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长转换模块、波长转换模块的形成方法及投影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构件、其形成方法以及包含上述光学构件的光学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波长转换模块、波长转换模块的形成方法及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和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等固态光源为主的投影装置渐渐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由于激光二极管具有高于约20%的发光效率,为了突破发光二极管的光源限制,因此渐渐发展了以激光光源激发荧光粉而产生投影机所需用的纯色光源。然而,一般而言,目前的激光投影机多采用同一制程来形成荧光粉轮上的不同波段的波长转换区。举例而言,现有一种荧光粉轮的制程是将荧光粉混合硅胶涂布于荧光粉轮的基板上而构成,但硅胶却有不耐高温而劣化的特性等问题,因此当激光光束在长时间激发荧光粉轮时,硅胶无法耐高温而易导致劣化或烧损,将影响此种荧光粉轮的发光效率以及可靠度。另一方面,有另一种荧光粉轮的制程是将荧光粉混合玻璃粉末或陶瓷粉末以烧结的方式而形成,但此种制程的制造成本高昂,不利产业竞争。“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模块具有多个光学区,且包括:基板;以及多个波长转换单元,位于所述基板上,且分别对应所述多个光学区而设置,其中所述多个波长转换单元包括第一波长转换单元与第二波长转换单元,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单元包括第一波长转换材料与第一掺杂材料,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单元包括第二波长转换材料与第二掺杂材料,且所述第一波长转换材料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材料彼此不同,所述第一掺杂材料与所述第二掺杂材料彼此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模块具有多个光学区,且包括:基板;以及多个波长转换单元,位于所述基板上,且分别对应所述多个光学区而设置,其中所述多个波长转换单元包括第一波长转换单元与第二波长转换单元,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单元包括第一波长转换材料与第一掺杂材料,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单元包括第二波长转换材料与第二掺杂材料,且所述第一波长转换材料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材料彼此不同,所述第一掺杂材料与所述第二掺杂材料彼此不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波长转换材料包含黄色荧光粉时,所述第一掺杂材料包含陶瓷或二氧化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波长转换材料包含绿色荧光粉时,所述第二掺杂材料包含硅胶、陶瓷或二氧化硅的其中之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单元具有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单元具有第二出光面,且所述第一出光面至所述基板的最小距离与所述第二出光面至所述基板的最小距离彼此不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至所述基板的最小距离与所述第二出光面至所述基板的最小距离之间具有差值,所述差值不大于2毫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单元还包括:第一波长转换层,其中所述第一波长转换材料与所述第一掺杂材料位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中;第一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之间;以及第一散热基材,其中所述基板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基材与所述第一反射层之间;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单元还包括:第二波长转换层,其中所述第二波长转换材料与所述第二掺杂材料位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中;第二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之间;以及第二散热基材,位于所述第二反射层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基材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散热基材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具有第一反射平面,所述第二反射层具有第二反射平面,且所述第一反射平面、所述第二反射平面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彼此不共平面。9.一种波长转换模块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其中所述基板具有多个区域,所述多个区域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提供并贴合第一波长转换层至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上,其中有第一波长转换材料与第一掺杂材料位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中;以及形成第二波长转换层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上,其中有第二波长转换材料与第二掺杂材料位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中,且所述第一波长转换材料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材料彼此不同,所述第一掺杂材料与所述第二掺杂材料彼此不同。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并贴合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的步骤之后,形成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的步骤之后,提供并贴合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波长转换模块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是藉由所述第一波长转换材料混合于所述第一掺杂材料中烧结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华,谢启堂,徐若涵,蔡佳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