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装备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52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备装备电缆,涉及装备电缆的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导缆、包覆在多个导缆周侧的内护套和外护套,内护套的外周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梯形槽,外护套的内周侧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多个与梯形槽卡接配合的梯形块;梯形槽靠近导缆一侧的开设面积大于靠近梯形块一侧的开设面积,梯形块靠近外护套一侧的面积大于靠近梯形槽一侧的面积,梯形槽靠近导缆的一侧内壁与梯形块之间固定有弹簧。当电缆受到碾压时,梯形块或被挤入到梯形槽的深处或具有与梯形槽脱离的趋势,碾压力消失后,弹簧使得梯形块能恢复到初始卡接处,外护套受到形变后能及时复位,有利于保护外护套的结构,降低破损的概率,同时为下一次缓冲碾压做准备。

A kind of equipment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装备电缆
本技术涉及装备电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设备装备电缆。
技术介绍
装备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装备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装备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专利公告号为CN20588149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全碳轻质电缆,由导缆和依次包覆在导缆上的绝缘层、屏蔽层和外护套组成,导缆设置在加强填充芯上,并且导缆由复数碳质纤维束组成,该复数碳质纤维束以加强填充芯为中心绞合在加强填充芯上,碳质纤维束由复数碳质纤维绞合形成,屏蔽层由复数根碳质纤维编织形成或者由复数根碳质纤维包带绕包形成,同时碳质纤维上还包覆有金属镀层。该技术提供的全碳轻质电缆采用轻质碳质纤维作为导缆和屏蔽层,可以大幅降低电缆的自重,使之尤其适合应用于船舶和无人机等设备中,且较少使这些工具的自重增加,提升其载荷能力,优选的,通过在碳质纤维上覆设金属镀层,还可增加其导电性,从而使所述电缆具有优良导电能力。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反复转移调整位置的情况,而线缆则在人工参与调整时,容易受到人脚或各种设备的碾压,最终出现破损的情况,增加设备使用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装备电缆,其优点是:通过梯形块于梯形槽的卡接变化实现对外护套的形变缓冲,同时配合弹簧促进梯形块复位,外护套能及时复原,降低了破损的几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设备装备电缆,包括多个导缆、包覆在多个导缆周侧的内护套和外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外周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梯形槽,所述外护套的内周侧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多个与所述梯形槽卡接配合的梯形块;所述梯形槽靠近所述导缆一侧的开设面积大于靠近所述梯形块一侧的开设面积,所述梯形块靠近所述外护套一侧的面积大于靠近所述梯形槽一侧的面积,所述梯形槽靠近所述导缆的一侧内壁与所述梯形块之间固定有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受到碾压时,外护套向电缆的中心处靠拢,此时,与碾压力方向夹角较小的梯形块则被挤入到梯形槽的深处,而与碾压力方向夹角较大的梯形块则具有与梯形槽脱离的趋势,碾压力消失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梯形块恢复到初始的卡接位置,为下一次缓冲碾压做准备。梯形槽与梯形块配合缓冲碾压,使外护套受到形变后能及时复位,有利于保护外护套的结构,延长外护套的使用寿命,降低破损的概率。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梯形块靠近所述梯形槽的一端于所述梯形槽内固定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梯形槽两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碾压力方向夹角较大的梯形块在碾压过程中向远离梯形槽的方向运动,此时限位块能有效避免二者脱离卡接。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限位块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为斜面,且两个所述斜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梯形槽两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碾压力较大、梯形块脱离梯形槽时,限位块的两个斜面能使得弹簧顺利拉动梯形块重新进入到梯形槽内。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护套内嵌设有铠装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铠装层能增强外护套的结构强度,在碾压时可保护外护套,外护套不易破损。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护套内开设有用于同时包覆多个导缆的三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缆位于三角槽内,在电缆受到碾压时,三角槽会发生形变,但是三角槽的三个角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保护内部的导缆,碾压力消失后,三角槽还具有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能力,为下一次缓冲碾压做准备。