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被防护的装置共同作用的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504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此建议一种与被防护的装置共同作用的防护装置,其具有可插在被防护的装置(10)的一个自由的末端区域上的封闭部件(16),在该封闭部件中可转动地支承至少两个锁止元件(20)并且它们除了各在一个确定的转动位置(脱开位置)以外借助于啮合元件(21)啮合在被防护的装置(10)的环形槽(14)中,以便锁定该被防护的装置。由此分别构成锁止元件(20)的一个可从外部接触的从而允许调整件啮合在其中的末端区域。每个锁止元件(20)配有一个将该锁止元件沿其转动轴方向压向封闭部件(16)的接触面(33)的弹簧(32)作为制动器。一个具有多个卡止位置(35)的卡止结构(34)置于锁止元件(20)的环形面上,在沿轴向的对面一侧上有一个卡止元件(37),其在各锁止元件(20)的转动时至少在封闭部件(16)摇动时啮合到卡止结构(34)的卡止位置中。由此防止了脱开位置例如通过摇动封闭部件而被感觉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与被防护的装置共同作用的防护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被防护的装置共同作用的防护装置,其具有可插 入被防护的装置的 一 个孔中或者插在被防护的装置的自由的末端区域 上的封闭部件,在该封闭部件中可转动地支了至少两个锁止元件并且除了各在一个设定的转动位置以外该锁止元件借助于啮合元件啮合在 被防护的装置的环形槽中,以便锁止该被防护的装置,其中锁止元件的 各一个由外部可接触的末端区域构造成用于啮合一个调整件。在根据EP 0360125 B1已知的一种此类防护装置中,被防护的装置 是螺栓,特别是用于汽车车轮的防护螺栓。在被保护的状态下封闭部件 可转动地安置在螺栓的自由的末端区域上且阻止与该螺栓的接触,以防 止未经许可的拆卸。只有当所有锁止元件处于其各设定的转动位置时, 在该位置中锁止元件与螺栓末端区域的环形槽脱离啮合,则封闭部件可 以被拔出,现在螺栓的自由的头部可以通过合适的工具被转动使螺栓松 开。已知的防护装置的缺点在于,根据防护装置的制造精度的不同有可 能通过摇动封闭部件和同时通过转动锁止元件而感觉到其设定的与环 形槽脱离啮合的转动位置。这可由一个轻微的冲击,特别是在制造精度 不高时被感觉到。这种方式可使所有锁止元件相继到达其设定的编码的 转动位置,以拔出封闭部件。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对已知的防护装置进行改进,使锁止元件的锁 止位置即使在用力摇动(Verkanten)和较差的制造公差下也不再可能感 觉到。此任务按照本专利技术来完成,即每个锁止元件配有一个将该锁止元件 沿其转动轴方向压向封闭部件的接触面的弹簧,并且一个具有多个卡止位置的卡止结构布置在锁止元件的或者封闭部件的环形面上,其中沿轴 向在对面设有一个卡止元件,其在各锁止元件转动时至少在摇动或轴向 移动封闭部件时啮合到卡止结构的卡止位置中。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防护装置的优点特别在于,由于卡止结构而使锁止元 件的脱开位置不论是通过摇动还是以其他方式都不再可能被感觉到,由 此卡止元件或者通过摇动或者通过弹簧力啮合在各单独的卡止位置上 且由此不可区分出哪些卡止位置与脱开位置相对应,因为锁止元件每次 转动时卡止元件是从一个卡止位置到另一个卡止位置地跳移。由此针对 封闭部件的未经许可的拆卸实现了很高的安全性,从而带有封闭部件的 被防护的装置阻止了任何未经许可的操作。此外按照现有技术,该技术 方案的优点还进一步或附加地在于,也就是说,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 止机械损坏并且为了进行锁止所有的锁止元件都必须处于 一 定的位 置,因此特别是在锁止元件的数量很大时找到脱开位置几乎是不可能 的。通过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及的措施,权利要求1中所给出的防护装置 的有利的扩展和优化是可能的。在一个优选的结构中,锁止元件构造成可转动地支承的销子,其分 别具有用于啮合在被防护的装置的环形槽中的盘形的同'^的啮合元 件,其中啮合元件在设定的转动位置上具有一个位于边缘侧的凹口 ,籍 此防止了在该转动位置上啮合到环形槽中。根据被防护的装置的结构的 情况,在该环形槽中的啮合可以径向向外或者径向向内地进行。在一个第 一优选实施形式中,啮合元件通过各锁止元件上作用的弹 簧弹性加载地压向封闭部件的构造成环形面的接触面,其中面向该接触 面的啮合元件的环形面具有卡止结构而被防护的装置的环形槽的与该 环形面相对的一个棱边用作卡止元件,其在摇动或者移动(拉或压)封 闭部件时沿轴向啮合到在卡止结构的其中 一个相应成形的卡止位置 上。此时可选择的是,卡止啮合仅在摇动或者拉拔时才作用,因此在未被摇动或者没有受力的状况T"就不进行卡止,或者为了与环形槽的对面 的棱边相连接可以这样设置卡止结构,即在转动锁止元件时将相继地从 一个卡止位置到另一个卡止位置地跳移。