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直肠癌的检测标志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23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直肠癌的检测标志物及其应用,具体的检测标志物为RP5‑1120P11.1、AC073283.4,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了RP5‑1120P11.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表达上调,AC073283.4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表达下调,通过检测RP5‑1120P11.1或AC073283.4的表达水平,可以判断受试者是否患有结直肠癌。

A detection marker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直肠癌的检测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结直肠癌的检测标志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最常见的肿瘤。每年约有120万新发病例和60万患者死亡,结直肠癌也是致死率第四大最常见的肿瘤(FerlayJ,SoeromataramI,DikshitRetal.Cancerincidenceandmortalityworldwide:sources,methodsandmajorpatternsinGLOBOCAN2012.InternationaljournalofcancerJournalinternationalducancer2015;136(5):E359-386.)。发病率在50岁以下人群中较低,但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提高。CRC的最重要预后因素是病人确诊时疾病所处阶段。之前的大量研究已经发现,结直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道疾病、吸烟、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状态均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不饮酒,合理膳食等是结直肠癌防控的重要手段。结直肠癌的发病往往历经超过10年,而发育异常的腺瘤则是最常见的癌前病变。在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经典的“腺瘤一癌变”途径中,伴随着一连串基因突变的产生(APC,KRAS,TP53)(FearonER.Moleculargeneticsofcolorectalcancer.Annualreviewofpathology2011;6:479-507.)。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者们对CRC发病过程中蛋白编码基因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然而,只有1%的人类基因组编码蛋白质,有70%至90%的基因组,可以在发育过程中某些时间点进行转录,产生大量的非编码RNA转录本(non-codingRNA,ncRNA)。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高通量测序的普及,众多研究者们意识到大量转录过程的“暗物质”(darkmatter)-非编码RNA同样广泛参与各种生命过程的调控,并发挥重要功能(PontingCP,BelgardTG.Transcribeddarkmatter:meaningormyth?Humanmoleculargenetics2010;19(R2):R162-168.)。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人类基因组约93%的DNA可被转录为RNA,而其中仅有1-2%最终被翻译成蛋白质,其余的98%均为ncRNA,其编码功能极低或根本无编码功能。在这些转录本中,除microRNA(miRNA),tRNA,rRNA为人们所熟知外,根据ncRNA的长度,一般少于200个核苷酸的ncRNA被称为小非编码RNA(smallnon-codingRNA),而200~100,000个核苷酸的ncRNA被称为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在所有ncRNA中,1ncRNA占80%以上,且多由RNA聚合酶II转录形成。lncRNA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转录水平一般低于编码蛋白质的基因。lncRNA可参与众多生命过程的调节,包括染色质修饰、转录调控、表观遗传、转录后加工、入核转运等过程,而且能以细胞微结构原件、小RNA前体等形式发挥功能。近年来,由于众多新方法的涌现,如全基因组关联研究,LncRNA芯片,RIP-RNA测序以及基因过表达和敲除/敲降,LncRNAs在癌症中的功能逐步被研究者们阐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s在多种组织中癌变,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研究与CRC相关的lncRNA,对于揭示CRC的发病机制,实现CR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表征结直肠癌的分子标志物,通过检测分子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判断受试者是否患有结直肠癌以及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lncRNA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其中具有明显表达差异的lncRNA,从而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同时为揭示结直肠癌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结直肠癌的检测分子标志物,分子标志物选自RP5-1120P11.1、AC073283.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分子标志物在制备诊断结直肠癌的产品中的应用。进一步,当RP5-1120P11.1表达上调,或者AC073283.4表达下调时,受试者患有结直肠癌。进一步,所述产品包括检测RP5-1120P11.1、AC073283.4的试剂。进一步,所述试剂选自:特异性识别RP5-1120P11.1、AC073283.4的探针;或特异性扩增RP5-1120P11.1、AC073283.4的引物。进一步,引物序列如SEQIDNO.1-2所示,特异性扩增AC073283.4的引物序列如SEQIDNO.3-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诊断结直肠癌的产品,所述产品包括检测RP5-1120P11.1、AC073283.4的试剂。进一步,所述产品包括芯片、试剂盒。进一步,所述试剂包括反转录PCR、实时定量PCR、原位杂交、northernblotting、芯片或高通量测序平台检测RP5-1120P11.1、AC073283.4的试剂。进一步,用实时定量PCR检测RP5-1120P11.1、AC073283.4的试剂至少包括一对特异性扩增RP5-1120P11.1、AC073283.4的引物。进一步,特异性扩增RP5-1120P11.1、AC073283.4的引物序列如SEQIDNO.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分子标志物在构建预测结直肠癌的计算模型中的应用,所述分子标志物选自RP5-1120P11.1、AC073283.4中的一种或两种。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了分子标志物在制备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分子标志物选自RP5-1120P11.1、AC073283.4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药物包括了RP5-1120P11.1的促进剂,或AC073283.4的抑制剂,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稀释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致湿剂、吸附载体、润滑剂、填充剂、崩解剂。在本专利技术中,人RP5-1120P11.1、AC073283.4基因分别位于6、2号染色体上,包括基因及其同源物,突变,和同等型。该术语涵盖全长,未加工的RP5-1120P11.1、AC073283.4,以及源自细胞中加工的任何形式的RP5-1120P11.1、AC073283.4。该术语涵盖RP5-1120P11.1、AC073283.4的天然发生变体(例如剪接变体或等位变体)。作为非限制性的实例,RP5-1120P11.1的序列如ENST00000422059.1、ENST00000607590.1任一转录本所示;作为非限制性的实例,AC073283.4的序列如ENST00000419035.1、ENST00000413185.2、ENST00000441997.1、ENST00000448713.1、ENST00000450550.1任一转录本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一种代表性的RP5-1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结直肠癌的检测分子标志物,其特征在于,分子标志物选自RP5‑1120P11.1或AC073283.4。

【技术特征摘要】
1.结直肠癌的检测分子标志物,其特征在于,分子标志物选自RP5-1120P11.1或AC073283.4。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标志物在制备诊断结直肠癌的产品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RP5-1120P11.1表达上调,或者AC073283.4表达下调时,受试者患有结直肠癌。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检测RP5-1120P11.1、AC073283.4的试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选自:特异性识别RP5-1120P11.1、AC073283.4的探针;或特异性扩增RP5-1120P11.1、AC073283.4的引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特异性扩增RP5-1120P11.1的引物序列如SEQIDNO.1-2所示,特异性扩增A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