧机浮动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插秧机是将秧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珠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插秧机在泥土上行进必须有止滑的车轮及浮行设计,插苗若是成片,则是从特定的秧苗箱中取出稻苗,再以机械方式种植。传统的插秧机在水田中壅泥较深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出现“壅苗”现象,即插秧过程中的后一次插秧过程中插秧机两侧会有大量的壅泥,从而将前一次插秧的秧苗埋起来造成重新补苗的现象。同时,由于水田间有田埂存在,传统的插秧机在通过田埂过程中,出现田埂碰到插秧机插秧爪对插秧机造成一定损伤。如何研制出一种新式插秧机以彻底解决“壅苗”和“过埂”问题一直是业内的技术难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乘坐式插秧机浮动牵引装置,以解决插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壅苗”和“过埂”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乘坐式插秧机浮动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架安装有深浅调节机构,所述深浅调节机构包括动力装置、轴套、主轴和摆臂,所述轴套固定于所述牵引架,所述主轴转动套设于所述轴套内,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摆臂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驱动所述主轴旋转;所述摆臂安装有行走构件,所述行走构件设置于所述牵引架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乘坐式插秧机浮动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架安装有深浅调节机构,所述深浅调节机构包括动力装置、轴套、主轴和摆臂,所述轴套固定于所述牵引架,所述主轴转动套设于所述轴套内,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摆臂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驱动所述主轴旋转;所述摆臂安装有行走构件,所述行走构件设置于所述牵引架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坐式插秧机浮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主轴固定连接于所述摆臂的第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坐式插秧机浮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的第一端固定设有套管,所述主轴套设于套管内,第三销轴穿过所述套管和所述主轴并将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乘坐式插秧机浮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构件为行走轮,所述摆臂的第二端设置有行走轮轴,所述行走轮安装于所述行走轮轴上。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乘坐式插秧机浮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构件为支撑腿。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王永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