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装置以及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573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锚定装置以及医疗装置,有助于提升锚定的强度和有效性。所述锚定装置包括锚定件,该锚定件具有用于形成负压区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面向植入对象的侧壁设置并使该锚定件吸附于所述侧壁上。所述医疗装置包括内、外锚定件和收紧机构,所述内锚定件用于与植入对象的第一侧壁接触,所述外锚定件用于与植入对象的第二侧壁接触,所述收紧机构与内锚定件连接并穿过外锚定件,且所述收紧机构与外锚定件配合连接,所述内锚定件具有用于形成负压区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用于面向第一侧壁设置并使内锚定件吸附于第一侧壁上,所述外锚定件具有用于形成负压区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用于面向所第二侧壁设置并使外锚定件吸附于第二侧壁上。

Anchoring device and medic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定装置以及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锚定装置以及医疗装置。
技术介绍
心衰是大多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尽管近20年来心衰药物的应用,使心衰患者明显获益,但是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心衰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心脏重塑。心脏重塑在临床上表现为心室进行性扩张、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其与心衰不断发展和死亡率增高有关。目前指南推荐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均可减缓或逆转左心室的重构,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预后,但仍然存在用药依存性高、副作用大等缺点。针对心衰的微创伤介入器械,心肌锚定装置(ReviventMyocardialAnchoringSystem)是一种相对来说治疗效果较好的介入医疗器械,它通过介入来锚定前壁坏死、无收缩能力的心肌,从而恢复左心室的几何形态和功能的植入性器械。与传统的外科心室减容术相比,是一种侵入性相对较小的手术,不需要体外循环的支持,无需切除左心室游离壁坏死心肌,也无需缝线和补片,对左心室的损伤相对较少。目前主要在欧洲提供2个临床实验,对晚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行ReviventMyocardialAnchoringSystem手术。随访观察30天1年2年的存活率分别为90.7%、88.7%和87.1%,较之传统的治疗方法,明显提高了晚期心衰患者的存活率;术后2年1年6个月,左心室的收缩容积指数与基线相比明显改善(中位数分别是44.1,46.7,49.3和68.5),LVEF和6分钟步行距离均得以提高,且稳定维持2年。但是,现有的心肌锚定装置由钛合金垫片制成,硬度大、折叠后的尺寸大,使得输送鞘管的尺寸也偏大,对组织的创伤仍较大,而且与人体组织的贴靠能力差,锚定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锚定装置以及医疗装置,有助于提高心肌锚定的强度和有效性,还能够减小输送系统的尺寸,从而减小对组织造成的创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锚定装置,包括:一锚定件,具有用于形成一负压区的一空腔;所述空腔用于面向一植入对象的一侧壁设置并使所述锚定件吸附于所述侧壁上。优选的,在所述的锚定装置中,所述锚定件能够在一第一环境下压缩至一收拢状态,并能够在一第二环境下恢复至一原始状态;在所述收拢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的轴向长度大于径向直径,在所述原始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的径向直径大于轴向长度。优选的,在所述的锚定装置中,在所述原始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空腔的内表面;在所述原始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的外表面为在所述收拢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的内表面。优选的,在所述的锚定装置中,所述植入对象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锚定件用于与所述植入对象的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接触,并通过所述空腔吸附于对应的侧壁上。优选的,在所述的锚定装置中,所述空腔具有封闭端面和开口端面,所述空腔的横截面尺寸自所述封闭端面向所述开口端面依次递增。优选的,在所述的锚定装置中,所述空腔为圆锥体,且所述圆锥体之轴截面的顶角大于90°且小于180°。优选的,在所述的锚定装置中,在所述原始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呈伞状或盘状。优选的,在所述的锚定装置中,在所述原始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的最大直径在3.0mm~5.0mm之间,在所述原始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的中心厚度在1.0mm~3.0mm之间。优选的,在所述的锚定装置中,所述空腔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刺入所述侧壁的固定结构。优选的,在所述的锚定装置中,所述锚定件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优选的,在所述的锚定装置中,所述锚定件包括由形状记忆金属材料制成的本体和一覆膜,所述覆膜设置在所述本体之表面上,且所述覆膜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形成所述空腔的内表面。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医疗装置,包括:一内锚定件,用于与一植入对象的一第一侧壁接触;一外锚定件,用于与所述植入对象的一第二侧壁接触;以及一收紧机构,与所述内锚定件连接并穿过所述外锚定件,且所述收紧机构与所述外锚定件配合连接;其中,所述内锚定件具有用于形成一负压区的一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用于面向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并使所述内锚定件吸附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外锚定件具有用于形成一负压区的一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用于面向所述第二侧壁设置并使所述外锚定件吸附于所述第二侧壁上。