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循环发动机中的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38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循环发动机中的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包括:机匣、弹性板、记忆合金丝、鳞片、同步环、滑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记忆合金丝与弹性板配合变形改变工作状态,固定在弹性板上的鳞片随弹性板的变形改变位置并铺成流道内壁的隆起、舒展两种形状记忆合金丝通过孔洞和固定结构安装在弹性板上,初始时弹性板为舒展状态,此时引射器打开,当受到外部电加热升温时由于形状记忆效应长度缩短,弹性板随之弯曲,固定在其隔板上的鳞片随之移动位置,在流道中形成隆起的结构,这时引射器关小。该机构配合其它可调机构能够完成变循环发动机工作状态的转变,具有结构重量小、占用空间小、控制方便、运动可靠等优点。

A kind of scale integral deformation rear culvert ejector in variable cycle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循环发动机中的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循环发动机中的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用于实现后涵道引射器状态转换,以调节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属于航空航天技术中的高性能燃气涡轮发动机

技术介绍
国外变循环发动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方案多种多样并已经过深入研究,目前已经有通过实验验证的型号,而国内变循环发动机设计21世纪才开始进行,目前还处于原理研究和设计方案摸索阶段。变循环发动机是指通过改变发动机某些部件的几何形状、尺寸或位置来改变其热力循环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其典型可调机构主要有三部分:模式转换阀、前涵道引射器和后涵道引射器,其中后涵道引射器位于外涵道后端,其作用是调节外涵道气流流量,配合其它可调机构完成发动机热力循环的改变,并使风扇出口压力、压气机进口压力与燃烧室压力、涡轮出口压力相匹配,提高发动机工作的稳定裕度。中国专利201410169249.5于2014年提出了一种变循环发动机后涵道引射器设计,采用对称外置的两个作动筒驱动,用连杆、连臂、滑动条等构件传动使阀体移动,由于采用了两个作动筒,有效避免了机构运行中卡死的情况,并实现了外涵道出口的面积连续可调,但其缺点在于作动构件重量大,传动路径长,导致运行效率低;并且传动机构对气流流动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专利201410169257.X于2014年提出了一种变循环发动机后涵道引射器设计,作动筒控制同步环周向转动,用驱动臂、连杆、连臂、导轨等构件传动使阀体移动,运动可靠,机构运行协调,实现了气流连续可调,但其缺点在于作动筒重量、体积较大,传动构件多且重。中国专利201811453662.9于2018年提出了变循环发动机前涵道引射器设计,利用记忆合金丝设计了驱动器作为机构驱动部件,并利用曲柄、连杆等构件设计了配套的传动机构,由于引入记忆合金作为驱动件代替了作动筒,减轻了结构重量,但其缺点在于仍然需要传动机构,结构一体性较差,不能充分发挥记忆合金的优势。综上,现有技术占用空间大、结构重量大,与现代航空发动机轻质化的要求相违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在结构重量、机构复杂程度、控制系统复杂度等方面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循环发动机中的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通过对记忆合金丝加热、冷却,使其驱动机构运动,从而使发动机内、外涵道之间的引射器出口面积连续可调,机构简单紧凑,运行可靠,重量轻,体积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变循环发动机中的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包括:机匣、弹性板、记忆合金丝、鳞片、同步环、滑动杆;机匣与弹性板通过螺钉连接;记忆合金丝通过弹性板上的圆孔和固定装置连接在一起;鳞片与弹性板上的隔板粘连在一起;同步环与弹性板通过螺钉连接;同步环与滑动杆通过一个L形板和螺钉连接;滑动杆的一端设计有滑轮与机匣上的滑道组成滑动副。所述机匣上面有40~80对用于安装弹性板的螺纹孔、2处用于形成滑动副的滑道。所述弹性板为20~40组,每组有A、B两种类型,各组周向均匀布置于机匣上,A类弹性板上表面有4处用于记忆合金丝穿过的圆孔、4处用于记忆合金丝固定的装置,下表面有5处用于记忆合金丝穿过的圆孔、2处用于记忆合金丝固定的装置;B类弹性板上表面有6处用于记忆合金丝穿过的圆孔、4处用于记忆合金丝固定的装置,下表面有6处用于记忆合金丝穿过的圆孔、2处用于记忆合金丝固定的装置。所述鳞片为20~40组,每组有23种鳞片,各组周向均匀布置于机匣上,每种鳞片形状各异,可以铺成隆起形状。所述同步环上面有40~80对处用于与弹性板相连的螺纹孔、2处用于与滑动杆连接的螺纹孔。所述滑动杆为2个,其上有8处滑轮、1处用于与同步环连接的螺纹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由于记忆合金丝通过孔洞和固定结构安装在弹性板的一侧,故记忆合金丝收缩时会使弹性板弯向自己的一侧。机构初始时弹性板为舒展状态,记忆合金丝处于预加载的塑性变形状态,此时引射器打开,当受到外部电加热升温时由于形状记忆效应长度缩短,弹性板随之弯曲,固定在其隔板上的鳞片随之移动位置,在流道中形成隆起的结构,这时引射器关小。故可以通过控制记忆合金丝的加热与冷却调整机构的状态。