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变换元件、荧光体轮、光源装置以及影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664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0:24
本公开提供一种波长变换元件、荧光体轮、光源装置以及影像显示装置,实现了向荧光的变换效率、热效率的提高。第1波长变换元件(101)由荧光体区域构成,荧光体区域由三层构成,该荧光体区域层叠由粒径不同的荧光体粒子(111a、112a、113a)构成的第1荧光体区域(111)、第2荧光体区域(112)、第3荧光体区域(113)而成。构成配置在中间的第2荧光体区域的荧光体粒子(112a)的粒径小于表面侧的第1荧光体区域(111)的荧光体粒子(111a)以及背面侧的第3荧光体区域(113)的荧光体粒子(113a)的粒径。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phosphor wheel,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长变换元件、荧光体轮、光源装置以及影像显示装置
本公开涉及例如在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光源装置中使用的波长变换元件以及荧光体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波长变换元件,该波长变换元件具备:基材;荧光体区域,含有通过激励光入射而发光的第1荧光体;以及粘合层,含有第2荧光体(导热性材料),粘合基材和荧光体区域。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364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实现了向荧光的变换效率、热效率的提高的波长变换元件。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公开中的波长变换元件具备:第1荧光体区域;以及第2荧光体区域,配置在第1荧光体区域的厚度方向上,粒径与位于第1荧光体区域的荧光体粒子的粒径不同的荧光体粒子位于该第2荧光体区域。专利技术效果本公开的波长变换元件在实现向荧光的变换效率、热效率的提高方面是有效的。附图说明图1(a)~图1(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波长变换元件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使用了实施方式1的环状的第1波长变换元件的第1荧光体轮的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使用了实施方式1的扇形形状的第1波长变换元件的第2荧光体轮的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长变换元件,具备:第1荧光体区域;以及第2荧光体区域,配置在所述第1荧光体区域的厚度方向上,粒径与位于所述第1荧光体区域的荧光体粒子的粒径不同的荧光体粒子位于该第2荧光体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26 JP 2018-084824;2019.02.27 JP 2019-033621.一种波长变换元件,具备:第1荧光体区域;以及第2荧光体区域,配置在所述第1荧光体区域的厚度方向上,粒径与位于所述第1荧光体区域的荧光体粒子的粒径不同的荧光体粒子位于该第2荧光体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变换元件,其中,所述波长变换元件还具备配置在所述第1荧光体区域的厚度方向上的第3荧光体区域,使得所述第2荧光体区域配置在中间,位于所述第2荧光体区域的荧光体粒子的粒径小于位于所述第1荧光体区域以及所述第3荧光体区域的荧光体粒子的粒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变换元件,其中,所述波长变换元件还具备配置在所述第1荧光体区域的厚度方向上的第3荧光体区域,使得所述第2荧光体区域配置在中间,位于所述第2荧光体区域的荧光体粒子的粒径大于位于所述第1荧光体区域以及所述第3荧光体区域的荧光体粒子的粒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波长变换元件,其中,实质上相同的粒径的荧光体粒子位于所述第1荧光体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贵司前田诚西川勇作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