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培生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阀先导头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57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阀先导头,包含有隔磁管和底座,隔磁管内装有静铁芯组件和动铁芯组件,其特征是隔磁管和底座为整体拉伸的连体式结构。由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先导管座一体的电磁阀先导头,克服了因焊接引起的泄漏、及影响牢度等的问题,使之具有了结构紧凑、体积小、密封性能好、防腐蚀、耐酸碱、耐高温、耐高压、重量轻、性能佳、外观精致等的优点,由此可大幅提高电磁阀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阀
,具体是指电磁阀先导头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先导头是一种与电磁阀相配套用的执行机构,它具有与阀体部分连接的底座和内用来装置静、动铁芯组件的隔磁管。目前由于受工艺、设备等条件的限制,都是先分别制作好底座和隔磁管后,采用焊接工艺将两者焊接成整体的先导管座,因而存在有因焊接引起的泄漏、耐压性差、外观粗糙等的缺陷,而最终导致电磁阀的质量下降。如何解决上述缺陷,经检索还无相关文献记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密封性好、耐高压、体积小、重量轻、外观精致的改良的电磁阀先导头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电磁阀先导头改良结构,包含有隔磁管和底座,隔磁管内装有静铁芯组件和动铁芯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磁管和底座为整体拉伸的连体式结构。所述的底座上还一体成形有可嵌置密封圈的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无焊接的连体式结构,克服了因焊接引起的泄漏、及影响牢度等的问题,使之具有了结构紧凑、体积小、密封性能好、防腐蚀、耐酸碱、耐高温、耐高压、重量轻、性能佳、外观精致等的优点,由此可大幅提高电磁阀的整体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磁阀先导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磁阀先导头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先导头配装在直动式电磁阀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先导头配装在先导式电磁阀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见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先导头的先导管座10的隔磁管11和底座12为经特定拉伸工艺制成的连接式结构,隔磁管11与底座12之间无焊缝。底座12呈圆形,其底部一体成形有凹槽13,以与阀体部分连接时内可嵌置密封圈。隔磁管11内装有与隔磁管相焊接的静铁芯组件30以及动铁芯组件20,如图3所示。而图1、图2所示的先导头,隔磁管内的静铁芯组件30与隔磁管11先挤压后再焊接于一起。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电磁阀先导头3与阀体1配合,配合处装有密封圈2,装上线圈和接线盒4,再用螺丝5连接压紧,使该直动式电磁阀更体现一体管座的美观、紧凑的优越性。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电磁阀先导头3′先与阀体1′、膜片组件6、阀盖7装配于一起,阀盖与先导头之间装有密封件2′,再用压板8压紧,放上罩壳9、装上线圈接线盒10后,再用螺帽11压紧。由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电磁阀先导头,与阀体部分的连接,无论采用何种连接方式,都能体现出管座一体的优越性,使电磁阀总体结构紧凑、组装方便、整体质量提高,如图3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阀先导头改良结构,包含有隔磁管(11)和底座(12)的先导管座,隔磁管内装有静铁芯组件(30)和动铁芯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磁管(11)和底座(12)为整体拉伸的连体式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先导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2)上还一体成形有可嵌置密封圈的凹槽(13)。全文摘要一种电磁阀先导头,包含有隔磁管和底座,隔磁管内装有静铁芯组件和动铁芯组件,其特征是隔磁管和底座为整体拉伸的连体式结构。由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先导管座一体的电磁阀先导头,克服了因焊接引起的泄漏、及影响牢度等的问题,使之具有了结构紧凑、体积小、密封性能好、防腐蚀、耐酸碱、耐高温、耐高压、重量轻、性能佳、外观精致等的优点,由此可大幅提高电磁阀的整体质量。文档编号F16K31/06GK1749621SQ20051006083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吴培生 申请人:吴培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阀先导头改良结构,包含有隔磁管(11)和底座(12)的先导管座,隔磁管内装有静铁芯组件(30)和动铁芯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磁管(11)和底座(12)为整体拉伸的连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生
申请(专利权)人:吴培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