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变循环发动机中的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通过对记忆合金丝加热、冷却,使其驱动机构运动,从而使发动机外涵道出口面积连续可调,其优点如下:(1)采用记忆合金丝作为驱动,同现有的通过液压作动筒驱动的调节机构相比,机构重量较小。同类型机构用作动筒作为驱动,并采用其它构件传动,结构重量大,本专利技术通过记忆合金丝与弹性板组合变形作为驱动,利用其形状改变鳞片的布局,机构主体直接起到阀体的作用,通过整体变形实现对气流通道的遮挡,进而改变外涵道横截面积,实现控制流量的作用,驱动、传动构件都减轻了重量。(2)结构紧凑,对流道影响很小。本专利技术的驱动、传动构件以及铺成隆起形状的鳞片间连接非常紧凑,嵌入到机构中作为机构主体的一部分,为机构整体变形提供动力,除必要的流道内隆起部分,其它构件只占用外机匣外部的一部分空间,弹性板处于舒展状态时则流道内没有阻碍气流流动的结构,机构的一体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的局部轴测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的局部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的局部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的局部左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机匣的局部轴测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机匣的断开剖面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A型弹性板的轴测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A型弹性板的半剖面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B型弹性板的轴测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B型弹性板的半剖面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头部鳞片的轴测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凹段鳞片的轴测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凸段鳞片的轴测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尾部鳞片的轴测视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同步环的局部轴测视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同步环的剖面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滑杆的轴测视图。图中符号说明如下:1.机匣,1-1.螺纹孔,1-2.滑轨,2.弹性板,2-1.穿透孔,2-2.固定孔,2-3.隔板,2-4.凹段,2-5.凸段,3.记忆合金丝,4.鳞片,4-1.粘连平台,4-2.第一弯曲,4-3.第二弯曲,4-4.头部延展,4-5.尾部延展,5.同步环,5-1.螺纹孔,6.滑杆,6-1.凸耳,6-2.通孔,6-3.滑轮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的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的连接方式如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机匣1上的螺纹孔1-1用于连接弹性板2,记忆合金丝3穿过弹性板2上的穿透孔2-1并固定于固定孔2-2,鳞片4上的粘连平台4-1处与弹性板2上隔板2-3顶端粘连,同步环5的螺纹孔5-1用于与弹性板2连接,滑杆6的凸耳6-1上的通孔6-2用于与同步环5螺纹连接,机匣1上的滑轨1-2与滑杆6的滑轮6-3接触形成滑动副本专利技术中的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为A、B两型弹性板2以及固定在其上的六条记忆合金丝3和粘连在其隔板2-3上的鳞片4为23种,23种鳞片4沿轴向交错铺开成条状,当记忆合金丝3通电加热后会拉动弹性板2变形为隆起形,23种鳞片4随之排布为隆起形,此时机构处于隆起状态,通电停止后记忆合金丝3冷却,弹性板2恢复原来形状,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循环发动机中的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板、鳞片、机匣、记忆合金丝、同步环和滑动杆;机匣与弹性板连接;记忆合金丝通过弹性板上的穿透孔和固定孔连接在一起;鳞片与弹性板上的隔板粘连在一起;同步环与弹性板连接;同步环与滑动杆通过一个L形板连接;滑动杆的一端设计有滑轮与机匣上的滑道组成滑动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循环发动机中的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板、鳞片、机匣、记忆合金丝、同步环和滑动杆;机匣与弹性板连接;记忆合金丝通过弹性板上的穿透孔和固定孔连接在一起;鳞片与弹性板上的隔板粘连在一起;同步环与弹性板连接;同步环与滑动杆通过一个L形板连接;滑动杆的一端设计有滑轮与机匣上的滑道组成滑动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片式整体变形后涵道引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为20~40组,每组有A、B两种类型,各组周向均匀布置于机匣上,A类弹性板上表面有4处用于记忆合金丝穿过的穿透孔、4处用于记忆合金丝固定孔,下表面有5处用于记忆合金丝穿过的圆孔、2处用于记忆合金丝固定孔;B类弹性板上表面有6处用于记忆合金丝穿过的圆孔、4处用于记忆合金丝固定孔,下表面有6处用于记忆合金丝穿过的圆孔、2处用于记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殿印王荣桥胡书豪毛建兴刘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