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缆包括导芯和包覆在导芯周侧的绝缘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层使三个导芯相互独立,形成三个导缆,便于信号传输,降低相邻两个导缆之间的影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芯与所述绝缘层之间固定有内屏蔽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屏蔽层可使绝缘层与导芯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还有利于消除导芯表面的不光滑引起的电场强度变化。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层的外周侧固定有外屏蔽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屏蔽层使得绝缘层与内护套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电缆的内护套与内部导缆之间不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卡接设置的梯形块与梯形槽在外护套受到碾压时既能起到缓冲作用,在弹簧的配合下还能促进外护套形变复原,降低了外护套的破损几率;2.梯形槽与梯形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积均较小,梯形块卡入到梯形槽内后,由于面积增大受到挤压,更加有利于梯形块反向被挤出,便于梯形块恢复至与梯形槽的初始卡接状态;3.内护套内的三角槽保护了内部的多个导缆,三角槽在碾压力消失后也可及时复原至初始形态,为下一次缓冲碾压做准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导缆;2、内护套;3、外护套;4、梯形槽;5、梯形块;6、弹簧;7、限位块;8、铠装层;9、三角槽;10、导芯;11、绝缘层;12、内屏蔽层;13、外屏蔽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设备装备电缆,包括三个导缆1、包覆在三个导缆1周侧的内护套2以及包覆在内护套2周侧的外护套3。导缆1包括铜制的导芯10,导芯10周侧包覆有绝缘层11,为了使绝缘层11与导芯10之间有较好的接触,消除导芯10表面的不光滑引起的电场强度变化,在导芯10与绝缘层11之间固定有内屏蔽层12,内屏蔽层12为半导体纸带。为了使绝缘层11与内护套2之间有较好的接触,在绝缘层11与内护套2之间固定有外屏蔽层13,外屏蔽层13与内屏蔽层12材质相同。外护套3内还均嵌设有铠装层8,铠装层8为钢丝编制而成,用于增强外护套3的结构强度,提高外护套3的硬度,电缆受碾压时不容易破损。内护套2的中心处开设有三角槽9,三角槽9的三侧壁面积相等,三个导缆1以内护套2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三个导缆1分别抵接在三角槽9的三侧内壁,且三个导缆1相互靠近的一侧也相互抵接。通过三角槽9对三个导缆1的位置进行限制,在电缆受到碾压时,导缆1的位置不容易出现较大的位移偏差,同时三角槽9的可恢复性更强,能及时复位,以缓冲下一次碾压。内护套2的外周侧开设有多个梯形槽4,多个梯形槽4沿内护套2的外周侧呈圆周阵列设置,梯形槽4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梯形槽4靠近外护套3一侧的开设面积小于靠近导缆1一侧的开设面积。外护套3的内周侧则固定有多个与梯形槽4一一卡接配合的梯形块5,梯形块5的截面也为等腰梯形,梯形块5靠近内护套2一侧的面积小于靠近外护套3一侧的面积。梯形块5靠近内护套2的一侧与梯形槽4靠近导缆1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有弹簧6。梯形块5卡入到梯形槽4内,并通过弹簧6与梯形槽4进行连接。当电缆受到碾压发生形变时,部分梯形块5挤入到梯形槽4深处,碾压力消失后,弹簧6推动梯形块5复位,同时由于梯形块5卡入到梯形槽4内的面积越来越大,梯形槽4总是具有将梯形块5挤出的趋势,这使得碾压力消失后,梯形块5能较快地复原,为下一次缓冲碾压做准备。梯形块5的两侧均为斜面,两个斜面上于远离外护套3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块7。限位块7为三棱柱状,两个限位块7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梯形槽4两个斜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这使得梯形块5远离梯形槽4时,不容易与梯形槽4脱离卡接。两个限位块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备装备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导缆(1)、包覆在多个导缆(1)周侧的内护套(2)和外护套(3),所述内护套(2)的外周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梯形槽(4),所述外护套(3)的内周侧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多个与所述梯形槽(4)卡接配合的梯形块(5);所述梯形槽(4)靠近所述导缆(1)一侧的开设面积大于靠近所述梯形块(5)一侧的开设面积,所述梯形块(5)靠近所述外护套(3)一侧的面积大于靠近所述梯形槽(4)一侧的面积,所述梯形槽(4)靠近所述导缆(1)的一侧内壁与所述梯形块(5)之间固定有弹簧(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装备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导缆(1)、包覆在多个导缆(1)周侧的内护套(2)和外护套(3),所述内护套(2)的外周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梯形槽(4),所述外护套(3)的内周侧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多个与所述梯形槽(4)卡接配合的梯形块(5);所述梯形槽(4)靠近所述导缆(1)一侧的开设面积大于靠近所述梯形块(5)一侧的开设面积,所述梯形块(5)靠近所述外护套(3)一侧的面积大于靠近所述梯形槽(4)一侧的面积,所述梯形槽(4)靠近所述导缆(1)的一侧内壁与所述梯形块(5)之间固定有弹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装备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块(5)靠近所述梯形槽(4)的一端于所述梯形槽(4)内固定有限位块(7),两个所述限位块(7)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梯形槽(4)两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宏峰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