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梁、叠合梁与现浇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叠合梁、叠合梁与现浇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梁下存在现浇构造柱的情况,现浇构造柱钢筋需伸入梁内进行锚固(或者预制梁内的钢筋锚固到现浇构造柱中)以满足建筑施工规范要求。一种方式是,在预制工厂生产叠合梁底部时预埋4根(或更多)构造柱伸出钢筋。一方面,预制梁(叠合梁)只能“平躺”着生产,预制梁生产时底部不能朝下,限制了预制梁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为了使得连接钢筋伸出生产模板之外,必须对模板开设用于穿设连接钢筋的孔洞,增加了模具费用,还必须采用防止漏浆的措施,不利于提高预制梁的生产效率。当此种预制梁出厂后,预制梁底部的伸出钢筋占用车辆装货空间,大大降低运输效率,增加运输成本。因此在预制梁的底部预留伸出钢筋既不利于工厂生产也不利于运输。另一种方式是,在叠合梁底部不进行预留伸出钢筋,直接在现场施工时进行植筋处理,植筋的质量很大程度根据操作工人经验、质量意识决定,增加现场工作量及施工成本,施工质量也难得保证,影响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梁,其包括纵向钢筋(11)和与所述纵向钢筋(11)焊接和/或绑扎连接的叠合梁箍筋(12),所述叠合梁箍筋(12)的一部分凸出于所述叠合梁的预制部分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部分的底部预埋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下端与所述预制部分的下表面平齐,且所述套筒具有内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梁,其包括纵向钢筋(11)和与所述纵向钢筋(11)焊接和/或绑扎连接的叠合梁箍筋(12),所述叠合梁箍筋(12)的一部分凸出于所述叠合梁的预制部分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部分的底部预埋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下端与所述预制部分的下表面平齐,且所述套筒具有内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上端与所述纵向钢筋(11)和/或叠合梁箍筋(12)相连接。3.一种叠合梁与现浇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梁(1)、连接件和位于所述叠合梁(1)下方的现浇柱(3),所述叠合梁(1)的下表面和所述现浇柱(3)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叠合梁(1)的底部预埋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下端与所述叠合梁(1)的下表面平齐,且所述套筒具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欧阳信,刘杰,张晋琪,李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远大住宅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