优选的,在所述的医疗装置中,所述内锚定件和/或所述外锚定件能够在一第一环境下压缩至一收拢状态,并能够在一第二环境下恢复至一原始状态;在收拢状态下,所述内锚定件和/或所述外锚定件的轴向长度大于径向直径;在原始状态下,所述内锚定件和/或所述外锚定件的径向直径大于轴向长度。优选的,在所述的医疗装置中,所述第一空腔具有第一封闭端面和第一开口端面,所述第一空腔的横截面尺寸自所述第一封闭端面向所述第一开口端面依次递增;和/或,所述第二空腔具有第二封闭端面和第二开口端面,所述第二空腔的横截面尺寸自所述第二封闭端面向所述第二开口端面依次递增。优选的,在所述的医疗装置中,所述第一空腔和/或所述第二空腔为圆锥体,且所述圆锥体之轴截面的顶角大于90°且小于180°。优选的,在所述的医疗装置中,在所述原始状态下,所述内锚定件和/或所述外锚定件呈伞状。优选的,在所述的医疗装置中,在所述原始状态下,所述内锚定件和/或所述外锚定件呈盘状。优选的,在所述的医疗装置中,在所述原始状态下,所述内锚定件和/或所述外锚定件的最大直径在3.0mm~5.0mm之间,且在所述原始状态下,所述内锚定件和/或所述外锚定件的中心厚度在1.0mm~3.0mm之间。优选的,在所述的医疗装置中,所述第一空腔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刺入所述第一侧壁的固定结构,和/或,所述第二空腔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刺入所述第二侧壁的固定结构。优选的,在所述的医疗装置中,所述内锚定件和/或所述外锚定件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优选的,在所述的医疗装置中,所述内锚定件和/或所述外锚定件包括由形状记忆金属材料制成的本体和一覆膜,所述覆膜设置在所述本体之表面上,且所述覆膜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形成对应空腔的内表面。优选的,在所述的医疗装置中,所述外锚定件包括:一锁定机构,用于允许所述收紧机构穿过并与所述收紧机构配合连接。优选的,在所述的医疗装置中,所述医疗装置还包括:一输送杆,所述输送杆上具有所述剪断机构,所述剪断机构用于切断所述收紧机构;所述输送杆与所述外锚定件可分离式连接,且所述收紧机构穿过所述输送杆。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锚定装置以及医疗装置中,所述锚定件(如内锚定件、外锚定件)具有用于形成负压区的空腔,实际中,该空腔用于面向植入对象的一个侧壁设置并能够提供真空吸附力,使锚定件吸附于植入对象的侧壁上,相比于无吸附作用的锚定件,这样的锚定方式,可有效提高锚定的强度和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定件可在压缩过程中发生翻面,即,锚定件于收拢状态下的外表面为其空腔的内表面,且锚定件于原始状态的外表面为收拢状态的内表面,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锚定的操作和输送。特别的,锚定件于收拢状态下的轴向长度大于径向直径,而锚定件于原始状态下的径向直径却大于轴向长度,如此的设置,在输送时可减小锚定件的尺寸,从而减小输送系统的尺寸,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锚定件,具有用于形成一负压区的一空腔;所述空腔用于面向一植入对象的一侧壁设置并使所述锚定件吸附于所述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锚定件,具有用于形成一负压区的一空腔;所述空腔用于面向一植入对象的一侧壁设置并使所述锚定件吸附于所述侧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件能够在一第一环境下压缩至一收拢状态,并能够在一第二环境下恢复至一原始状态;在所述收拢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的轴向长度大于径向直径,在所述原始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的径向直径大于轴向长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始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空腔的内表面;在所述原始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的外表面为在所述收拢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的内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具有封闭端面和开口端面,所述空腔的横截面尺寸自所述封闭端面向所述开口端面依次递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为圆锥体,且所述圆锥体之轴截面的顶角大于90°且小于180°。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始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呈伞状或盘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始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的最大直径在3.0mm~5.0mm之间,在所述原始状态下的所述锚定件的中心厚度在1.0mm~3.0mm之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刺入所述侧壁的固定结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件由高分子材料制成。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件包括由形状记忆金属材料制成的本体和一覆膜,所述覆膜设置在所述本体之表面上,且所述覆膜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形成所述空腔的内表面。11.一种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锚定件,用于与一植入对象的一第一侧壁接触;一外锚定件,用于与所述植入对象的一第二侧壁接触;以及一收紧机构,与所述内锚定件连接并穿过所述外锚定件,且所述收紧机构与所述外锚定件配合连接;其中,所述内锚定件具有用于形成一负压区的一第一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振姚瑶李俊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