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首先同样地,啮合元件通过 各锁止元件上作用的弹簧弹性加载地压向封部件的构造成环形面的4妄 触面,但是现在该接触面或者面向该接触面的啮合元件的环形面具有卡 止结构,同时各另一个面具有与该卡止结构啮合的卡止元件。在此实施 形式中,在锁止元件转动时各卡止元件从卡止结构的一个卡止位置到另 一个卡止位置地跳移,由此无法感觉出,锁止元件的脱开位置处于何 处。卡止结构此时有目的地以构造成齿结构。元件通过弹簧加载地被压向锁止元件的具有相应成形的卡止结构的环形面上。在此实施形式中弹性加载的卡止元件也是在锁止元件转动时分 别从一个卡止位置到另一个卡止位置地跳移且由此防止了脱开位置^皮感觉到。弹簧的力和卡止结构构成为,在锁止元件转动时卡止元件从一个卡 止位置到另一个卡止位置地跳移,亦即没有被卡止成使得继续转动-故阻 止。例如构造成转动调整元件的调整件有目的地具有一个调整刻度 盘,由此例如在四个锁止元件中设定一个用于脱开的四位凄t字作为编石马 数字且必须被注意到,这个数字可以通过调整件进行调整。当卡止结构在一个位置上具有用于参靠点探测的被变动的卡止位 置时,就不需要设置调整刻度盘了 。该被变动的卡止位置可通过转动^皮 感觉到,在此为了脱开分别在该参考点上必须使卡止位置的编码数字一皮 继续转动。调整件或者一个其它的辅助器械可有目的地与封闭部件抗拉地连 接,特别是通过螺紋连接或者卡口连接,以封闭部件在脱开后能够被方 便的拔出。这对安置在一个开口中的封闭部件是特别有用的。封闭部件有目的地至少由两个可轴向组合起来的,特别是可用螺栓 连接起来的单个元件组成,其分别具有用于锁止元件的支承位置。按此 方式可以实现封闭部件的特別简单且快速的安装。对于防止污损的保 护,例如在汽车车轮螺栓的应用中,封闭部件的带有通向锁止元件的末 端区域的^l妻触部的端面上有目的地配有一个可拆卸的护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且在随后的描述中更详细地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沿着图3中的剖面线A-A的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移除了封闭部件上部分的透视的斜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上端面的俯视图,图4是用于编码调整的具有调节刻度的调整件,图5是沿着图7中B-B剖面线的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5中第二实施例移除了封闭部件上部分的俯视图,图7是图5和图6示意的第二实施例的上端面的俯视图和, 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在图1至图3示意的第一实施例中,被防护的装置IO是一个杆状 或者圆柱状的部件.,其仅示出了一个末端区域。此时其可以涉及例如螺 栓、螺母、自行车轴、卡箍锁的一部分或者类似物。在此装置的要被保 护的末端,在相应的端面上同心地成形有圆柱形的凸台11,例如是整体 成形的,该凸台的直径较小且带有较小的用于安置在转动和拉伸移动时 作为制动器的环形密封13的环形槽12和一个较大的环形槽14,该较大 的环形槽用作锁止环形槽且其作用还将被进一步地说明。在该圆柱形的 凸台11的末端面中同心地压入一个经淬火的钢球15,其用于防止对装 置钻孔。当结构为螺栓时,圆柱形凸台11构成工具作用部分且带有例如内 六角或者外六角或者其它的工具接纳部。为了例如防止由此螺栓保护的 部件被盗、开启或者移动,对构成为工具作用部分的凸台11的接触应 当被阻止。这同样适用于结构是螺母的情况。在例如结构为自行车轴、 卡箍锁或者类似物时,应当防止相应的部件被从其支架中或者安置处取 出。可插在圓柱形凸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与被防护的装置共同作用的防护装置,其具有可插入被防护的装置(40)的一个孔中或者插在被防护的装置(10,70)的自由的末端区域上的封闭部件(16;41;74),在该封闭部件中可转动地支承至少两个锁止元件(20;46;78)并且除了各在一个确定的转动位置以外该锁止元件借助于啮合元件(21;47;80)啮合在被防护的装置(10;40;70)的环形槽(14;49;72)中,以便锁定该被防护的装置,其中锁止元件(20;46;78)的各一个由外部可接触的末端区域构造成用于啮合一个调整件(23),其特征在于,每个锁止元件(20;46;78)配有一个将该锁止元件沿其转动轴方向压向封闭部件(16;41;74)的接触面(33;56;84)的弹簧(32;54;81),并且一个具有多个卡止位置(35;51)的卡止结构(34;52;85)布置在锁止元件(20;46;78)的或者封闭部件(16;41;74)的环形面上,其中沿轴向在对面设有一个卡止元件(37;55;86),其在各锁止元件(20;46;78)转动时至少在封闭部件(16;41;74)摇动或轴向移动时啮合到卡止结构(34;52;85)的卡止位置(35;51)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莱因霍尔德施密特
申请(专利权)人:莱因霍尔德施密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